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你為什麼不是億萬富翁?(2 / 3)

我們所需要的公平隻能是規則的公平、機會的公平。

常常看見“反腐”報道,一個海關關長,一個廳長、局長,凡是帶“長”字號的,一旦翻船,涉及的財產數量都令一般百姓目瞪口呆。為什麼大都是些“長”字號的人呢?因為他們才有腐敗的機會。權力階層的腐敗,就是機會不公的表現。

其實窮人缺的何止這些,窮人還缺其他很多很多東西,無法一一列舉了。

當我們綜合分析窮人所缺的時候,就會發現,其中有一些是思維、心態方麵的東西,如窮人缺野心、窮人缺眼光、窮人缺方法,等等;而另外一些則是背景、機遇、平台等客觀條件。隻要改變主觀性的條件、增強賺錢野心、培養自己的眼光、學會賺錢的方法,窮人也可以富。

我們雖可以靠父母和親戚的庇護而成長,倚賴兄弟和好友,借交遊的扶助,因愛人而得到幸福,但是無論怎樣,歸根結底,人類還是得依賴自己。

——歌德

窮人的3種錯誤心態

窮人的窮首先就窮在思維上,正是因為窮人死守著窮思維,所以窮人才不思改變,得過且過。窮就窮吧,還優哉遊哉。

窮人的窮思維反映在他們的心態上,總結起來,可以發現窮人有3種很普遍的錯誤心態。

一、過分相信機遇和命運

窮人相信自己的窮是因為機遇和命運對自己不公平。“天生是窮人的命!”他們會這樣感歎,“如果我有那樣的好機遇,我也可以有錢,我會比××做得更好!”窮人經常這樣對別人說,以達到心理平衡。

一個人30歲以前,大多數是不會相信命運的。他們用最大的勇氣去麵對生活,用最堅決的行動去追求財富,也用他們最刻薄的話語去嘲笑那些討厭的相士和預言家們。如果有人要跟他們談論命運,他們也會笑而不答,不把這些預言放在眼裏!

但一過了30歲,他們的觀念就變了,很多人漸漸相信起命運來。他們認為人間真有一個主宰,在冥冥之中掌握著人們的命運,使他們順利,也使他們失敗;使他們歡樂,也使他們悲哀;使他們飛黃騰達,也使他們一敗塗地!這個在冥冥之中的主宰,照一般的說法,就是命運!

命,是與生俱來的,也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生辰八字”,也就是以一個人誕生時的年、月、日、時來推斷他們一生的衣食財產,等等。如果是“命”好的,一定會富貴;如果是“命”不好的,努力掙紮也是枉然。

其次是“相”,“相”就包括了麵相和手相兩方麵。據說,尖嘴縮腮的人,一定是個狡猾的家夥,圓頭闊麵、眉臉端正的人一定會發達。至於手相,就是看手掌,在一個人的手掌上,大多有理智線、情感線和生命線,這是三條主線,此外還有什麼事業線、婚姻線,等等。如果這些線長得好的人,一定會獲得成功;長得不好的人,一定會招致失敗!至於“運”,這便是某個時候的氣色和機緣,有命無運不能發跡,有運無命也是枉然!所以,命與運要配合,如果不配合,人的一生便不會發達成功!

這些玄之又玄的東西,很多時候,窮人們百分之百地相信了!

大多數的窮人認為自己之所以受窮、之所以不得誌,是因為缺少機會、缺少運氣。如果有了機會,他也會飛黃騰達,也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富人。所以,窮人把運氣和機會看得相當重要,認為運氣和機會是決定他一生的東西。沒有機會和運氣,無論怎麼努力,也是於事無補的。所以,窮人就坐等機會和運氣的到來。其實,機會和運氣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抱怨自己時運不佳隻不過是為自己的貧窮尋找的借口而已。要知道機會和運氣產生於一個人的勤奮和努力之中。

窮人做一件事情如果失敗了,總會把結果歸結於運氣不好、命運太背,認為如果自己的運氣更好一點,結果絕對不是這個樣子的。正是因為對運氣過分地看重,從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隻有一個結果,那就是窮人永遠受命運的愚弄。

