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激發創新潛能,做企業的金牌員工(1 / 1)

序二 激發創新潛能,做企業的金牌員工

在古老的地球上,生活著種類繁多的爬行動物,有恐龍,也有蜥蜴。一天,蜥蜴對恐龍說,發現天上有顆星星越來越大,很有可能要撞到我們。恐龍卻不以為然,對蜥蜴說:該來的終究會來,難道你認為憑咱們的力量可以把這顆星星推開嗎?

災難終於發生了。一天,那顆越來越大的行星瞬間隕落到地球上,引起了強烈的地震和火山噴發,恐龍們四處奔逃,但最終很快在災難中死去。而那些蜥蜴,則鑽進了自己早已挖掘好的洞穴裏,躲過了災難。

所以,恐龍隻能活在我們的臆想中,而蜥蜴卻將自己的基因延續到了現在。

不要認為這隻是一個故事!

因為,在我們的工作環境中,真真切切地存在著恐龍式與蜥蜴式的員工。

恐龍式的員工對於改變有著難以言說的恐懼,而他們又不得不同大家一起生活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星球,共同麵對變幻莫測的市場大潮。於是,他們安於現狀、逃避、保守,試圖用垂死般的掙紮保住隨時會破碎的“泥飯碗”。起初,一切相安無事。當有一天,企業陷入了危險的局麵,唯有變革才能得以生存,恐龍式的員工並不能為企業的繼續發展提出任何有建設性的想法,不能通過改變自己來順應組織的新文化,那時,我們將聽到“啪”的一聲脆響,他的飯碗破了,他又一次被企業所淘汰,又一次被市場的創新大潮所吞沒。

而蜥蜴式的員工總是善於發揮自己的創新潛能。他們頭腦靈活,絕不會被問題所嚇倒,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隨時做好了“換腦袋”的準備。他們具有優秀員工的一切素養——善於質疑,又善於找辦法;常有全新的點子浮現於腦海,又能夠腳踏實地將創意落實;有著強烈的危機感,又能做到以己變應萬變;事事主動,整天想著去發現,又意誌堅定,相信方法總比困難多。他們將創新看做自己的使命,也看做安身立命之本;他們善於開辟頭腦中的“藍海”思維,走一條“同質化突圍”的全新道路。有了創新能力,任由市場如何動蕩,他們都能夠在工作中融入自己的創新智慧,為企業保駕護航。蜥蜴式的員工捧著的是一個光芒耀眼的“金飯碗”,他們不但不會被企業所淘汰,反而會成為拉著企業奔跑的金牌員工。

在我們熟知的優秀企業中,近些年來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蜥蜴式的金牌員工,他們善於引爆自己的創新潛能,用創意不斷地使企業的流程優化、生產成本降低、工作效能提高,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牛根生曾突發奇想,讓人們在“大冬天裏吃雪糕”,繼而使“苦苦的追求,甜甜的享受”深入人心,並為伊利創下了年銷售額3億元的銷售神話。

蒙牛集團的楊文俊幾乎“整天想著去發現”,在撿VCD箱子時撿出改造牛奶箱的美感,“為牛奶箱裝上更於撿取的把手”,這一建議不但方便了客戶,更為企業創造了豐厚的收益。

海信集團的何雲鵬,帶領研發團隊經過1600個日日夜夜的辛苦探索,終於成功地打造了海信中國“芯”,打破了中國電視長期依賴進口芯片的局麵。

海爾的李彬,以獨特的職業敏感和創意將移動的促銷活動與海爾冰櫃相聯係,一舉拿下了平均月銷售兩倍的大訂單。

還有許許多多的員工,他們都是普普通通的人,卻用自己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方法作出了不普通的成就,為企業化解了長期以來被認為無法解決的難題,為企業創造了超額的利潤。

他們也許隻是眾多優秀員工中的幾個代表,但從他們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優秀員工應有的主動性和創新精神。善於創新的金牌員工不會滿足於把工作做到“尚可”的程度,也不會被現有的困境所局限,而是相信“資源有限,創新無限”,充分調動、整合所有能夠挖掘的智慧與資源,創造性地完成任務,使工作達到“完美”。也許隻是一個小小的提議,也許隻是頓時產生的靈感,就可以產生“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在使自己的業績得到有效提升的同時,還給企業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市場變化的車輪從未停頓,企業的發展也沒有停止過步伐,企業需要敢於奉獻、精於創新的金牌員工來牽引、來推動,具有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員工永遠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在當今的企業中,業績已經不是員工優秀與否的唯一考核標準,企業關注的是長遠的發展,需要通過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建立創新型的組織,使創新成為一種組織功能。在風險來臨時,可以利用創新之盾來抵擋;當步入新領域時,又可以將創新化為利劍用來衝鋒。那麼,作為企業的一員,更應培養自己的全局視角,將自己的得失與企業的成敗緊緊相連,在用創新的頭腦為企業帶來最大化受益的同時,樹立自己的職場常青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