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你為什麼不是億萬富翁?(1 / 3)

第一章你為什麼不是億萬富翁

你為什麼不是億萬富翁

曾經有人這樣說過:“在這個世界上,隻有兩種人,一種是窮人,一種是富人。”仔細想想,這句話其實說得很有道理。在現實生活中,無論男女老幼、官員或群眾,或是警察、醫生、記者、律師、工程師、石匠、木匠……總是逃不開這兩種人的範疇,你要麼是富人,不然就隻能歸類於窮人,別無選擇。

富人們過著富裕的生活,他們高貴、優雅、養尊處優、地位尊貴、一言九鼎;窮人們過著貧苦的生活,他們生活拮據、邋遢猥瑣,整天為生活奔忙,受富人的支配。古往今來,人類群體一直維持著這樣的生存狀態,沒有多大改變,估計今後也不會有什麼大變化。窮人們都想過上富人的生活,但我們看到,普遍情況卻是窮人奮鬥一輩子還是窮人,這是為什麼呢?我們不禁要問這樣一個問題:“你為什麼不是億萬富翁?”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個有名的實驗:

心理學家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把一隻跳蚤放在了一個玻璃杯裏,跳蚤立即就輕而易舉地跳了出來。然後再重複幾遍,結果還是一樣。經過測試,原來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達它身體的500倍左右。

接下來實驗者再次把這隻跳蚤放進杯子裏,不過這次不同的是,他們在杯口蓋上一塊玻璃板。這次跳蚤仍然沒命地往上跳,隻聽“嘭”的一聲,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板上。但是它並沒有停下來,而是照樣不厭其煩地跳著,因為這是它慣用的逃生方式。可是一次次被撞之後,跳蚤也開始變得聰明起來了,它開始根據蓋子的高度來調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過了一會兒,實驗者發現這隻跳蚤再也沒有撞擊到這個蓋子,而是在玻璃板的下麵自由地跳動。

一天後,實驗者把這個玻璃板輕輕拿掉了,但是跳蚤還是在原來的高度不停地跳。即使3天以後,也沒有發現什麼異樣。

一周過去了,那隻可憐的跳蚤仍然沒有突破玻璃杯口,其實它已經無法跳出這個玻璃杯了。

跳蚤為什麼跳不出玻璃杯了呢?原因就在於實驗條件改變之後,跳蚤的思維形成了一種慣性,在它的思想中,瓶口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它已經將自己封閉在瓶子中了。

這個實驗給我們一個重要的啟示,那就是:窮人的思維已經被貧窮這塊“玻璃板”禁錮了。在他的思維中,瓶口是不可逾越的,他隻能在貧窮這隻瓶子中跳來跳去。

日本三洋電機的創始人井植歲男,有著成功的事業和輝煌的人生。

有一天,他家的園藝師傅對他說:“社長先生,我看您的事業越做越大,而我卻像樹上的蟬,一生都坐在樹幹上,太沒出息了。您教我一點創業的秘訣吧?”

井植點點頭說:“行!我看你比較適合園藝工作。這樣吧,在我工廠旁有7萬平方米空地,我們合作來種樹苗吧!1棵樹苗多少錢能買到呢?”

“400日元。”

井植又說:“好!扣除走道,2萬平方米大約種2萬多棵,樹苗的成本是大概1 000萬日元。3年後,1棵可賣多少錢呢?”“大約3 000日元。”“1 000萬日元的樹苗成本與肥料費由我支付,以後3年,你負責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後,我們就可以收入6 000多萬日元的利潤。到時候我們每人一半。”

聽到這裏,園藝師傅卻慌忙拒絕說:“哇?我可不敢做那麼大的生意!”

最後,他還是在井植家中栽種樹苗,按月領取工資,始終沒有脫離窮人的行列……

看,園藝師傅的思維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他也想致富,但一聽說要涉及那麼多錢,他可能考慮到風險,考慮到未來的辛苦,考慮到自己將遇到的困難,考慮到……他就放棄了行動,最後隻能以“我可不敢做那麼大的生意”來終結自己,繼續過按月取工資的生活。

麵對這種情況,我們隻能說:你怎麼成為億萬富翁呢?

