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章:謹防職業病“殺手”:預防花1元,醫療能省9元錢
第一章 莫讓職業病悄悄纏上你
職業病是長時期積累傷害的結果,而且可能潛伏多年才會病發,所以患病者往往還懵然不知。
其實,職業病是指由工作環境及工作需要所引起的疾病。因工作關係而過分勞累、食無定時、壓力極大和睡眠不足等,而引致胃痛、失眠、輕微神經衰弱等病症,這些都已經屬於職業病的一種。
據調查顯示:精神緊張作業中不良人體因素(腦力負荷、心理壓力和精神緊張等)引起的高血壓、冠心病發生率高達15%;高新技術產業中新的職業危害所導致的職業損傷、甲苯導致的腦軟化所引起的老年性癡呆病等都在逐年增加。
隨著接觸視屏作業和在現代智能化辦公室中工作的人越來越多,視屏對人體視覺係統、神經係統、骨骼肌係統、生殖係統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害。神經衰弱、視力下降、頸肩腕綜合征等不斷產生,有的甚至可以造成基因突變而影響人的後代健康。
比如空調、電腦開機時釋放的有毒氣體以及家居常用的空氣清新劑中散發的有毒物質,如毒甲醚、毒乙醚、溴丙烷類等對男性的生殖器官有很大的損傷,可以造成精子細胞壞死、畸形、活性下降,等等;同樣的有毒物質也可以造成女性卵泡壞死。如果不好的精子與卵子兩相結合,懷孕後非常容易自然流產。
要預防職業病,先要了解職業本身的工作特點,借此判斷可能引致的職業病,然後加以預防。
第二章 公務員職業病
高血脂
不當的飲食習慣,如攝入過量的高脂、甜食、酒精以及缺乏運動,是誘發此症的主因。公務員平時應酬多,經常參加聚餐活動,容易造成吃喝無度,加上工作壓力大、伏案時間長,日積月累,就會引病上身。
遺憾的是,因為症狀不明顯或無症狀,很多人即使體檢時查出了這些病,也未加以足夠的重視。高血脂是引發冠心病、腦梗塞、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對策:
1.肥胖者要控製飲食,控製攝入量,增加消耗。
2.飲食要以低脂、低膽固醇、適量蛋白質的食物為宜,少食動物內髒及一些含膽固醇高的食物。減少食入肥肉、黃油、雞蛋,增加家常食物,瘦肉、魚、人造黃油能使人的血清膽固醇平均含量明顯降低。
3.多吃新鮮綠色蔬菜和水果及含碘豐富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可防止動脈硬化的發生、發展。
4.多吃含纖維素高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等),少吃鹽和糖。
5.每餐飲食要適當,不宜暴飲暴食。忌煙、酒。
6.積極治療原發病,如糖尿病、膽結石等。
7.體育鍛煉對防治高脂血症有相當大的作用。
8.頑固而嚴重的高脂血症,可適當給予藥物治療,但要聽從醫囑。
肥胖症
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有過半的公務員步入了肥胖行列。公務員人群具有明顯的因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疾病的因素。由於壓力大、應酬多,導致高血壓、血脂異常、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癌症等發病率明顯高於正常人群。肥胖者因肝硬化死亡者比普通人高3.4倍,因腦卒中死亡者高1.2倍。此外,肥胖還是許多疾病的病因,尤其和各種成人病的關係十分密切。
