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找人傾訴煩惱
把所有的憂鬱埋藏在心底,隻會加劇自己的苦惱,如果把內心的煩惱告訴你的知己朋友,心情會頓感舒暢。
7.為別人做些事
助人為樂為快樂之本,幫助別人可使自己忘卻煩惱,並且可以確定自己的存在價值;而不是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這叫做“落井下石”。
8.在一段時間內隻做一件事
要減少自己的精神負擔,不應同時進行一件以上的事情,以免弄得心力交瘁。
9.不要處處與人競爭
處處以他人作為競爭對象,使得自己經常處於緊張狀態。其實,隻要你不把人家看成對手,人家也不會與你為敵。以免“惶惶不可終日”,以致自尋煩惱。
10.經常對人表示善意
對人表示善意時經常被排斥,是因為人家對我們有戒心。如果在適當的時候,表現自己的善意,多交朋友,少樹“敵人”,心情自然會變得平靜。
細節小警鍾:
“懶惰者”要比“勤奮者”做出多得多的成績,壽命也更長,因為表麵上“勤奮”的人的工作效率遠低於表麵上的“懶惰者”,所以職場中人要學會休息,保證每天8小時睡眠。
想辦法讓自己快樂起來
卡耐基在他的成功學裏麵講述到獲得熱情和積極的態度的根本是精力充沛,而獲得精力充沛的辦法是懂得如何休息、飲食、運動和分配時間,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讓自己快樂起來,因為隻有快樂才是獲取一切力量的源泉。那麼如何快樂起來呢?
1.平常心
每個人在工作和事業之外,還應該有許多事情,如健康、家庭、親人等,同樣需要我們去關注,這樣,才不會在麵對激烈的競爭時容易心理失衡,才不會以為失去某一方麵的優勢就如同失去整個世界一樣。
2.減壓閥
如果發現最近壓力增大,不妨用參與各種運動及娛樂活動的方式及時排遣不愉快的情緒。最簡單的方法是用雙手將一個沒有漏洞的紙袋(不能用塑料袋)緊緊地套在自己的鼻子和嘴上,做深呼吸10次,然後大笑幾聲。
3.好朋友
要善於將自己融入家庭或集體中,切莫“所有問題都自己扛”,通過與朋友交流、尋求專業的幫助以及心理指導等方法,盡快得到恢複。
4.減煩瑣
集中精力於最重要的事情,對那些煩瑣的小事,不必掛在心上,學會忘記,這樣你的大腦也會得到充分的休息。
細節小警鍾:
能著便裝就不穿正裝,能舒服就不要為了體麵而難受,除非工作硬性要求。衣著和鞋子要寬鬆舒適。如果老穿硬皮鞋,會使自己變得沒有耐心,情緒壞透了,這是很愚蠢的事情。
走出亞健康:補鈣、冥想、曬太陽
很多上班族可能都有這樣的情況:莫名煩惱、焦慮憂鬱,經常感到空虛、工作效率低下,等等。而這些人也知道他們自己可能處於亞健康狀態,卻不知道怎樣才能擺脫這樣的狀態,也有些人認為這是不可避免的。殊不知,亞健康狀態並非不可調整,健康管理專家為此開出了簡便易行的健康處方。
第一,補鈣可安神。多喝牛奶、酸奶等乳製品,多吃魚幹、骨頭湯等富含鈣質的食品,可以避免發怒,防止攻擊性行為的發生,起到鎮靜作用。
第二,應酬過後多調理。常在外應酬就餐者獲得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不足,平時應多食用蔬菜、水果、豆製品、海帶、紫菜等食品。
第三,堿性食物可抗疲勞。從事大量的體力勞動後,人體內新陳代謝的東西蓄積過多,造成體液偏酸性,讓人有疲勞感。為了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可多食用以水果為主的堿性食物,如西瓜、桃、李、杏、荔枝、哈密瓜、櫻桃和草莓等。