窮人的人生態度就是:因為大家都是窮人,所以我也就是窮人;因為環境讓我受窮,我也沒辦法不窮;因為我自己的力量太小,所以我沒有能力改變。

窮人麵對自己的處境,從來不問問自己:我想了嗎?我做了嗎?我竭盡全力了嗎?很多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人努力努力再努力、堅持堅持再堅持才可以實現。但是,窮人沒有耐心,他們可以將就,可以湊合。

窮人都有共同的特點,能習慣一切,也能適應一切。隻知道做事情,不琢磨自己所做的事情對自己到底有什麼樣的意義,自己這樣做下去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或者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去做,隻是隨著生活的習慣前行,走到哪步算哪步。有很多窮人知道自己的生活苦,但不知道為什麼苦。他們的日子今年這樣,明年還這樣,一輩子還這樣,他們會躺在鋪滿稻草的冷床上發牢騷,咒罵該死的生活,但就是不想換個活法。

他們之中遊手好閑者有之,不學無術者有之,破罐破摔者有之,空有皮囊者有之。沒有機會不去創造機會,有機會也抓不住機會,卻整天抱怨這抱怨那。無論在家裏,還是在社會上,總有那麼多人庸庸碌碌,虛度光陰,整日地沒有什麼正當事情。貧困的生活,不僅造成他們的身體營養不良,也使他們的靈魂、目光、意誌和思想更加貧窮。

……

這就是窮人,一群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整日為生計奔忙的人。

窮人為什麼受窮?有些人曾這樣總結原因。

第一,窮人沒有強烈的求富欲和堅強的行動力。

他們缺乏自信或缺少興趣地說:“我永遠也不會變富。”“錢並不重要,它不代表全部。”

第二,窮人的財務觀念落後。

信息時代的到來,使財富的形式從農耕時代的土地和工業時代的不動產變成今天的知識、信息、網絡,財富讓觀念陳舊的人看不到它的影子,更不用說利用新的觀念去致富了。

第三,窮人追求職業保障而非財務保障。

例如看到別人下海致富了,一些人邊看邊說:“我很滿意我的位置。”另一些人說:“我對我的位置不滿意,但是我現在不想改變或者移動。”他們固執地認為目前的職務可以給他帶來生活保障,下海有巨大風險,為自己工作不如為別人或政府工作安全。

第四,窮人不懂建立自己的財務係統的好處。

富人讓資產為他們工作,他們懂得控製支出,致力於獲得或積累資產;他們因開展業務而支付的必要花費應該從收入中扣除。但是,他們研究各項開支後得出結論,隻要時機允許,就將需要納稅的個人支出,用於無需上稅的公司業務支出。他們讓業務中免稅的情況達到最大限度。

我們不能說上述原因總結得不好,但也許可以更簡潔。“你為什麼不是億萬富翁?”原因隻有兩個:一是思維貧窮;二是不思行動。因為思維的貧窮才使得窮人不思改變,或者改變無方,永遠在貧困中自娛自樂;因為不思行動,所以才眼高手低,得過且過。

隻有找到問題的根源,才能談得上改變。

深窺自己的心,而後發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身上。

——培根

窮人缺的隻是錢嗎

窮人缺什麼?一個最顯而易見的答案就是:錢。缺錢給窮人帶來了沉重的苦難,使他們徘徊於社會的底層,成為任人踐踏的泥土。錢於是就成為窮人生活的重心,窮人的一切都僅僅為了錢,而忽略掉了其他的寶貴的東西。

但窮人缺的隻是錢嗎?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這樣一則故事:

巴拉昂是一位年輕的媒體大亨,以推銷裝飾肖像畫起家,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迅速躋身於法國50大富翁之列,1998年因前列腺癌在法國博比尼醫院去世。臨終前,他留下遺囑,把他46億法郎的股份捐獻給博比尼醫院,用於前列腺癌的研究,另有100萬法郎作為獎金,獎給那些揭開貧窮之謎的人。