富人從來都不信命,不相信機會和運氣。他不相信天上會掉餡餅,也不會等待有人把免費的午餐送到自己嘴邊。他認為,一切隻有通過自己的勤奮和努力,通過自己的手腳去做,才會有所改變。

富人不知道抱怨,也不會去抱怨。他相信要想改變自己的境遇,隻有靠自己的雙手。他們很清楚,社會不會同情弱者。社會上的人也僅僅因為你是弱者,給你有限的同情,對你命運的改變不會有太大的作用。一個人靠別人的同情是難有作為的。

富人不會坐等機會和運氣。如果沒有機會,他們會精心地處理好自己的每一天,把握好自己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因為他們知道機會可能就來自細節之中。這樣,他們就已經為自己的事業打下很堅實的基礎。

窮人不像富人,窮人的思維被禁錮在命運和沒機會這個冰窖裏了,永遠也衝不出去,也永遠都看不到光明。

二、窮人總想發橫財

窮人總認為那些能夠“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人才是富人。殊不知,那是偉人的手筆,平常的人和偉人還是有差距的。窮人認為隻有一次掙幾億、幾十億那才是真正的賺錢,“一夜暴富”成為他們的夢想。

近年來,網絡、郵箱、街頭小廣告等鋪天蓋地都是一些一本萬利、一夜暴富的垃圾,而且悄然蔓延,愈演愈烈。別看字數不多,措辭卻極富誘惑性,“輕輕鬆鬆月賺數萬”,個個忽悠得神乎其神,“投資幾百元,獲得數萬元”、“財富飆升之道”、“讓你爆發100倍的生命潛能——白手起家成百萬富翁”,還有各類手機短信:“恭喜您的手機號碼在某某公司搖獎中彩,喜獲獎金98萬元……”好像不費吹灰之力,人人都能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如果真的這樣,這個地球早就沒有窮人啦!如果真的這樣,這些提供金點子的慫恿者豈不個個都是超級富翁?

還有那些誇張的“一夜暴富”、“一本萬利”的買賣,輕則讓你傾家蕩產,重則可有牢獄之災啊!投機取巧的事做不得,我們更不要考慮,不要染指,也不要被之誘惑,那種不義之財的“暴富”可是如狼似虎的。

還有一種抱有極大僥幸心理的“一夜暴富”、“一本萬利”——中彩票。通過對北京、上海與廣州3個城市居民調查的結果顯示,有50%的居民買過彩票,其中5%的居民成為“職業彩民”。“以小搏大”的發財夢,是不少彩票購買者的共同心態,實際上,隻有極少數人能中獎。我們應該懷有一顆平常心,既不能把它作為純粹的投資,也不應把它當成純粹的賭博行為。

曾經有一個故事,恰當地描述了窮人渴望發橫財的心理。

有個地方住著一對貧窮的夫婦,他們擁有很小的一塊田地,每年依靠田中的收成勉強過活。幸好他們還養著一隻母雞,每天可以得到一個雞蛋。

突然有一天,這隻雞生下了一個金蛋。農夫把金蛋拿到市場上去賣,結果得到了很大的一筆錢。

農夫回到家裏,直盯著生金蛋的雞看,心想以後再也不用辛勤地耕種了,需要什麼東西,直接到商店或市場去買就行了。

靠著一天一個金蛋,夫婦倆很快發了大財,買下了肥沃的田地,又蓋起了漂亮的大房子,請了許多仆人,日子過得舒服極了。

但是他們非常貪心,對這一切並不滿足。有一天躺在床上,妻子說:“既然母雞每天可以下一個金蛋,那它的肚子裏一定有很多很多的金蛋,說不定就是一個小金庫……”

丈夫興奮地對她說:“對,我們幹脆把雞殺了,從肚子裏把所有的金蛋都拿出來!”

於是他迅速地拿來了一把刀,把那隻下金蛋的雞殺了。但是剖開之後,他發現這隻雞和普通的雞並沒有什麼兩樣,哪裏有什麼金蛋啊?

