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更年期綜合征
更年期是成年走向老年的過渡。婦女更年期介於45~55歲之間,男性約在50~60歲。從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角度而言,這一年齡階段的人比較成熟和幹練,但由於他們肩負著重要的社會及家庭責任,身體內分泌改變以及其他生理功能的逐漸衰退和老化,導致他們在心理方麵存在一些特點。如出現抑鬱、憂愁、易疲勞、易被激怒、煩躁不安、神經過敏、多愁善感、孤獨和失眠等。
女性到了更年期,機體會產生一係列變化,例如,骨質疏鬆、脂質代謝改變、生殖器官和骨盆底組織萎縮等,甚至會出現冠心病、糖尿病和腫瘤等。因此,要做到以下幾點。
1預防更年期精神病
婦女到了絕經期前後,由於女性激素水平的下降,常會發生一些神經精神症狀,其中以抑鬱症和妄想最為突出。主要表現為月經周期紊亂,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神經精神症狀如頭痛、眩暈、耳鳴、疲勞、心悸等。
此外,有的女性遭受過重大的心理打擊,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或因遺傳原因會患更年期抑鬱症。早期可表現類似神經衰弱的症狀,如失眠、焦慮等,逐漸加重後失去自知力,其中焦慮是突出的症狀之一。如有的更年期婦女擔心自己患了嚴重的“冠心病”,要求家人準備好急救措施。有的人有“恐癌症”,乳房摸到小腫塊,要求醫生開刀治“乳腺癌”等。患了更年期憂鬱症的婦女必須及早到醫院對症調治,以免延誤病情。
2預防更年期皮膚老化
進入更年期後,皮膚會因女性荷爾蒙的減少,出現臉部潮紅及瘙癢等症狀,皮膚失去光澤和彈性,顯得鬆弛、粗糙,臉上及手上出現各種深深淺淺的色素斑。避免日積月累的日光照射是延緩老化最具體有效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均衡地攝取各種營養素及含天然植物性荷爾蒙之豆類蛋白、減少食用動物性脂肪、多吃蔬菜水果及補充適量維生素、適度的運動以維持理想的體重、充足的睡眠和規律的生活、減少情緒不安及壓力、避免煙酒等刺激的物質,都可以使皮膚的新陳代謝維持在好的狀態。
3預防更年期心理病
更年期婦女生理上不可避免地出現某些衰退跡象。與此同時,她們在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正悄悄地發生著變化。所以,平時不僅要注意身體的健康狀況,也應注意精神調養,及時發泄不良情緒,對朋友或親人訴說鬱悶,爭取關心和體諒,對信任的醫生講清自己身體和心理上的不適以求得幫助。把想不通的事悶在心裏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男性進入更年期後,也會出現一些症狀。如神經精神方麵出現多疑,焦慮,易躁易怒,記憶力下降,睡眠減少,頭疼,恐怖,孤獨感,失望等。生理上開始出現精神性陽痿。
男性進入更年期階段,要保證全麵的營養。應常吃魚、肉以補充氨基酸;山藥、芝麻、豆豉等對前列腺有益;富含維生素C的食品對骨骼、牙齒有利;胡蘿卜、茼蒿等富含胡蘿卜素,可以抗癌。一些營養專家還指出,男性進入更年期時,每天可多吃5種食物:薏仁、黃豆、山藥、牛蒡及蜂王漿等。其中薏仁和山藥可加上地瓜等煮成粥,作為每日早餐。每天早上喝一杯蜂王漿,加上花粉、蜂蜜調味。同時為防治更年期症狀,男士們要加強運動鍛煉,保證充足的睡眠,改變不良生活嗜好,同時要排解各種壓力,保持樂觀平和的心境。
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有助於健康,但要遵守科學性,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起居有時,勞逸有度,生活要有規律,衣物增減要適應四時的變化。
適宜的性生活。適度、愉快的性生活,有益長壽、健康。
適應社會、適應環境。社會與環境不因人們生理、心理的變化而改變,要學會適應社會現狀、周圍環境,遇事冷靜,有益健康。
如果你出現了更年期症狀,不要著急,最好進行全麵的健康檢查,以期早期發現,一旦確診為男性更年期,可以對症下藥。中藥在改善更年期症狀方麵效果顯著且不良反應少。六味地黃丸、補中益氣湯、芍藥甘草湯等都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更年期生活的禁忌:
1忌精神緊張和情緒激動。
2忌憂心忡忡。
3忌外陰不潔。
婦女至更年期,因缺乏雌激素的支持,陰道黏膜的酸堿度改變,抵抗力會降低,易發生陰道的炎症。因此,要注意外陰清潔,以預防感染,對保持身心健康也十分有益。
4忌產乳過多。
年輕時若產乳過多,易耗傷精血,造成腎陰不足之症,使更年期來之過早或持續時間過長,症狀加重,易於衰老。
5藥物禁忌。
絕經前婦女如果長期接受甲狀腺素治療,不僅會導致骨質疏鬆症,而且還會增加晚年時髖骨骨折的危險。因此,在使用甲狀腺素時應慎之又慎,特別要控製量不要過大。另外,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的藥物,如咖啡因、士的寧、利他林也應當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