巴拉昂去世後,法國《科西嘉人報》刊登了他的遺囑。他說:“我曾是一個窮人,去世時卻是以一個富人的身份走進天堂的。在跨入天堂的門檻之前,我不想把我成為富人的秘訣帶走,現在秘訣就鎖在法蘭西中央銀行我的一個私人保險箱內,保險箱的三把鑰匙在我的律師和兩位代理人手中。誰能通過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而猜中我的秘訣,他將得到我的祝賀。當然,那時我已無法從墓穴中伸出雙手為他的睿智鼓掌,但是他可以從那隻保險箱裏榮幸地拿走100萬法郎,那就是我給予他的掌聲。”

遺囑刊出後,《科西嘉人報》收到大量信件,有的罵巴拉昂瘋了,有的說《科西嘉人報》是為了提升發行量在炒作,但多數人還是寄來了自己的答案。

大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金錢。窮人還能缺少什麼?當然是錢了,有了錢,就不再是窮人了。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一些人之所以窮,就是因為沒遇到好時機,股票瘋漲前沒有買進,股票瘋漲後沒有拋出,總之,窮人都窮在背時上。另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技能。現在能迅速致富的都是有一技之長的人,一些人之所以成了窮人,就是因為學無所長。還有的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幫助和關愛。每個黨派在上台前,都曾給失業者大量的許諾,然而上台後真正關愛他們的又有幾個?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答案,比如:是漂亮;是皮爾·卡丹外套;是《科西嘉人報》;是總統的職位;是沙托魯城生產的銅夜壺,等等。總之,答案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在巴拉昂逝世周年紀念日,他的律師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證部門的監督下打開了那隻保險箱。在48 561封來信中,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對了巴拉昂的秘訣。蒂勒和巴拉昂都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野心。

在頒獎之日,《科西嘉人報》帶著所有人的好奇,問年僅9歲的蒂勒,為什麼想到是野心,而不是其他的。蒂勒說:“每次,我姐姐把她11歲的男朋友帶回家時,總是警告我說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我想,也許野心可以讓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東西。”

其實,我們可以拋開這個故事的結尾不說,或者我們把年輕富翁的遺囑中的問題去掉一個“最”字,那麼問題就變成了“窮人缺少什麼”,則幾乎所有的讀者來信的答案都是正確的。窮人缺的其實並非隻是錢,還包括機遇、技能、漂亮、職位、野心,等等。

窮人缺野心

一些窮人相信,一個人一生的事,是在呱呱墜地的時候已經由上天決定好了的,所以是“落地喊三聲,好歹命生成”,而跟個人的努力是完全無關的。如果上天決定了他的好命運,即使他不去做事,像一條懶蟲似的生活,他的命運也會好起來的,做事是多餘的;如果他的命運不好,即使他焚膏繼晷,夜以繼日地苦幹,也是不會獲得什麼好處的,上天早就決定了他一生艱苦,辛勤勞作又有什麼用處呢?

所以在這些人眼裏:

富翁是天生的,一生下來他便是個富翁;

領袖人物是天生的,他們降生時一定帶點兒什麼征兆;

中等人家是天生的,他們隻落得一生溫飽;

強盜歹徒是天生的,他們是魔鬼的工具;

一生受苦的人是天生的,他們是世人的奴隸。

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他們相信貧富都是命定的,不可改變。就像前麵故事中所說的那樣,窮人最缺什麼?缺人最缺的就是致富的野心。沒有改變的野心和欲望,一輩子甘受貧窮,那一輩子就隻能拮據地生活,任人宰割。

窮人缺方法

窮人總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所以即使他出售的東西質量很好,別人也無從知道,最後好東西也隻能賣低價格。一則故事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問題。

一天,兩個朋友來到一個城市。甲對乙說:“你知道嗎,這座城市曾經救過我的性命。那一年我從這裏路過,突然急病發作,昏倒在路旁。是這座城市裏最善良的人們把我背到醫院,請醫生為我治好了病。我不知道誰是我的救命恩人,因為他們都沒有留下姓名。後來我離開了這座城市,現在我有很多財富,我想報答我的救命恩人。”

“那麼,你準備為這座城市做點什麼呢?”