這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他們不想細水長流,慢慢積累財富。他們渴望一夜暴富,發生突變,一蹴而就,結果,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得到糧食,反而虧損了所有的禾苗。

窮人總是把發大財想像成波瀾壯闊,事事都是大手筆。窮人都想掙大錢,卻不知大錢是由小錢構成的,大事也得一步一步去做。窮人做小事很多時候都是迫於無奈,一邊做,一邊牢騷滿腹。他們把做不成大事歸結為窮的製約,以為一旦有了錢,就可以隨心所欲,一展宏圖。其實大事並不是他想像的那麼簡單,沒有做小事的鍛煉和積累,就算有人出錢讓你去做大事,你也未必做得下來。

窮人想掙大錢,恨不得一刀就宰1萬元,可是你有這樣的刀技麼?何況市場已經進入微利時代,就憑你一把鈍刀,怎麼可能!結果往往是還沒等到自己發展起來,就已經將財神扼殺在搖籃中了。

三、窮人沒錢也覺得快樂

窮人沒錢,但窮人卻覺得很快樂。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是窮人天生樂觀,都是豪放的人嗎?顯然不是,很多窮人都是窮得麻木了,被一種窮思維禁錮了,觸目所見,大家都是窮人,便沒有想改變的欲望。

日常生活中金錢在對話中是個熱門的話題,但一經提及卻又很少會有什麼好話。在你成長的過程中常會聽到、碰到各式各樣關於錢的資訊。你的雙親是“知道”每一件事情的“大”人物,當其他人提及與錢相關的類似事情時,你的父母親或朋友便會報以了解的微笑、點頭。而你也聽見並經曆過這些。因為你不斷地聽到這些消極的資訊(或觀點狹隘的說法),這些便會穿過你的過濾器,被你吸收,並存在你的腦子裏。其他類似的消極的觀點便會因為規模已建立好、路已鋪設妥當的緣故,如洪水般地泛濫而入。你的心靈防備過濾掉了任何“不像你”的東西,並且在這種隻要是關於金錢的錯誤觀念都被儲存起來的情況下,任何時候隻要你有機會賺錢,或贏得一些東西時,你的腦子便會這麼運作:“我從來不曾贏得什麼……你得為了錢努力工作……要賺錢就要先掏錢……有錢人都不快樂的。”

你大概聽過,也大概用過這樣的說法,“沒錢,但很快樂”,“沒錢,但很誠實”,“可憐蟲”或者“醜惡的有錢人”,你每天都在接受這種消極資訊,這些都促成現在你對金錢的態度與觀念。

中國自古就有“安貧樂道”、“重義舍利”的傳統,對錢不屑一顧、不屑一提,古人一直崇尚的是“視金玉如糞土,睹華堂如牢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認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就在於對金錢的態度上:君子視金錢如糞土,小人追逐財貨之利。於是中國仁人誌士當中,產生了許多藐視富貴、安貧樂道的傑出人物。如陶淵明寧願躬耕草野,也絕不為五鬥米折腰。因此,在這些誌士仁人的心中,金錢似乎成了墮落的象征。

這種對“安貧樂道”的極端推崇,就埋下了某種歧視金錢以及追求財富行為的隱患,甚而成為無意識中某種對財富嫉恨的理由。對金錢最深惡痛絕的當推王衍了。《世說新語》裏記載:晉朝有個王衍,品行清高,從不肯談“錢”字,認為說一聲“錢”字,就會玷汙了自己的高潔品行。他妻子卻又有著一顆不老的童心,逆反心理極重,你越是不想說,我就想辦法偏要你說。於是想了好多辦法想從他口中聽到一個“錢”字,種種餿招卻無一成功。直到有一天偶得妙計,晚上王衍睡覺的時候,妻子叫侍女把一大堆銅錢繞著床高高堆起,擋著王衍,讓他下不了床。王衍半夜起來要上廁所,起身一看,四周都是錢,使他無法下床。於是大聲叫來侍女,侍女過來後,他說出了一句比較經典的語言:“舉卻阿堵物。”意思就是:把這個東西給老子拿開。“阿堵物”從此不脛而走,成了錢的代稱,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王衍這個例子,證明世上真有恨錢的人,恨錢恨到了什麼地步呢?恨到了身不觸錢、口不言錢的地步。到了他這種地步,恨錢就不足為奇了。而像王衍這樣清高的所謂“名士”,後代不絕如縷,並成了高雅文人士大夫的一種美德。對於他們,窮困恰恰成了自己道德操守高潔的象征,他們欣賞窮、讚美窮,盡管內心有出於無奈的成分,但表現出的卻是對富有、錢財的仇視。

