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億萬富翁和你想的不一樣
窮人做事情,富人做事業
窮人為什麼窮?富人為什麼富?就在於兩者的心態不一樣,窮人對待任何事情都抱著做事情的態度,做完就行,其餘不管;而富人呢,無論做什麼工作、處於什麼樣的崗位,他都會以做事業的態度認真對待。事情和事業,雖隻有一字之差,境界卻有天壤之別。
如果有人投資讓你去開一個雜貨店,你會怎麼想?
從做事情的角度考慮,開雜貨店用不著風吹日曬雨淋,除了進貨,大部分時間都是坐著,可以閑聊,可以看報,可以織毛衣,不可謂不輕鬆。錢呢,也有得賺,進價6毛的,賣價1元,七零八碎地一個月下來,衣食至少無憂。幹嗎不做?
但換一個角度想,開了雜貨店,你就開不成百貨店、飲食店、書店、鞋店、時裝店,總之,做一件事的代價就是失去了做別的事的機會。人生幾十年,如果不想在一個10平方米的雜貨店內耗掉,你就得想到底做什麼更有前途。從事業的角度,你要考慮的就不是輕鬆,也不是一個月的收入,而是它未來發展的潛力和空間到底有多大。
雜貨店不是不可以開,而是看你以怎樣的態度去開。如果把它當作一件事情來做,它就隻是一件事情,做完就脫手。如果是一項事業,你就會設計它的未來,把每天的每一步都當作一個連續的過程。
作為事業的雜貨店,它的外延是在不斷擴展的,它的性質也在變。如果別的店隻有兩種醬油,而你的店卻有十種,你不僅買一贈一,還送貨上門,免費鑒定,傳授知識,讓人了解什麼是化學醬油,什麼是釀造醬油,你就為你的店賦予了特色。你的口碑越來越好,漸漸就會有人舍近求遠,穿過整個街區來你的店裏買醬油。當你終於舍得拿出2 000元錢去注冊商標,你的店就有了品牌,有了無形資產。如果你的規模擴大,你想到增加店麵,或者用連鎖的方式,或者采取特許加盟,你的店又有了概念,有了進一步運作的基礎。
這就是事情和事業的區別,也是窮人和富人的差距。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如果一個人能夠把本職工作當成事業來做,那麼他就成功了一半。然而,不幸的是,對今天的一些人來說,工作卻並不等於事業。在他們眼裏,找工作、謀職業不過是為了糊口、混日子而已。
1974年,麥當勞的創始人雷·克羅克,被邀請去奧斯汀為得克薩斯州立大學的工商管理碩士班作講演。在一場激動人心的講演之後,學生們問克羅克是否願意去他們常去的地方一起喝杯啤酒,克羅克高興地接受了邀請。
當這群人都拿到啤酒之後,克羅克問:“誰能告訴我我是做什麼的?”當時每個人都笑了,大多數MBA學生都認為克羅克是在開玩笑。見沒人回答他的問題,於是克羅克又問:“你們認為我能做什麼呢?”學生們又一次笑了,最後一個大膽的學生叫道:“克羅克,所有人都知道你是做漢堡包的。”
克羅克哈哈地笑了:“我料到你們會這麼說。”他停止笑聲並很快地說:“女士們、先生們,其實我不做漢堡包業務,我真正的生意是房地產。”
接著克羅克花了很長時間來解釋他的話。克羅克的遠期商業計劃中,基本業務將是出售麥當勞的各個分店給各個合夥人,他一向很重視每個分店的地理位置,因為他知道房產和位置將是每個分店獲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而同時,當克羅克實施他的計劃時,那些買下分店的人也將付錢從麥當勞集團手中買下分店的地。
麥當勞今天已是世界上最大的房地產商了,它擁有的房地產甚至超過了天主教會。今天,麥當勞已經擁有美國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最值錢的街角和十字路口的黃金地段。
克羅克之所以成功,就在於他的目標是建立自己的事業,而不僅僅是賣幾個漢堡包賺錢。克羅克對職業和事業之間的區別很清楚,他的職業總是不變的:是個商人。他賣過牛奶攪拌器,以後又轉為賣漢堡包,而他的事業則是積累能產生收入的地產。
