2.4 人才培養滯後
港口物流人才培養滯後於港口物流發展的需要,尤其是既掌握先進信息技術又熟悉物流管理的複合型人才稀缺,而現有從事物流服務的各類專業人才存在觀念和技術滯後的問題,符合現代企業物流供應鏈需要的專業人才寥寥無幾。
3 後危機時代集裝箱碼頭服務策略
3.1 品牌策略
品牌是集裝箱碼頭與外界溝通的重要媒介。航運業有許多優秀品牌值得學習借鑒:航運巨頭馬士基推出的“天天馬士基”服務品牌以其強大的船隊滿足客戶對時效性和準班率的要求,從而進一步鞏固市場;萬海航運以“WE CARRY, WE CARE”的品牌強調對客戶需求的關注。我國港口業內也不乏這樣的典型:青島港的“振超效率”、寧波港的“竺士傑作業法”等以工人為代表的服務品牌深入人心;寧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侖第二集裝箱碼頭分公司的“M35品牌”、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的“鹽田服務”等碼頭整體服務品牌也受到廣大客戶的青睞。
集裝箱碼頭企業要通過品牌向公眾推介自己的形象,關鍵要改善服務,形成特色,給客戶留下良好印象。鑒於此,集裝箱碼頭企業應規範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增強服務特色,從而贏得客戶的好感和信任,形成競爭優勢。
3.2 增值服務策略
集裝箱碼頭企業的增值服務一般指在常規物流服務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相關服務,具有創新性、超常規性等特征。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物流增值服務的定義為“在完成物流基本功能的基礎上,根據客戶需求提供的各種延伸業務活動”。
3.2.1 完善信息化平台
信息技術是集裝箱碼頭企業提供增值服務的基礎。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無線射頻、全球定位係統、電子數據交換等新技術越來越多地應用於集裝箱業務。利用信息技術構建信息交流平台,有利於集裝箱碼頭企業上下遊客戶掌握貨物進出港的即時狀態信息,實現供應鏈成員間的信息共享以及對物流環節的實時跟蹤、有效控製和全程管理,是發展增值服務的首要條件。
3.2.2 差異化拓展增值服務項目
從業務層麵來看,增值服務屬於差異化戰略,即針對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產品和服務,形成競爭優勢。集裝箱碼頭企業采用這種差異化戰略可以引導客戶需求,增強企業的定價能力,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
3.3 服務供應鏈策略
集裝箱碼頭服務供應鏈指以集裝箱碼頭企業為核心的各類服務供應商(包括船公司、船代、貨代、內陸運輸經營人、裝卸公司、海關、檢驗檢疫部門、邊防、倉儲公司、航運金融服務公司、保險服務公司等)通過接受客戶的貨運委托,以係統化和協同化為指導思想,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實現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以及服務流在整個服務供應鏈上流動的網鏈結構。
3.3.1 發展專業化物流服務外包
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細,集裝箱碼頭企業應集中精力發展核心業務,將非核心業務(如純體力勞動的係解纜、綁紮係固等以及對技能要求較低的船邊理貨、集卡運輸、集裝箱維修及清理、倉儲等)外包給專業的服務公司。集裝箱碼頭企業的物流服務外包應以中長期合作為宜,並建立完善的合作夥伴績效評估指標,定期監督考核,以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物流服務外包有利於優化服務供應鏈,降低碼頭服務總成本,提升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