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四季養生——按春夏秋冬有規律養生(3 / 3)

入秋食療補腎正當時

入秋後,天氣漸寒,人體熱量散發較多,為了抵禦嚴寒,人體需要產生較多熱量才能維持人體體溫。腎陽有促進機體的溫煦、運動、興奮和化氣的功能,因此,這一時期是補腎的最佳時節。

下麵介紹幾種補腎食譜。

1.韭菜粥

配料:韭菜20克,大米90克。

製法:大米煮成粥,將熟時放入韭菜,溫熱時空腹食之。

主治:溫腎壯陽。用於腎陽虛衰、陽痿遺精,防止性功能減退。

2.枸杞葉粥

配料:鮮枸杞葉250克,大米適量。

製法:文火煮爛即可。

主治:治療腎陰虛所致的遺精症。

3.核桃燉蠶蛹

配料:核桃肉100克,蠶蛹50克,酒、鹽、味精適量。

製法:將蠶蛹入油鍋炒,再與核桃仁一起加酒、鹽、味精,隔水燉熟即可。

主治:補脾益腎。用於脾腎虛弱所致的性功能減退。

細節小警鍾:

為了預防秋乏,專家提醒每個人的睡眠要比平時增加1個小時為好。加強鍛煉在此時也很適宜,早晚跑步、打拳、做操、爬山等。

秋季健身,項目慎選

秋季氣溫適中,是人們健身的好時機,但為了收到良好的效果,不同人應根據年齡、體質、愛好等不同,選擇不同的健身項目。

登山比較適合中、青年,兒童和老年人在體力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偶爾為之,但一定要注意不能選擇過高、過長的登山線路,以免過於勞累引發身體不適。

此外,洗冷水浴也是一種不錯的健身方式。秋天氣溫、水溫與人體體溫較接近,冷水對人體的刺激較小。如果從這時開始洗冷水浴,可以使身體對冷水的刺激產生適應力。堅持洗冷水浴可以增強人體對寒冷的適應力及對感冒等疾病的抵禦力。

不過,洗冷水浴前一定要活動身體至發熱,之後將冷水先抹在臉、手臂和大腿等處,讓身體逐步適應,然後再用冷水衝洗全身,且要邊衝邊摩擦身體,一般衝洗10分鍾就可以了。冷水浴比較適合18至50歲的人群,但有關節炎、風濕及心髒病的人最好不要輕易嚐試。

秋季人體的柔韌性和肌肉的伸展度下降,因此不應突然加大運動量,做過於劇烈的運動。太極拳和健身舞這兩種較為舒緩的健身方式不但可以令人很好地舒展肢體、鍛煉筋骨,同時可以避免運動損傷。加之秋季氣候宜人,這類運動雖然運動量較小,但人在戶外進行也不會覺得冷,所以適合大多數人,尤其是中老年人。

最後,健身者可根據自己的體質和愛好,選擇散步、健美操、球類運動等比較適合在秋季進行的運動。

細節小警鍾:

秋季運動量與夏季相比可適當增大,運動時間也可加長,但要注意循序漸進。另外,由於人們在秋天容易疲乏、思睡,所以在運動後要注意休息,以恢複體力。

秋季養生多“設防”

防中風:晚秋寒氣漸長,與燥邪結合,寒主收引、使血管收縮,腦血管病變也因之增多,輕者口眼歪斜,重者倒地不起,此時注意多攝入含蛋白質、鎂、鈣豐富的食物,既可有效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也可減少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防胸痹:胸痹類似現代醫學的心肌梗死。由於寒氣收縮,隨著血管外周阻力增加,秋季的血壓也會逐漸走高,是胸痹患者最大的潛在“殺手”,除了適度鍛煉如散步、跑步外,晨起喝杯白開水,稀釋血液;接受耐寒訓練,均能起到較好的預防作用。

防膚損:秋季皮膚水分蒸發加快,外露部分的皮膚會因缺水而變得粗糙,彈性變小,嚴重者會產生皸裂。因此,要注意皮膚的日常護理,多吃泥鰍、鰣魚、白鴨肉、花生、梨、紅棗、蓮子、葡萄、甘蔗、芝麻、核桃、梨等食物,能較好地滋潤肌膚,美化容貌。

防感冒:秋天是感冒最容易流行的季節。因為初秋乍寒還暖,機體調節機能很難適應這暴熱驟涼變化。因此,當天氣較冷時要注意保溫,及時添衣;平時要多開窗透氣,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在感冒流行時可用陳醋熏蒸居室;經常使用冷水洗臉洗鼻,也有助於感冒的預防。

防肥胖:為迎接冬季的到來,人體還會積極儲存禦寒脂肪,此時稍不小心,就會發胖,這對肥胖病人非常有害。在秋季多吃赤小豆、蘿卜、竹筍、薏米、海帶、蘑菇之類低熱量食品;有計劃地增加活動量。