對策:
1.提高認識。充分認識肥胖對人體的危害,徹底改變“胖是福氣,肥能長壽”的錯誤觀念,了解容易發胖的知識及預防方法。
2.飲食合理。公務員的年齡基本上是三四十歲,人到中年要少吃肉,多吃五穀雜糧,不能暴飲暴食,盡量做到定時定量進餐。
3.加強運動。經常參加慢跑、爬山、打球等戶外活動,既能增強體質,使形體健美,又能預防肥胖的發生。
4.睡眠規律。若每日睡眠過多,懶於運動,熱量消耗少,也會造成肥胖。
5.保持心情舒暢。寡言少歡、情緒抑鬱,會使生理機能發生紊亂,代謝減慢,加上運動量少,就易造成脂肪堆積,從而發生肥胖。
浮腫
許多坐辦公室的公務員一到下午,就發現自己雙腳緊繃腫脹,用手指按下去,還會有凹下去的痕跡。尤其是女性,常見這樣的問題。
如果雙腳都有浮腫現象,但時間短暫,有時睡一覺起來就會消失,到中午過後又開始浮腫,這屬於生理性的浮腫,與病變無關,多半因為飲食失調(吃得太鹹)、久坐或久站引起循環不良,或由生理周期、懷孕或服用避孕藥等導致。此外,過度疲勞、工作日夜顛倒,也會讓身體水分運行受阻,產生浮腫現象。
對策:
1.抬高雙腳,以利於血液循環,可以減輕局部的壓力,尤其當你長時間站立時。
2.避免長時間端坐。長時間端坐會阻礙下肢的血液循環,尤其是長時間蹺著二郎腿,工作或乘車超過1個小時應起身活動一下雙腿。
3.休息不好的一個明顯特征就是眼圈發黑和浮腫,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是預防浮腫的重要條件。
4.用冷水和熱毛巾交替洗臉,會使你的臉顯得較有精神,並能減輕或消除你的黑眼圈和浮腫。你也可以用熱水泡腳來減輕足部的腫脹。
5.每天運動30~60分鍾。每周還可以進行2次熱水浴或蒸汽浴,同時要避免情緒緊張。
6.多吃蔬菜,如生菜。可以吃大量的洋蔥、蘋果、甜菜、葡萄,采取高纖飲食。可吃雞蛋、白魚、雞或火雞(均需去皮)、少量的酸乳、脫脂牛奶等。
7.避免吃下列食物:鹽、咖啡因、動物性蛋白質、油炸食物、醬油、醃漬品、橄欖、牛肉、乳製品、脫水貝類、白糖、白麵粉、巧克力、咖啡、茶、酒、煙。
第三章 白領職業病
咽痛
如今,由於辦公室內有害氣體(如甲醛、苯、氨、有機揮發物)的揮發,以及長期吃品種單一、營養不全的快餐,使舌頭失去了敏銳的味覺,白領一族常表現為咽痛、上火、口臭等症狀。
咽痛的特征及伴隨症狀:先有咽部幹燥、燒灼感,後出現疼痛,吞咽時更甚,口水增多。這些症狀可能伴有:打噴嚏、咳嗽、聲嘶、流鼻涕、輕度發熱和疲勞。檢查見咽部黏膜彌漫性充血,色鮮紅。
對策:
及時開窗通風,用加濕器或霧化器改善辦公環境。
勞逸結合,飲用足量的水。
如果你的咽痛反複發作,需每月更換牙刷,因為細菌可在刷毛上繁殖。而且,一旦你的咽痛恢複,就應把舊牙刷丟掉,以防再度自身感染。
為加快血液循環並加強在疼痛區域的排液,可用含桉樹油和薄荷油各2滴的洗液塗抹咽喉和胸部,用2茶匙含蔬菜油和杏仁油的油性溶劑亦可。
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鎮痛藥物以減輕疼痛。
吸食鋅劑,每4小時大約23毫克。鋅可以減輕咽痛和其他感冒症狀。
為有助於減輕疼痛,可灌一個熱水袋放在你的喉嚨上。
為減輕疼痛,可以試著吸入蒸汽。在水杯中放入熱水,用塊毛巾掛在你頭上以防止水汽外流,在水滾開時靠近水杯。通過你的口鼻深吸入水汽,持續5~10分鍾,每日重複幾次。