可是一般的百姓卻沒有這樣的高潔心靈,他們更關注油鹽醬醋,但是“安貧樂道”這個封建社會的統治階級灌輸給窮人的窮思維卻一直在大多數人心目中長期駐守。於是,快樂的窮人們也到處都是。



每個人都是他自己命運的設計者和建築師。

——約翰·D·洛克菲勒

窮人的8種錯誤行為

窮人貧窮的思維模式決定了窮人的行為模式,他們的行為很極端、保守、盲目,而工作起來又一味瞎忙,根本就不注重效率。窮人的錯誤行為模式又從另一個層麵上決定了他們注定貧窮。

總結起來,窮人的錯誤行為模式可以分為8種。

一、輕信盲從,愛中圈套

窮人往往都很好“騙”,他們也很輕信,認為其中有利可圖,結果往往受騙上當,悔之晚矣。

窮人由於貧窮,對財富的渴望比較強烈,有時竟對飛來橫財想入非非。在報紙上經常能看到有些街頭騙子用“飛牌”、“易拉罐”、“祖傳古董”行騙的新聞,而那些上當的多半是窮人。窮人“窮”怕了,又沒致富的門道,街頭騙子正是看中了窮人的這種心態。富人們大多久經沙場,早就練出火眼金睛,街頭騙子的那些下三流騙術自然奈何不了他們。

蛋生雞、雞生蛋……窮人們還喜歡糾纏於這樣的寓言。有的窮人做小生意賺了,便想著把所有的本錢投進去做更大的生意;有的窮人初進股市,一不小心撿了芝麻,便向親朋好友借來資金投進股市,想著抱個大西瓜……他們幻想著幾個回合下來,賺他個盆滿缽盈。想是想了,可是現實呢?天下偶爾會掉下來餡餅,但掉下的餡餅不會總砸在一個人身上。

人是有欲望的,正因為有欲望,才能培養出上進心,然後一步步地努力前進。說人類的曆史就是一部欲望的曆史,並不為過。

但是,欲望超過限度便是貪婪。窮人的貪婪並不比富人差,甚至要強烈得多,一旦遇到撈錢的機會便會不擇手段,盡全力而為之。然而,被貪婪所充斥的大腦又難以辨別方向,於是往往像魚兒一般上鉤。正應了席勒的一句話:“貪者終至一無所得。”

憑自己的勞動賺取財富,才能得到社會的認同。欲望能使人產生上進心,不斷努力進取。經過努力所得到的財富是可貴的,而不擇手段獲得的財富,隻會使人性墮落。

窮人原始積累本來就難,被“貪”打倒一次,可能一生再也翻不過身來。

二、害怕創業,依靠單位

大多數對建立財富有相同思維的人,就是希望找一份工作,認為那是建立財富的一種顯而易見的方式。如果打工者想建立更多的財富,他們會尋求晉升,或者找另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或者加班,或者找第二甚至第三份工作。

他們也許改變了工作,但是他們沒有改變思維,正是由於他們的思維方式並沒有改變,所以許多人雖然更加努力地工作,卻沒有獲得財務自由。因為他們是給老板和公司創造財富,而不是給自己創造財富。要知道,通過打工者的努力,創造財富的是老板而不是打工者。

聯合國的一個調查發現,現在美國人的工作時間比任何其他工業國家更長,包括被稱為工作狂的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