防抑鬱:秋季草枯葉落,到處是一派肅殺景象,人會觸景生情,出現淒涼、悲愁等傷感情緒。如再遇上不稱心的事,極易導致心情抑鬱。所以要處處注意培養自己的樂觀情緒,以理智的眼光看待自然界的變化,或走親訪友,登高賞景;或靜練氣功,收斂心神。

防亂補:陰虛患者的進補和治療在秋季最為適宜。但切忌不要以為秋季氣溫相對平和,是所有虛症進補的最佳季節,而不分寒熱虛實一味濫補亂補。在秋季,如果有陰虛陽亢,津液不足的表現,當以滋陰潤燥為主,常用的有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藕、核桃、花生、鴨蛋、菠菜、梨等。

細節小警鍾:

秋防是指預防秋季易於感染的一些常見病、多發病,如感冒、氣管炎、胃炎、關節炎等。秋凍不能過了頭,有支氣管炎、胃炎等病史的人,則要注意適當保暖,不受凍,防止舊病複發。

冬食“棗”,防衰老

中醫認為紅棗有益氣養血、健脾益智之功,民間有“一天吃三棗,終身不顯老”之說。紅棗味甘性平,能調百味。紅棗既能滋補養血,又能健脾益氣,抗疲勞、養神經,保肝髒、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的功能。特別是用於貧血虛寒、腸胃病等的防治十分有效,長期服之可延年益壽。

冬天多食棗,可彌補人體維生素的不足。紅棗內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D的含量,都大大高於蔬菜和水果。尤其是含有生物類黃酮物質,能保護維生素C不受破壞,人們把紅棗譽為“天然的維生素丸”,是人體抗衰老的補品,所以冬季最好多吃一些棗。

細節小警鍾:

冬季,有胃病的人要選擇多吃一些可以養胃的食物,如小米、南瓜、菠菜、胡蘿卜等,另外也不要吃寒涼的食物。

冬季吃“蒜”可預防感冒

大蒜有抗病毒及消炎的作用,在臨床上也常用於傳染病和消化道疾病的治療。大蒜素是一種注射液,其治病原理就是利用其消炎的作用。在冬天裏經常食用大蒜能預防感冒。

大蒜用於抗病感冒,主要是應用了它的抗病毒功用。如果感冒還處於最初階段,比如出現嗓子疼、流鼻涕等症狀,及時吃些大蒜能促使身體發汗,將感冒病毒“扼殺在搖籃中”。

在冬天,喝點大蒜湯能有效抵禦感冒,具體做法是將3瓣大蒜、3片生薑、一小撮茶葉,加上少許紅糖或三五個大棗混在一起水煮至熟即可。

細節小警鍾:

生吃大蒜不宜過多,一天最多不超過三瓣,否則可能引起胃燒。如果想要多吃一些,則應把大蒜燒熟再吃。

冬天天氣幹燥,常常使人上火、便秘、消化不良。中醫養生學上有句話叫“早喝鹽水晚喝蜜”,尤其適合這個季節。

冬季養生早鹽水晚蜂蜜

中醫認為,鹽有清熱、涼血、解毒的作用。據《本草綱目拾遺》記載,鹽能“調和髒腑、消宿物、令人壯健”。因此,清晨起床後空腹喝一杯淡鹽水,有利於降火益腎、保持大便通暢、改善腸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蜂蜜有補中、潤燥、止痛、解毒的作用,常用來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肺燥幹咳、腸燥便秘等疾病。現代醫學研究證明,蜂蜜中所含的葡萄糖、維生素以及磷、鈣等物質,能夠調節神經係統功能紊亂,從而起到增加食欲、促進睡眠的作用。因此,每天睡覺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溫開水調服,不僅可以健脾和胃、補益氣血,還有鎮靜、安神、除煩的作用。

但喝鹽水和蜂蜜的時候也要注意:鹽中含有大量的鈉,會引起血壓升高。因此,鹽水的濃度要低,100毫升水中食鹽含量最好不要超過0.9克。急性腎炎、肝硬化腹水、水腫患者最好以白開水代替,以免加重腎髒和心髒負擔。蜂蜜中含糖量較高,糖尿病患者不宜服用。

此外,鹽水和蜂蜜一定要結合起來喝,因為二者有互補作用。蜂蜜中鉀的含量較高,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鈉。

細節小警鍾:

冬季食用蜂蜜的方法很多:最簡單是直接衝服,每天兩次,每次30~50毫升;用金銀花、菊花和雞蛋花等清熱解毒祛濕的花茶衝服,對預防流感效果特佳;長期用紅、綠茶水衝蜂蜜飲用,對慢性咽炎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老人和體弱者,冬季多飲蜂蜜可大大減少疾病發生。

冬季最適合喝哪些湯

1.多喝雞湯抗感冒

冬季喝雞湯對感冒、支氣管等防治效果獨到,它可加快咽喉部及支氣管黏膜的血液循環,增強黏液分泌,及時清除呼吸道病毒,促進咳嗽、咽幹、喉痛等症狀的緩解,特別有益於體弱多病者。