追求財富應該成為一個事業而不是為單純的享受。在億萬富翁的成功因素中,他們把追求財富當作一種事業是其中極其重要的一項。如果你把追求財富當作一種事業,就會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待它,因而也就更容易在生意場上取得成功,因為你已經獲得了超越、獲得了幸福。從對許多經濟成功人士的采訪看,賺錢使他們感到快樂,不在於自己的金錢增加了多少,而在於自己通過賺到的錢,證明了自己行,這種滿足感才真正是快樂的源泉。這種滿足感使自己在賺錢的時候感覺自己是在從事一種事業,從而極大地激發自己的創造性和幸福感。
張明高中畢業後隨哥哥到南方打工。
他和哥哥在碼頭的一個倉庫給人家縫補篷布。張明很能幹,做的活兒也精細,當他看到別人丟棄的線頭碎布也會隨手拾起來,留做備用,好像這個公司是他自己開的一樣。
一天夜裏,暴風雨驟起,張明從床上爬起來,拿起手電筒就衝到大雨中。哥哥勸不住他,罵他是個傻蛋。
在露天倉庫裏,張明察看了一個又一個貨堆,加固被掀起的篷布。這時候老板正好開車過來,隻見張明已經成了一個水人兒。
當老板看到貨物完好無損時,當場表示給他加薪。張明說:“不用了,我隻是看看我縫補的篷布結不結實。再說,我就住在倉庫旁,順便看看貨物隻不過是舉手之勞。”
老板見他如此誠實,如此有責任心,就讓他到自己的另一個公司當經理。
公司剛開張,需要招聘幾個文化程度高的大學畢業生當業務員。張明的哥哥跑來,說:“給我弄個好差幹幹。”張明深知哥哥的個性,就說:“你不行。”哥哥說:“看大門也不行嗎?”張明說:“不行,因為你不會把活當成自己家的事幹。”哥哥說他:“真傻,這又不是你自己的公司!”臨走時,哥哥說張明沒良心,不料張明卻說:“隻有把公司當成是自己開的,才能把事情幹好,才算有良心。”
幾年後,張明成了一家公司的總裁,他哥哥卻還在碼頭上替人縫補篷布。這就是帶著事業心做事與糊弄工作者之間的區別。
英特爾總裁安迪·格魯夫應邀對加州大學的伯克利分校畢業生發表演講的時候,曾提出這樣一個建議:
“不管你在哪裏工作,都別把自己當成員工,應該把公司看作自己開的一樣。你的職業生涯除你自己之外,全天下沒有人可以掌控,這是你自己的事業。”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做事情的人就是在為錢而工作,而做事業的人卻讓錢為自己而工作。
為錢工作和讓錢為你工作是兩種不同的觀念,它們產生出兩種不同的結果。工作不是我們的目的,錢也不是,它們隻是達到最終目的的手段或工具而已。所以,不能為工作而工作,更不能為錢而工作。在工作中不斷學習,讓錢為你工作是贏家的一個重要秘訣。事實勝於雄辯,讓我們來看看成功者的例子吧。
美國百萬富翁羅·道密爾,是一個在美國工藝品和玩具業富有傳奇性的人物。道密爾初到美國時,身上隻有5美元。他住在紐約的猶太人居住區,生活拮據。然而,他對生活、對未來充滿了信心。18個月內,他換了15份工作。他認為,那些工作除了能果腹外,都不能展示他的能力,也學不到有用的新東西。在那段動蕩不安的歲月裏,他經常忍饑挨餓,但始終沒有失去放棄那些不適合他的工作的勇氣。
一次,道密爾到一家生產日用品的工廠應聘。當時該廠隻缺搬運工,而搬運工的工資是最低的。老板對道密爾沒抱希望,可道密爾卻答應了。
之後,每天他都七點半上班,當老板開門時,道密爾已站在門外等他。他幫老板開門,並幫他做一些每天例行的零碎工作。晚上,他一直工作到工廠關門時才離開。他不多說話,隻是埋頭工作,除了本身應做的以外,凡是他看到的需要做的工作,總是順手把它做好,就好像工廠是他自己開的。
這樣,道密爾不但靠勤勞工作,比別人多付出努力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而且贏得了老板的絕對信任。最後,老板決定將這份生意交給道密爾打理。道密爾的周薪由30美元一下子加到了175美元,幾乎是原來的6倍。可是這樣的高薪並沒有把道密爾留住,因為他知道這不是他的最終目標,他不想為錢工作一生。
