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足部保健——足部按摩能治百病(3 / 3)

1.按摩的反射區及穴位

(1)反射區:基本反射區(腎、輸尿管、膀胱、尿道、腹腔神經叢等5個),胰腺、血糖代謝區(雙側小腿脛骨內側中段)、前額、大腦、垂體、小腦、腦幹、三叉神經、眼、耳、頸項、血壓點、胃腸道(胃、胰、十二指腸、小腸、盲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肛門)、肺、腎上腺、甲狀腺、甲狀旁腺、心、脾、各淋巴結(頭頸淋巴結、胸部淋巴結、上下身淋巴結)、膈、肝、膽、生殖腺、子宮(前列腺)等反射區。

(2)穴位:足三裏、三陰交、太溪、陰陵泉、公孫等。

2.按摩的程序與方法

(1)用食指關節刮壓5個基本反射區各1~2分鍾。

(2)用拇指按揉或刮壓前額、大腦、小腦、腦幹、三叉神經、眼、耳、頸項、血壓點、甲狀腺、甲狀旁腺等反射區各30~50次。

(3)用拇指按揉胰腺、血糖代謝等反射區各5~7分鍾。

(4)用拇指點按垂體反射區1~2分鍾。

(5)用拇指點按心、肺、脾、肝、膽等反射區各30~50次。

(6)用食指關節刮壓或拇指推壓胃、十二指腸、大腸、小腸、各淋巴結、子宮(前列腺)、生殖腺、膈等反射區各30~50次。

(7)用拇指點按足三裏、三陰交、太溪、陰陵泉、公孫等穴各30~50次。

(8)重複刮壓5個基本反射區各1~2分鍾。

細節小警鍾:

糖尿病患者飲食宜淡不宜鹹、宜涼不宜熱,宜粗不宜精,少糖、少米、多豆、多菜。

感冒了先做足部按摩

感冒多因氣候變化、寒暖失常或人體抵抗力減弱時,感染時邪病毒而得病。感冒的主要症狀為頭痛、四肢酸痛、鼻塞聲重、噴嚏流涕、咳嗽咽癢或咽痛,重者怕冷、發熱、有汗或無汗。足部按摩對感冒有較好的療效。

1.按摩的反射區及穴位

(1)反射區:基本反射區(腎、輸尿管、膀胱、尿道、腹腔神經叢等5個),大腦、前額、鼻、三叉神經、頭頸淋巴結、支氣管、肺、胸部淋巴結、咽喉、氣管、脊椎(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扁桃體、上身淋巴結、下身淋巴結、脾、甲狀旁腺等反射區。

(2)穴位:解溪、太衝、足三裏、豐隆、申脈、公孫、隱白、曆兌、八風等。

2.按摩的程序與方法

(1)用食指關節刮壓基本反射區各1~2分鍾。

(2)用拇指推壓或按揉前額、大腦、鼻、三叉神經等反射區各30次。

(3)對伴有頭痛者,前額頭痛加強按揉前額反射區;偏頭痛者加強按揉三叉神經反射區;全頭痛者,加強按揉大腦反射區;對伴有鼻塞流涕者,加強推壓鼻反射區。

(4)對伴有發熱者加強按揉脾、頭頸淋巴結、胸部淋巴結、上下身淋巴結、扁桃體、前額等反射區。

(5)用拇指按揉咽喉、氣管、甲狀旁腺等反射區各50次,並用食指關節刮壓肺、支氣管反射區各50次。

(6)推壓脊椎反射區1~2分鍾。

(7)用拇指點按解溪、太衝、足三裏、豐隆、申脈、公孫、隱白、曆兌、八風穴位各30次。

(8)重複刮壓5個基本反射區各1~2分鍾。

細節小警鍾:

在中醫醫學中,身體稍轉好時所發生的種種反應為瞑眩。這是痊愈的前兆,因此不需要太在意,但反應太強時則應中止,讓身體休息。

其主要反應有:

(1)想睡,有時會突然間非常想睡。

(2)打哈欠,總感到有打不完的哈欠。

(3)無意間覺得熱,感到疼痛(腳病以外的部分)

