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足部保健——足部按摩能治百病(2 / 3)

所以,腳底反射區的疼痛是可消除的。若壓到不適處,起初總是皺著眉頭說“痛!痛!”揉搓期間,快的人五分鍾,慢的人,數次治療後,疼痛即可減輕。

在此所說的塊狀物或硬物去除者,當然不是以手術或手直接取出,而是將其當作廢物,從腎髒經由膀胱、輸尿管化成尿排泄出體外之意。

細節小警鍾:

按壓腳底的腳跟部分而感到疼痛時,應視其為身體疲勞、身體能源長期性的不足,或肝髒衰弱較恰當應進行針對性的足部按摩。

按壓腳部,痛處即為疾病處

身體哪裏不適,必定會影響至腳的反射區,將手腳清洗,指甲剪短,腳上輕輕地抹擦些潤滑油類之後開始按壓腳部(也有反對使用潤滑劑之派別)。

試著依序按壓腳底的膀胱→輸尿管→腎髒→腎上腺的反射區。皮膚厚的部分,請用力按壓或使用按摩棒等。

若有感到疼痛處,那是由於此處有了麻煩。反射區和穴道不同,其非為一點,而是以某些範圍為對象,所以即使是自己也易於判斷。腳底檢查完後,再檢查腳背和腿部。

例如,胃不好的人若按壓胃的反射區,應會感到強烈疼痛。胃的反射區大概在腳底約中央內側、拇指根處膨脹的後側。因此,用手壓此。隨著疼痛,在手指端即可感覺到類似硬塊或腫物。

幾乎全部的器官在雙腳中成對稱反射區,而即使是相同部位,也有右腳為肝髒,左腳為心髒的情形。類似腎髒其左右對稱的反射區,有時右腳疼痛而左腳並無相同程度的痛楚時,就會被想到右邊的腎髒不適。因此,我們務必先清楚雙腳各部位的代表區,而後才能正確判斷。

細節小警鍾:

有些痛楚是功能故障欲出現的前兆,也有些是部位機能衰弱、疲乏等所呈現的疼痛。像這種情況,就應盡早采取對策以防患於未然。

治療後,再試著按壓有問題的反射區,就比剛開始時減少許多疼痛,有些竟可至全然無疼痛。

何時按摩最有效

若能早上施行30分鍾以上的按摩,傍晚就寢前施行30分鍾至一小時的按摩,是最理想不過的,膀胱→輸尿管→腎髒→腎上腺的反射區,希望每天能實施15分鍾左右。

如果很忙連那些時間都抽不出來時,晚飯後一兩個鍾頭鬆弛時間裏,習慣性地做上15~25分鍾左右,也有效果。

不要飯後立刻做,飯後一小時內最好也不要做,否則精神會變差,極端疲憊時,應待恢複至稍疲憊程度,然後進行。也應避免生氣、極端煩惱時進行。身體和精神不佳時,施行刺激可獲益處,因為其並不損失氣。

中午12時左右,是大氣汙染最為嚴重之際,所以不要進行刺激較好,按摩結束後將腳脛和腳趾,單腳各二三分鍾左右,不停地回轉。全部終了後,請喝一兩杯微溫開水。借由刺激,將廢物浮出而集中於腎髒,因而以此中和形成尿排出,擠些檸檬汁於溫水中也可以。

細節小警鍾:

譬如,保持一天15分鍾,持續一兩個月後,休息兩個月,頗為有效,由別人代勞時,一次30分鍾,持續十天,休息十天以上較佳。

若一年到頭接受同樣刺激,則效果反而小,因此即使是一次的療法中,也應不時變換速度,讓手休息一下,讓剛開始施行此療法者習慣身體變化的形成。

施行三天後休息五天。

施行五天後休息十天。

施行十天後休息一個月。

以此為範本反複實行,如果體力已習慣於某些程度時,在1、2個月內治療約10天(10次),除此以外的日子若能休息的話較適宜。

足部按摩防治心髒病

心髒病包括動脈粥樣硬化心髒病、風濕性心髒病、先天性心髒病、高血壓心髒病、慢性肺源性心髒病、心肌炎、心髒神經官能症、心律不齊等多種心髒病變。足部按摩對防治以上各種心髒病,改善心髒缺血缺氧,改善心髒功能,緩解心慌、胸悶等自覺症狀,均有輔助作用。

