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創造性的勞動果實的成就感。由於教師的工作是每天麵對千差萬別的人,故此要想把工作搞好,就必須充分調動起創造性。要求教師要具備淵博的知識,每天麵對不同的狀況和學生的差異,要時時刻刻開動大腦,創造性地解決各種出現的問題。從此意義上講,教師每時每刻都存在著科學研究的機會。

先不談學校社會如此大的範圍內存在著科研題目,就從學校教育方麵,單單從德、智、體、美、勞動各方麵的教育來談,就有無數的科研題目可以進行。以學生注意力為例,就可以有超過百篇的科研文章誕生。比如《加強學生注意力的一係列方法》、《設計練習題對學生注意力的作用》、《男生女生注意力的不同之處》、《一節課各種學生注意力的變動狀況》……這發揮之地是如此的寬廣無限!

我熱愛教書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認為教師所做的工作是人類最具有創造性的。其每一時段、每一空間都存在著科研題目,都會隨時有新的發現。教書不單單隻是“自古華山一條路”,放開眼光是“條條大路通羅馬”。會從中看到教師本身邁向更高層次的潛力;會發現學生當中新的、積極向上的有利因素,會察覺到環境中各式各樣的有利因素。我常常在考慮,同一課書可以有上百種甚至於上千種的方法來傳授。即便是今天的講法比昨天的科學了一些,那也隻是向後看而獲得的結論。應該研究更加科學的講法,向前看,肯定會有更加科學的方法在等待我們去發掘。

近些年來,我工作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探索研究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陸續在報刊上發表了文章66篇,出版社陸續出版了《魏書生教育方法100例》、《魏書生語文教育改革探索》、《魏書生教育文選》等係列書籍。此外,由我主編的《中學生用功術》和由我撰寫的20萬字的《語文教學探索》也出版了。由此我深刻地領會到教師的工作性質的確有益於其獲得科研成果。

從研究的角度來對待教育,就會常幹常新,常看常新。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工作興趣,還可以有益於提高工作效能。目前我除了任校長兼黨支部書記,並兼有兩班140名學生的班主任和語文教師之外,還有很多的社會兼職。很多同誌都問我,如此多的工作如何做得過來?我認為主要靠科學研究。以科研的立場來開展工作,就可以充分調動教師及學生們的積極性,將教師變為學校的主人,學生變為班級的主人。每個人都以主人翁的姿態來對教與學進行研究,自然而然就會使教與學的效率大大提升。

人是千差萬別的,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同需求:衣食住行方麵基本的需求;學習、研究、創新方麵的需求;人們之間彼此和睦相處、親情、友情、愛情方麵的需求;為別人、集體、社會履行責任與義務的需求;追求理想社會的需求……層次不同的人自然對各種層次的需求程度有很大差異。有些人對物質有強烈需求;有些人更著重感情方麵的需求;還會有些人一往直前地去追求自己心中的理想。

雖然教師生活較清貧,離人們物質的需求有一點差距,可是因為教師的工作是可以收獲各種人才,是特殊的收獲,可以滿足人們為社會履行責任與義務的需求;收獲了真誠的情感,可以滿足人們情感和睦交融的需求;收獲科研成果,可以滿足人們進行研究創造的需求。因此,仍有大多數的教師處在清貧、艱苦的條件下,默默地、無私地把自己的青春與才華奉獻給了祖國的教育事業。

常把教師比作蠟燭,點亮了別人燃燒了自己。實際上,在各個行業中,誰又何嚐不是一支蠟燭呢?每個人降臨到這人間,都像點燃了一支蠟燭一樣,燃燒自己是曆史的必然性,是共同的。其中根本的區別就在於:一些人僅僅是燃燒自己不照亮他人,甚至於還會去傷害到別人;而一些人卻是千方百計地想辦法去照亮他人。那麼同樣是燃燒自己,為何不可以去照亮他人呢?照亮他人也是一種幸福啊!教師的職業性質正好是最有益於照亮他人的。以文化累積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上來講,人們所不斷追求的理想社會,也是在不停地照亮人們的心靈的過程中,經過無數崇高偉大的人去拚搏、去奮鬥、去犧牲才得以實現的。從此意義上來考慮,教師工作的重要意義又豈止以上的三方麵成就感。誠然,在目前教師待遇較低的條件下,依然有大多數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教育事業無限忠誠,這是需要證明的一個方向,可是另一方麵,也必須指出教師的待遇的確需要提升。可喜的是國家已關注到此問題了我們堅信政府會提供條件,盡可能地把教師待遇問題進一步改善。

提高工作效率的辦法是閱讀關於班主任工作的書初當班主任的年輕人經驗比較欠缺。要想把工作搞好,提升效率,那麼比較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閱讀幾本有關班主任如何工作方麵的書籍。這類書籍,基本上都是有著豐富經驗的班主任,對十幾年,幾十年工作進行的總結。有些是其一生的心血的精髓。從其成功中可以獲得寶貴的經驗;從其失敗中可以吸取教訓,避免今後再犯。他們采取過的很多辦法,我們可以照看著學;致使他們失敗的方法,基本上可以不用。即便是非要嚐試一下,其失敗教訓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鍾,采取的過程中一定要小心謹慎,避免失敗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