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雜糧含豐富皂角,能解除腸道中致癌物質的活性,豐富的纖維質已確定有防止腸癌發生的功效。
5含硒、硫等有機化合物的蔬菜
蔥、蒜含豐富的硫、硒及磺烯丙基半胱氨酸,能幫助肝髒解毒及防止肝癌發生。根據美國大規模研究顯示,大蒜除能預防心髒病外,也能降低大腸癌的發生,每周吃3瓣蒜頭的人,罹患大腸癌的幾率比不吃的人少1/3。
6含維生素C的食物
維生素C可減少體內自由基對細胞基因的傷害,避免細胞癌化,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包括葡萄柚、柑橘、檸檬、文旦等。
7紅色蔬果
西紅柿、木瓜、洋香瓜、番薯等都富含胡蘿卜素,攝食後能在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達到保護眼睛及抗細胞氧化壓力的目的。研究還發現,多攝取胡蘿卜素能抑製前列腺癌發生。
8茶和紅酒
紅酒是連葡萄皮一起發酵,可保存葡萄皮中珍貴的抗氧化劑,防止自由基對人體的侵害。目前已知人體細胞氧化產生的自由基會引起高血壓、糖尿病、心肌梗塞、腦中風及癌症。研究顯示,每日喝一小杯紅酒可減少這些疾病的發生率,但過量反會增加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死亡率。此外,茶和紅酒都含有黃酮類物質,對部分癌症具有預防效果。
9菜葉
綠花菜、花椰菜、甘藍菜和菠菜含豐富葉酸,能提高血中甲硫胺酸的量,具有防癌作用。
預防癌症必須遠離以下幾種食物:
1醃製食品
醃製烤肉、火腿、熱狗、香腸、午餐肉、熏肉和泡菜等。食品添加亞硝酸鹽可防止變質,並使肉食呈鮮紅色。但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生成的亞硝胺是胃癌、食管癌的主要病因。
2黴變食品
在黴變的花生、穀物、果仁和大米上,含有黃曲黴毒素,這是一種強致癌物。非洲、中國、東南亞發生的肝癌與黃曲黴毒素含量高有直接關係。
3煎炸食品
當油溫超過200℃時,食品中的蛋白質、脂肪會發生變性,產生強致癌物多環芳烴、雜環胺。澱粉經高溫炸烤後會出現丙烯酚胺等有害物質。長期食用反複煎炸的食品有致癌可能。
4辛香食品
過辣或過量食用肉桂、茴香、花椒等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加速癌症的惡化。嗜嚼檳榔可誘發口腔癌。
壞情緒,癌症的“催化劑”
精神與情緒的好壞和癌症的發生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的古代著名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就提出了心理因素與身體疾病相關的概念。
祖國醫學認為腫瘤是由於七情鬱結、脾胃受傷等原因,以致氣血凝滯的結果。我國元代醫生朱丹溪認為,“乳岩”(乳腺癌)是由於經常憂愁、鬱悶、憤怒等不良情緒所引起。
古希臘的蓋倫醫生曾注意到:憂鬱的女子比樂觀的女子更容易患癌。
近代,德國學者巴爾特魯施博士調查了8000多位不同的癌症病人,也發現了大多數病人的癌症都發生在失望、孤獨、懊喪等嚴重的精神壓力發生的時期。
在20世紀80年代,上海某醫院調查了200例胃癌病人,發現他們共同存在長期的情緒壓抑和家庭不和睦。北京有一組資料,用對比的方法調查,發現癌症病人在他們生活經曆中,曾經有不良心理刺激的高達76%,而一般病人中有明顯不良心理刺激的隻有32%。
這些事實說明,長期的精神緊張、情緒壓抑、心情苦悶、悲觀失望等不良的心理狀態,是一種強烈的促癌劑。有人給丈夫因癌症死亡的一批婦女作測定,發現她們身體內可殺傷癌細胞的淋巴細胞的活力明顯下降,說明這些婦女的免疫功能是下降的。
凡是心理上長期處在驚慌、恐懼、悲痛、憤怒、緊張、不滿、憂慮、家庭不和睦等情況下的人,他們體內的免疫功能是下降的。免疫功能下降使人較容易生病,也較容易得癌。內分泌的不平衡和淋巴係統的功能紊亂是造成免疫功能下降的原因。
所以,預防癌症要保持樂觀情緒,振作精神,遇到挫折時要善於自我安慰、自我解脫,工作有勞有逸、防止過勞,保持良好的同事關係、良好的家庭關係,避免急躁、暴怒或鬱鬱寡歡,控製大喜大悲,保持平常的心態。
被譽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就看到了精神與疾病的關係。他精辟地指出“人的精神是自己疾病的良醫”。如果我們不幸患了癌症,除了采取積極的治療手段,手術切除、放化療外,還要趕快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記住“我命在我”,生命的權利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命運的主人是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