1.按摩的反射區及穴位

(1)反射區:基本反射區(腎、輸尿管、膀胱、尿道、腹腔神經叢等5個),大腦、小腦、腦幹、垂體、血壓點、肺、脾、肝、膽、心、甲狀腺、甲狀旁腺、胃、十二指腸、小腸、胰、膈、各淋巴結(頭頸淋巴結、胸部淋巴結、上下身淋巴結)、胸、胸椎、生殖腺等反射區。

(2)穴位:湧泉、太溪、三陰交、足三裏、行間、太衝等。

2.按摩的程序與方法

(1)用食指關節刮壓基本反射區各1分鍾。

(2)用食指關節按揉或推壓大腦、小腦、腦幹、垂體、血壓點、甲狀腺、肺、胃、胰、十二指腸、小腸、肝、膽等反射區各30次。

(3)重點用拇指按揉心反射區3~5分鍾、胸部淋巴結反射區2~3分鍾。心律過緩者加按腎上腺反射區1~2分鍾。

(4)用拇指按揉脾、各淋巴結、生殖腺、胸、胸椎反射區各30次。

(5)用拇指按揉湧泉、太溪、行間、足三裏、三陰交、太衝等各50次。

(6)重複刮壓5個基本反射區各1分鍾。

細節小警鍾:

從魚肉中攝取n-3脂肪酸可以減少心律失常現象的發生,從而降低心律失常造成猝死的危險。因此,心髒病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應多吃魚,最多每周吃兩次。

防治失眠,足療幫你忙

失眠症是中樞神經係統失調的一種反應。失眠可以表現出多種多樣的情況,如難以入睡、早醒、睡眠中易醒、醒後難以再度入睡、睡眠質量下降(表現為多夢)、睡眠時間明顯減少等。每周至少發生3次以上,並持續1個月或更多的時間,又並非腦器質性病變、軀體疾病或精神疾病症狀的一部分,即可診斷為失眠症。足部按摩治療失眠的效果極佳,不妨試一試。

1.按摩的反射區及穴位

(1)反射區:基本反射區(腎、輸尿管、膀胱、尿道、腹腔神經叢等5個),前額、大腦、小腦、腦幹、腎上腺、甲狀腺、甲狀旁腺、生殖器、子宮(男性為前列腺)、心、肝、膽、脾、胃腸道(胃、胰、十二指腸、小腸、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肛門、直腸·肛門)、失眠點、脊椎(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各淋巴結(頭頸淋巴結、胸部淋巴結、上下身淋巴結)、膈等反射區。

(2)穴位:足三裏、三陰交、湧泉、太溪、太衝等。

2.按摩的程序與方法

(1)用食指關節刮壓基本反射區3~5分鍾。重點刮壓腎、腹腔神經叢等反射區。

(2)用拇指腹按揉前額、大腦反射區各2~3分鍾。

(3)用食指關節點按或按揉垂體、小腦、腦幹、甲狀旁腺、甲狀腺等反射區各30~50次。

(4)用拇指腹推壓胃腸道、子宮(男性為前列腺)、生殖器、脊椎、膈反射區各30~50次。

(5)用食指關節點按心、脾、肝、膽、各淋巴結反射區各30~50次。

(6)用食指關節按揉失眠點2~3分鍾。

(7)用拇指點按三陰交、太溪、太衝、湧泉、足三裏各50次。

(8)重複刮壓5個基本反射區各1~2分鍾。

細節小警鍾:

失眠者在入睡前不宜喝茶、飲咖啡,也不宜搓麻將、下象棋,避免大腦皮層過度緊張興奮,增加入睡速度。

足療給糖尿病患者帶來福音

糖尿病是因胰島素分泌不足及靶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質、脂肪、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的內分泌代謝疾病。典型臨床症狀為口渴、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等,嚴重時可發生酮症酸中毒。但尚有許多患者並無上述症狀,僅在體檢時或出現並發症時才被發現。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血糖測定,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測定。足部按摩對輕型糖尿病及血糖偏高的亞健康人群有輔助治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