足部按摩可以消除頭痛

頭痛可由頭部本身疾病(如顱內病變、五官疾患)或急性感染、心血管係統疾病、精神神經係統疾病所引起。中醫學認為,外感六淫、情誌刺激、肝陽偏亢、氣血陰精不足、跌仆損傷、淤血阻滯等,皆能發生頭痛。足部按摩對高血壓病頭痛、血管神經性頭痛、偏頭痛、感冒頭痛和一些原因不明的頭痛有一定療效。而對急性感染、顱內疾病、五官疾病、腫瘤等疾病引起的頭痛,則無效果,需另行診治。

1.按摩的反射區及穴位

(1)反射區:基本反射區(腎、輸尿管、膀胱、尿道、腹腔神經叢等5個),前額、大腦、垂體、小腦、腦幹、三叉神經、頭頸淋巴結、肝、膽、胃、胰、十二指腸、小腸、頸項、頸椎、胸部淋巴結、上下身淋巴結等反射區。

(2)穴位:湧泉、足竅陰、至陰、太衝、足三裏等。

2.按摩的程序與方法

(1)用食指關節刮壓基本反射區各1~2分鍾。

(2)用拇指按揉前額、大腦、垂體、小腦、腦幹、三叉神經、頭頸淋巴結各1分鍾。

(3)用拇指按揉頸項、頸椎各30次。

(4)用拇指按揉胸部淋巴結、上下身淋巴結各1分鍾。

(5)前頭痛者應加強按揉前額、胃、胰、十二指腸、小腸等反射區和足三裏穴;偏頭痛、三叉神經痛者重點加強按揉三叉神經反射區和足竅陰、太衝穴;頭頂痛者應重點按揉前額、肝、膽、胸部淋巴結等反射區和太衝穴;後頭痛者應重點按揉小腦、腦幹、頸項、頸椎等反射區和至陰穴;全頭痛者應重點按揉腎、大腦、前額等反射區和湧泉穴。

(6)重複刮壓基本反射區各1~2分鍾。

細節小警鍾:

自我治療時,主要是以對自我治療有利的姿勢為佳,一般皆坐於床上,在低椅上和沙發床端施行也可以,一邊聽一些令人心情安定的音樂如古典音樂,一邊實施效果會更顯著。

消除疲勞試試足部按摩

疲勞是一種自我感覺,也是亞健康的主要標誌和典型表現。疲勞表現為頭昏腦漲、精疲力竭、無精打采、記憶力減退、食欲下降等。足部按摩療法對軀體性疲勞、腦力性疲勞、心理(精神)性疲勞均有良好的消除作用。

1.按摩的反射區及穴位

(1)反射區:基本反射區(腎、輸尿管、膀胱、尿道、腹腔神經叢等5個),大腦、前額、小腦、腦幹、垂體、眼、耳、頸、斜方肌、甲狀腺,甲狀旁腺、肺、心、脾、肝、膽、小腸、生殖腺、脊椎(頸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坐骨神經、肩、肘、上肢、肩胛部、膝、髖關節、各淋巴結、膈、肋等反射區。

(2)穴位:湧泉、足三裏、三陰交、承山、陽陵泉、昆侖、太溪等。

2.按摩的程序與方法

(1)用食指關節刮壓基本反射區各1~2分鍾。

(2)用拇指腹按揉大腦、前額、小腦、腦幹、垂體、眼、耳、頸項、甲狀腺、甲狀旁腺反射區各30次。

(3)用食指關節刮壓斜方肌、肺、腹腔神經、小腸反射區各30~50次。

(4)用食指關節點按心、脾、肝、膽反射區各30次。

(5)用拇指腹按揉生殖腺反射區30次,拇指腹推壓脊椎反射區共約2~3分鍾。

(6)用拇指腹推壓坐骨神經、肩、肘、膝、肩胛部、髖關節、膈、肋反射區各30次。

(7)用食指關節按揉各淋巴結反射區各20~30次。

(8)用拇指點按湧泉、足三裏、三陰交、承山、陽陵泉、昆侖、太溪等穴各20~30次。

(9)重複刮壓5個基本反射區各1分鍾。

細節小警鍾:

我們在運動之後,常常揉、按足部或小腿,除了能使緊繃的肌肉鬆弛外,同時也等於在進行內髒及其他器官的刺激,對健康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