“把我最珍貴的3顆寶石奉送給這裏最善良的人們。”

他們在這座城市住了下來。第二天,甲就在自己的門口擺了一個小攤,上麵擺著3顆閃閃發光的寶石。甲還在攤位上寫了一張告示:“我願將這3顆珍貴的寶石無償送給善良的人們。”可是,過往的行人隻是駐足觀望了一會兒,然後又各走各的路去了。整整一天過去了,3顆寶石無人問津。兩天過去了,3顆寶石仍遭冷落。又是3天過去了,3顆寶石還是寂寞無主。

甲大惑不解。乙笑了笑說:“讓我來做個試驗吧。”於是,乙找來一根稻草,將它裝在一個精美的玻璃盒裏,盒中鋪上紅絲絨布,標簽上寫著:“稻草一根,售價一萬美元。”

此舉一出,立刻產生轟動效應,人們爭先恐後,前來詢問稻草的非凡來曆。乙說這根稻草乃某國國王所贈,係王室家中傳家之物,保佑著主人的榮華富貴。

結果,這根稻草被人以8 000美元買去。三顆寶石依然在熠熠發光,可在人們眼中,隻是把他們當作假貨,當作哄小孩子的東西而已。

事實就是這樣,窮人就缺乏那種去思考包裝的思維。所以種果樹的果農發財的不太多,反而是那些商販容易發財,正是這個道理。

窮人缺背景

窮人窮得很徹底,不像一些人,天生就有優勢。

作為華人首富李嘉誠的兒子,得到的創業資金就是4億元,全是美金,白送,換了旁人,誰還敢想這樣的好事!

有一個富爸爸,不僅是用不著親自去挖第一桶金了,而且無形的財富得到更多。一般的人,可以奢望有很好的生活環境,受很好的教育,如李澤楷一樣,讀斯坦福大學,有英國貴族口音,這些都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唯有“李嘉誠的兒子”這一點,其他人是永遠無法企及。

李嘉誠隻有一個,能在李嘉誠身邊長大,能親耳聽到他的點撥和教誨,親眼看到他最真實的為人和處世,感覺他的辦事風格,體會他的思維方式,耳濡目染,天長日久,哪怕一個資質平凡的人,也會生出雄心和氣魄。畢竟是李嘉誠,開口都是上億的生意,虎父無犬子啊!

所以,有一個富爸爸,乃三生有幸。不過,李澤楷要想超過李嘉誠,已經是件很困難的事,李澤楷的兒子,現在還沒誕生,如果將來有了,在更遠的將來能否超過李澤楷,就更難斷定。古話說富不過三代,李嘉誠當年是白手起家,就僅憑這一點,他的輝煌也是後人難以超越的。

窮人隻有窮爸爸,窮人的背景是一張白紙,從一出生就是窮人,他的起點和別人比起來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怎麼能夠不貧窮呢?

窮人缺公平

每個人都渴望公平,窮人也一樣,甚至比富人還渴望公平,但現實情況並非如人所願。世上的事絕不公平,窮人缺的公平,即使他再渴望,也很難實現。

其實,窮人的憤怒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是因為自己沒有得到合理的機會。如果一些特殊人群,可以不憑個人能力,而是憑借自己對機會的特殊占有來獲取社會財富,那對更多的沒有這種機會的人來說,就是極大的不公。

公平不是絕對的。一件事如果隻追求結果的公平,必然導致平均主義,那對經濟效益的損害就太大了。幹好幹壞一個樣,誰還會努力去幹呢?唯有規則的公平才能保證競爭中機會的平等。體育比賽中運動員都必須遵守相同的規則,然而規則公平必然導致結果的不平等,因為每個運動員的能力不一樣,競爭就有輸有贏,就不可能平均。而結果不公平反過來又可能導致起點不公平,富家子弟與貧苦孩子就因為家庭的不同背景,因為上一代人競爭的勝負不同,而麵臨不同的人生起點。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東西姑且叫做稟賦吧,比如家族、健康、聰明等。每個人的稟賦是不同的,因此起點公平幾乎不可能真正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