口腔潰瘍
口腔潰瘍已成為一種因生活形態導致的文明病,很多情況下它是由於心理因素引起的。上班一族的白領,飲食不科學,如常吃快餐,工作緊張,精神壓力大,總是處於應激狀態。當身體免疫係統異常時,潰瘍也容易出現。
此外,口腔潰瘍也被認為與內分泌有關,如女性月經前若緊張、煩躁,口腔潰瘍會有惡化情形,更年期婦女也有病例增多現象。
對策:
注意口腔衛生,養成早晚刷牙、飯後即刻漱口的良好習慣,可用消毒過的發酵粉刷牙。用鹽開水、生理鹽水、藥物漱口液漱口,可減少口腔細菌,防止因食物殘渣加重繼發感染。
多吃流體食物,細嚼慢咽。
適量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攝入量,以便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避免吃研磨後的食物,如麵包末、玉米或土豆片;停止吸煙、少喝酒;少吃酸性食物如柑橘、西紅柿或堅果;少吃過辣或過鹹的食物;避免吃堅硬、太燙的食物和口香糖。
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操勞。培養自我心理調節能力,因為情緒因素不但影響神經係統,而且可導致消化係統功能紊亂和營養障礙。保持心情舒暢、樂觀平和,不失為一種防治口腔潰瘍的自我保健方法。
小驗方:
蘋果療法:取1個蘋果(梨也可以)削成片放至容器內,加入冷水(沒過要煮的蘋果或梨)加熱至沸,待其稍涼後同酒一起含在口中片刻再食用,連用幾天即可治愈。
蜜汁含漱法:可用10%的蜜汁含漱,能消炎、止痛、促進細胞再生。
可可療法:將可可粉和蜂蜜調成糊狀,頻頻含咽,每日數次可治口腔發炎及潰瘍。
薑水代茶漱口法:用熱薑水代茶漱口,每日2~3次,一般3天潰瘍麵即可收斂。
牙痛
牙痛是一種常見疾病。其表現為:牙齦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麵頰部腫脹等。牙痛大多由牙齦炎和牙周炎、齲齒(蛀牙)或折裂牙而導致牙髓(牙神經)感染所引起。中醫認為牙痛是由於外感風邪、胃火熾盛、腎虛火旺、蟲蝕牙齒等原因所致。
白領不良的生活習慣會導致牙痛。如嗜煙、酒,甜食、甜飲料的攝入,常吃快餐、過燙和辛辣的食物,情緒緊張,都會對牙齒產生慢性刺激。
對策:
保持口腔衛生,早晚堅持刷牙很重要,飯後漱口也是個好辦法。
用橫顫加豎刷牙法。刷牙時要求運動的方向與牙縫方向一致。這樣可達到按摩牙齦的目的,又可改善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減少牙病所帶來的痛苦。
戒煙、酒,不吃過燙和辛辣的食物。拔除殘冠、殘根,磨除銳利的牙尖,除去不良的修複體,以避免慢性不良刺激。
減少各種致病因素。要節製甜食、甜飲料的攝入,降低唾液及齦溝液的酸度,以減少齲齒和楔狀缺損的發生率。
脾氣急躁,容易動怒會誘發牙痛,故宜心胸豁達,情緒寧靜。
保持大便通暢,勿使糞毒上攻。
小驗方:
取大蒜適量搗爛,溫熱後敷在痛點上,可以緩解牙髓炎、牙周炎以及牙痛等症狀。
把味精與溫開水按1∶50的比例化開後,口含味精溶液一會兒再吐掉。這樣連續幾次,堅持兩天後牙痛就會消失。
牙痛的時候可以切一小片生薑咬在痛處,必要的時候可以重複使用。
用花椒一枚,噙於齲齒處,疼痛即可緩解。