2.常喝骨湯抗衰老

50~59歲這個年齡段,是人體微循環由盛到衰的轉折期,老化速度快,如果中老年人不注意保養,皮膚常常會變得幹燥、鬆弛、彈性降低,出現皺紋,常有頭暈、胸悶、神經衰弱等不適。這些都是微循環障礙的結果。骨湯中的特殊養分以及膠原蛋白等可疏通微循環,從而改善上述老化症狀。

3.多喝麵湯可增強記憶

乙酰膽堿是一種神經傳遞介質,可強化人腦記憶功能。而補充腦內乙酰膽堿的最好辦法就是多吃富含卵磷脂的食物,麵條即其中之一。卵磷脂有一個特點,極易與水結合,故煮麵條時,大量的卵磷脂溶於湯中,因此,多喝麵湯可補腦並增強記憶。

4.喝魚湯可防哮喘

魚湯中含有一種特殊脂肪酸,具有抗炎作用,可阻止呼吸道發炎,防止哮喘病發作。每周喝2~3次魚湯,可使因呼吸道感染而引起的哮喘病發生率減少75%。喝魚湯可防哮喘,而用大馬哈魚、金槍魚、鯖魚等多脂鮮魚熬湯,防哮喘效果更好。

5.喝菜湯可增強人體抗汙染能力

各種新鮮蔬菜含有大量堿性成分,並溶於湯中,喝蔬菜湯可使體內血液呈弱堿性,並使沉積於細胞中的汙染物或毒性物質重新溶解,隨尿排出體外,所以蔬菜湯有“最佳人體清潔劑”的美稱。

6.喝海帶湯可使人體新陳代謝增強

海帶是一種含碘非常高的食物,而碘元素有助於甲狀腺激素的合成,此種荷爾蒙具有產熱效應,通過加快組織細胞的氧化過程提高人體基礎代謝,並使皮膚血流加快,從而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

細節小警鍾:

由於冬季人們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度過,再加上冬季空氣幹燥,人們活動量相對不足,容易造成體內積熱不能適當散發。過多地食用羊肉、狗肉等溫熱性的食物,非常容易出現“上火”的症狀。而上述湯類,則有補而不燥的特點。

冬飲補酒益處多

冬飲補酒是曆代民間最常用的一種進補方法。《千金要方》曰:“冬服藥酒兩三劑,立春則止,終身常樂,百病不生。”因此,藥酒自古以來就有“百藥之長”的說法。這裏,向您介紹幾種泡製方法簡單,冬令服用有益於滋補強身的藥酒,供您根據自己的實際泡製服用。

1.鹿茸酒

鹿茸3g,白酒500g;將鹿茸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放入盛有白酒的瓶或罐內,密封,浸泡7天即可。補腎壯陽,適用於肝腎不足諸症。鹿茸味甘、鹹,性溫,歸肝、腎經。為補陽之名貴珍品。

2.靈芝人參酒

靈芝50g,人參25g,冰糖500g,白酒2000g。將靈芝洗淨,切成薄片,人參切成薄片,放入盛有白酒的瓶或罐內,加入冰糖,浸泡15~30天即成。冬季常飲靈芝人參酒,對於防病保健,延年益壽大有益處。人參不宜與蘿卜、同食,飲此酒的同時,不宜飲茶。

3.仙茅酒

仙茅50g,白酒500g。將仙茅洗淨,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放入盛有白酒的瓶或罐中,浸泡7天即可。溫腎壯陽,適用於肝腎不足之遺精、陽痿、早泄小便頻頻或小便不禁等,還可用於寒濕痹痛。

4.膃肭臍酒

膃肭臍30~50g,白酒500g。將膃肭臍洗淨,切成小塊,裝入紗布袋內,紮緊口,放入盛酒的瓶中,浸泡一星期即可。溫腎壯陽,適用於腎陽虛之陽痿、遺精、精冷、腰痛、畏寒喜暖及男子不育,女子不孕等症。

5.黑芝麻核桃酒

黑芝麻25g,核桃仁25g,白酒500g。將黑芝麻、核桃仁洗淨,同放入瓶中,倒入白酒,密封浸泡半月左右即可。此酒潤肺止咳、補腎固精、潤腸通便、強壯身體、延緩衰老。黑芝麻滋補肝腎、烏須發;核桃仁潤肺止咳、補腎固精、潤腸通便。二者均為滋補肺腎之佳品。

細節小警鍾:

補酒雖有益,但不可濫飲。一般每日早晚各服1次,最好在飯前服用,這樣有利於藥物乘酒力為人體吸收。飲用補酒類藥酒,忌與蘿卜、蔥、大蒜等同服。感冒、發熱、妊娠、經期應當停服。此外,高血壓、心髒病、肝髒病、嚴重潰瘍病患者也應慎服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