第四,曬太陽可提神。日光照射可以使人情緒高漲,願意從事富有挑戰性的活動。上午曬太陽半小時對經常精神萎靡、有抑鬱傾向者效果尤其明顯。
第五,午後打盹事半功倍。午睡半小時左右可以保證午後的工作效率。睡時最好能平躺在床上或沙發上,將身體伸展開來,不要趴在桌上睡,這樣會使空氣受限,頸項和腰部的肌肉緊張,醒後很不舒服,易發生慢性頸肩病。
另外,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靜坐放鬆;一年或一月抽出幾天時間到遠離城市的森林裏去,在大自然裏調節神經,這都有利於消除亞健康狀態。
細節小警鍾:
規律地生活是保持健康的一個最重要的方麵。
1.每天起床和入睡的時間應該有規律,成年人保證每天7~8小時的睡眠。
2.工作、學習、勞動的時間有規律,不開夜車,不過勞。
3.一日三餐有規律,定時定量,不偏食,不多食,講究飲食衛生。
4.不強求午睡,有條件的中午可平臥休息,減輕心髒負擔。
5.每天應盡量定時排便,保持腹中舒適。
6.早晨和晚間應適度參加力所能及的體育健身活動。
7.每天有放鬆、娛樂、閱讀和交談的時間。
8.保持情緒的相對穩定和樂觀向上。
9.安排好休閑時間。
10.夫妻間保持適度的性生活,不縱欲,不禁欲。
“小動作”演繹大健康
長時間待在辦公室內,易引起頭昏、乏力、失眠、記憶力減退、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腹脹、便秘等疾病。因此,加強健身十分必要,下麵幾個“小動作”可以讓你在辦公桌前就能達到健身的目的。
1.臉部運動
工作間隙,將嘴巴最大限度地一張一合,帶動臉上全部肌肉以至頭皮,進行有節奏的運動。每次張合持續50次約1分鍾,臉部運動可以加速血液循環,延緩局部各種組織器官的“老化”,使頭腦清醒。
2.伸懶腰
可加速血液循環,舒展全身肌肉,消除腰肌過度緊張,糾正脊柱過度向前彎曲,保持健美體形。
3.揉腹
用右手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36周,再按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36周,對防止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較好效果。
4.撮穀道
即提肛運動,像忍大便一樣,將肛門向上提,然後放鬆,反複進行。站、坐、行均可進行,每次做提肛運動50次左右,持續5~10分鍾即可。提肛運動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預防痔瘡等肛周疾病。
5.軀幹運動
左右側身彎腰,扭動肩背部,並用拳輕捶後腰各20次左右,可緩解腰背佝僂、腰肌勞損等病症。
細節小警鍾:
辦公族“保健操”6招:
1.鍛煉眼睛,雙眼遠眺窗外的景觀,眼睛用力向下眨,可舒緩眼睛晶狀體的疲勞。
2.“轉頸”,脖子按順時針轉動,再逆時針轉動,可放鬆頸部緊張神經。
3.雙手捂住耳朵,手指彈動腦袋,10~20次,可促進大腦血液循環。
4.扯耳朵,右手經過後腦勺,往下扯動左耳垂;隨後,左手經過後腦勺,往下扯動右耳垂,每次做10~20次。
5.“搓臉”,雙手搓熱後,搓臉,使臉部發熱,可起到活血的效果。
6..雙臂舉過頭,扶住牆壁向下壓,可拉伸、牽引勞累的肌肉。
熱戀辦公桌當心頸椎病
很多白領在辦公室坐著時習慣於駝著背、彎著腰,加上長時間低頭伏案,或抬頭對著電腦,使得頸椎長時間處於屈位或某些特定體位,使頸部肌肉長期處於非協調受力狀態,所以極易誘發頸椎病。