含一口水(溫度近似體溫),用力漱口。假使牙痛是由於菜屑陷入牙縫,則利用漱口清除菜屑,解決牙痛。若漱口無效,可使用牙線剔除,但小心勿傷牙齦。
三餐飯後及睡前,將1茶匙鹽加入約230ml的溫水(接近體溫),以此溶液漱口,勿吞咽。
按摩手可緩解50%的疼痛。取一冰塊搓摩拇指與食指骨頭相連的“V”字地帶,輕輕地將冰塊壓在此部位5~7分鍾。
就像治療淤傷一樣,冰敷最靠近牙痛部位的臉頰,可緩解疼痛。每次敷15分鍾,一天至少3~4次。
假使冷空氣接觸到牙齒會引起牙痛,則應盡量避免張嘴。
避免熱療。熱敷或許能緩解牙痛,但假使牙齒發生感染,則熱敷將使感染擴散到其他部位。
光源綜合征
大部分辦公室都有白天開燈的習慣,寫字樓內尤其如此。長時間在過於明亮處辦公會造成視神經疲勞,熒光燈發出的強烈光波可導致體內大量細胞遺傳變性,擾亂生物鍾,造成心理節律失調,精神不振。且因缺乏陽光下的紫外線,使缺鈣所致的老年性骨折、嬰幼兒佝僂病不斷增多。
對策:
對燈光也要防曬。最好的方法就是搽防曬霜,哪怕是冬天、哪怕是室內,因為需防曬的不僅是日光。
有些人因為想“美黑”,所以在紫外線燈光下照射,如果不做好保護措施就會大大增加皮膚癌的發病率。
雖然燈光的照射沒有紫外線燈那麼強烈,但是如果長時間暴露,也會使皮膚保護層被摧毀。食物上要刻意補充鈣質,食物之外最好、最自然的補鈣方式就是曬太陽。
盡可能地抽空到日光下沐浴,或者在茶水間、窗戶旁小憩片刻,讓身體骨骼從燈光籠罩中解放。
時間綜合征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使都市白領感到時間越來越不夠用。時間綜合征(亦稱時間病),就是人們由於對時間的緊迫感而造成心理上的煩惱、緊張,生理上的活動改變所產生的病症。這種時間病甚至引起舊病複發,以致死亡。
人們對時間的緊迫感,不是由於倉促從事的實際需要所產生的,而是從暗示中領會得來的。例如,感到時間在流逝,生命快走到盡頭等。
人若患時間綜合征後,整個生理係統都會發生改變。例如,在休息時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血中腎上腺素、胰島素和生長激素等的含量均增加。在正常情況下,這些激素是在過度緊張和急迫時才分泌。時間綜合征病人還表現為胃酸分泌過多,血中膽固醇增加,呼吸急促,汗腺分泌加快和全身肌肉緊張等。
對策:
首先,擺脫鍾表的束縛。不戴手表,改變看鍾表的習慣,消除時間的壓迫感;第二,培養自我的時間感覺,擺脫時間的桎梏,自由地按自身的節奏生活,並與周圍的節奏協調;第三,與大自然相融洽,等等。
忙裏偷閑是最便當的方法,雖然說合理安排生活工作、適當調整都是途徑,但快節奏高頻率的忙碌是不以個人的意願為轉移的,所以利用工作的空當冥想,到化妝間舒展一下身體,茶水間泡杯咖啡、遠眺,都是適當的放鬆方式。
低頭綜合征
從事科研、編輯、寫作等工作的白領人由於長期低頭工作或學習,頸、背、肩部肌肉持續處於緊張狀態,會引起頭昏、頭痛、眼花、耳鳴、惡心、頸部和頸肩部酸痛等症狀,個別人出現視力減退、出汗、眩暈等現象,嚴重的還會導致骨質增生。這被稱為“低頭綜合征”。患上這種病症是十分普遍的。
對策:
1.仰望遠視。在戶外散步時(也可在陽台上),有意識地抬頭遠望,以鬆弛頸肌和脊髓,消除眼睛的疲勞。
2.鍛煉頭肩肌肉。方法是:抬頭、伸頸、轉頸和擴胸練習,每次各10~20下,每日練習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