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教師的工作不但辛苦而且還很繁重,可是它的確是一項非常值得人們為之而獻身的事業。因為其工作的付出會有三方麵的成就感:
1.各方麵人才的成就感。農民兄弟辛勤勞作,是為了獲得主要的農業產品,如:糧食、蔬菜等;工人朋友辛苦工作,是為了獲得主要工業產品,如:鋼鐵,機器等。
當農民兄弟、工人朋友看到通過自己而創造出來的糧食、機器為社會和廣大群眾而服務,心中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自豪感和歡樂。那麼教師會怎樣呢?教師的工作對象就是學生。當通過幼教、小學、中學、大學各個階段不同老師的辛勤耕耘,把一個原來懵懵懂懂,許多地方都需要學習的孩子,造就成為一位具有一定辨別是非能力、豐富的知識,有遠大的理想並為這而奮鬥的有用之才。看到通過自己辛勤勞動而培育出的學生在社會各方麵的建設中奉獻自己的才能,做為教師誰不會從心底產生出一種強烈的幸福感和欣慰感呢?
眾所周知,培養人才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它不可能像糧食、機器等那樣,幾個月後就可以見到成效,就可以把成績顯示在領導麵前。可是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才讓教師更加具有一種為了國家的發展而“蠟炬成灰淚始幹”的曆史使命感,並由此產生出一種無比強烈的神聖感和欣慰感。正是由於這個緣由,才讓教師具備了較寬廣的胸懷,發展的眼光和堅毅的韌性,不計功利,甘於奉獻。將自己的命運與祖國的發展緊緊相連在一起。廣大教師熱愛自己的工作,原因就在於他們熱愛自己辛勤耕耘出來的成果——各種人才,當看到自己培育出的學生在各條戰線上一展宏圖,會由衷地感到喜悅;對於正在培育的學生充滿了憧憬,憧憬他們去實現自己夢想的美好未來。
2.獲得真誠情感的成就感。
教師在培育出各種人才之餘,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成就,那就是真誠的情感。
人都是有七情六欲,是感情動物。尤其在讀書時期形成的情感最為真誠。師生之間彼此的心靈呼應就好似天壇回音壁一般,麵對產生心靈的回音壁,老師深情地呼喚著:“我關心你,我信任你,我理解你……”自然,學生也會深情的回應道:“我關心你,我信任你,我理解你……”
日複一日,老師就好比是把一批又一批的新生從河的一邊接上船,然後懷著真誠和滿腔熱情,將他們安全送達預期的河對岸,以便讓他們奔赴更廣闊的天地。在船上學生們不但不停地對老師表達著他們真摯的情感和滿腔熱情,且在以後奔赴更廣闊的天地之後,三年五載,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過去了依然不停地展現出這份情感與熱情。公理也許已不記得,公式可能早已模糊,可是師生之間彼此建立起來的真誠情感,會猶如陳年老酒一樣隨著歲月的累積,越積越深厚的。不是能經常看到有很多已畢業多年的同學相約重回母校相聚一場,借以表示出自己對老師的敬愛之情嗎!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挑戰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衣食住行等基本問題在解決了以後,人類對情感的需求,對人與人之間和諧交往的渴望,人們彼此相互尊重,信任包容,幫助的需求愈來愈強烈。那麼教師的工作性質恰好是最方便滿足人們此類情感需求的。某些時候教師也會嚴厲地批評學生,當學生犯起脾氣、賴皮時,會讓教師十分氣憤。可是當事過之後,讓學生懂得其中的道理之後,就會明白教師的一片苦心,那麼師生之間彼此的情感會進一步加深。甚至於在學生步入社會後,他們會將在學生時代所受到的教師批評當作日後感恩的緣由。
在我與部分以前從事教師行業後來改行從政的人多次交談過程中,發現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缺憾:來自學生的那些讓人留念純真讓人激動不已的感情早已失去了。
當然我也見過為數不少的教師,某些單位請他們改行從事行政領導工作,住房條件好、工作待遇又高,但他們並不為之而心動,單對這份清貧、艱苦的教師工作情有獨鍾。問其原因,均有一個共同的認識:人活這一輩子,不隻是為了名和利。我們教書早已習慣了將滿腔熱情奉獻給學生們,同時也感受到了來自學生們的一片真情回報,這正是人間最美好的事情。師生之間的情感交融是一種神聖的美。老師在對工作,對學生們默默奉獻的過程中,並沒有期望得到學生們的回報;而得到美好神聖情感陶冶的學生們,他們不僅僅熱愛無私奉獻的教師們,而且更加熱愛國家,熱愛民眾,熱愛工作,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