正確的坐姿實際上應盡量拉近與工作台的距離,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專業設計人員可調整工作台傾斜10~30度。坐時腰部挺直,雙肩後展,並盡量避免頭頸部過度前傾或後仰,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麵,習慣頭部偏左或偏右寫作的白領應注意糾“偏”。工作間隙應經常做做提肩動作,每隔5~10分鍾應抬頭後仰休息片刻。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一種骨骼的退行性病理改變。有些白領在出現頭痛、頭暈、頸部或頸肩部疼痛麻木等頸椎病症狀後,很擔心自己得了頸椎病,究竟頸椎病是怎樣診斷的呢?專家指出,頸椎病的臨床表現十分複雜,它的主要症狀是頭、頸酸痛,活動受限,重者伴有惡心、嘔吐,當頸椎病累及交感神經時可出現頭暈、頭痛、視力模糊等,所以醫生一般靠臨床症狀、體征檢查,並結合頸椎影像學資料,三者相互印證才能確立診斷。所以,那些懷疑自己有頸椎病的白領,應該及時確診治療,切勿自己隨意診斷,擅自采用各種方法治療。
細節小警鍾:
最好的防治頸椎病的方法是注意頸後部肌肉鍛煉,不妨每隔2小時,離開辦公桌一會兒,自然站立,雙手交叉放在頸部,雙手往前使勁兒,頸部往後使勁兒,每3~5秒為1次。
坐車時間補覺問題多
在公交、地鐵上常能看到利用坐車時間補覺的人。其實這樣並不利於健康。
在車上補覺很容易受到噪音、光線、車體晃動等因素的幹擾,難以進入深睡眠狀態,也就無法消除疲勞。同時,在車上耷拉著腦袋睡覺易使一側脖子疲勞而落枕,長此以往還損害頸椎健康。而車門開關和換氣風扇吹來的涼風,還容易使人感冒,個別人甚至可能導致麵癱。專家提醒:要堅持良好的作息時間,早睡早起,少開“夜車”,保證夜晚的睡眠時間。如果夜間睡眠不足7小時,白天午休的時間小睡一會兒也有助於體力的恢複,但是不要伏案休息,可買個旅行睡枕靠在脖子上小憩。
細節小警鍾:
便攜式CD機和MP3、MP4等給了我們諸多便利,但如果不分時間、場合,在騎車、地鐵、公交車上都戴著耳機聽音樂或學習外語,為減輕外界噪聲的幹擾,通常要將耳機的音量調大,這樣容易誘發“耳機病”,引起聽力下降,出現耳鳴,甚至耳聾。所以,應盡量少聽。
學會在寫字樓裏養生
很多年輕人向往出入寫字樓,坐在電腦、電話前的白領生活。殊不知身在寫字樓中的人生活得並不快樂,寫字間的生活蘊藏著無形的殺機,“靜”、“躁”、“疲”給生活在其中的人們帶來了無限威脅。
長期身處寫字樓中的人應該注意從以下幾方麵入手科學養生:
1.動靜適度
久坐伏案,應適當活動肢體,深呼吸、擴胸、下蹲、腰部左右側屈,頭部左右轉動,眼睛左右側視,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讓全身都得到活動,可促進氣血周流、舒筋活絡,提高工作效率。
2.靜養內觀
微閉雙目,心無雜念,全身各部位放鬆,隨著深呼吸運動,由頭至腳,如溫水蒸氣浸潤全身,如此做3~9次,頓感輕鬆舒適,疲勞頓消,其目的在於加強內髒的鍛煉。
3.按摩頭麵
頭麵為陽氣彙集之處,加強頭麵按摩,可促進頭麵血液流通,解除焦慮、美容明目。梳發:微展五指,以中指為中心,從頭額部向後梳至枕部,3~9次,可使頭發柔軟、改善頭部血液供應。摩麵:揉太陽穴,輕刮眼眶、鼻梁,有美容保健作用。叩齒:稍用力咬合上下牙齒,可起到固齒作用。敲天鼓:雙手無名指塞入耳道,中指食指叩擊後枕部,耳內可聽到如鼓之聲,可防治眩暈、清醒頭目。拉耳垂:耳垂上有許多穴位,常拉耳垂,可刺激該部穴位,有調節神經內分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