半年後,他交了辭呈,老板十分詫異,並百般挽留。但道密爾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按著自己的計劃矢誌不渝地向著最終目標前進。他做起基層推銷員,他想借此多了解一下美國,想借推銷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顧客,來揣摩顧客的心理變化,磨煉自己做生意的技巧。
兩年後,道密爾建立了一個龐大的推銷網。在他即將進入收獲期,每月將會有2 800美元以上的收入,成為當地收入最高的推銷員時,他又出人意料地將這些辛辛苦苦開創的事業賣掉,去收買了一個麵臨倒閉的工藝品製造廠。
從此,憑著在以前的工作中學到的知識和積累的經驗,在道密爾的領導下,公司改進了每一項程序,對很多存在的缺點進行了一係列調整,人員結構、過去的定價方式都做了相應的變化。一年後,工廠起死回生,獲得了驚人的利潤。5年後,道密爾在工藝品市場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如果是一個純粹為做事而工作的人,他絕不會放棄日用品和推銷員的職位的,正是一顆想要做事業的心,成就了道密爾。
一位著名的企業家說過這樣一段話:我的員工中最可悲也是最可憐的一種人,就是那些隻想獲得薪水,而其他一無所知的人。
同一件事,對於工作等於事業者來說,意味著執著追求、力求完美。而對於工作不等於事業者而言,意味著出於無奈不得已而為之。
當今社會,轟轟烈烈幹大事、創大業者不乏其人,而能把普通工作當事業來幹的人卻是鳳毛麟角。因為幹事創業的人需要有較高的思想覺悟、高度的敬業精神和強烈的工作責任心。
工作就是生活,工作就是事業。改造自己、修煉自己,堅守痛苦才能鳳凰涅槃。這應當是我們永遠持有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丟掉了這個,也就丟掉了靈魂;堅守了這個,就會覺得一切都是美麗的,一切都是那麼自然。這樣一想,工作就會投入,投入就會使人認真。同樣,工作就會有激情,而激情將會使人活躍。
有一句話說得好:“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積累,明天的成功則有賴於今天的努力。”把工作和自己的職業生涯聯係起來,對自己未來的事業負責,你會容忍工作中的壓力和單調,覺得自己所從事的是一份有價值、有意義的工作,並且從中可以感受到使命感和成就感。
在一些人眼裏,職業僅是謀生的手段。他們身在其中,卻無法認識到其價值,隻是迫於生活的壓力而勞動。他們輕視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自然無法投入全部身心。有許多人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低人一等,在工作中敷衍塞責、得過且過,而將大部分心思用在如何擺脫現在的工作環境上了。這樣的人在任何地方都不會有所成就。
富人從不在乎職業的高低貴賤,在他們眼裏,任何一種職業都不僅是謀生的手段,而是一種與他們的人生命運緊密相連的事業,所以熱情高漲,堅持不懈。
對職業表麵呈現的地位、權貴等,富人無動於衷。在他們看來,所有職業的運作本質都一樣,那些看起來雅致之極的工作,背後經營的手法都差不多。
做事業是會帶來豐厚回報的,而做事情是會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事情做得越多,越成就不了大事業。
做事業和做事情,差之毫厘,謬以千裏。
任何事都可以做的,就看你怎樣去做,是把它當一件事情,還是當一項事業來做。其實,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創富計劃,有自己的夢想追求,隻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自己的計劃和夢想。
我們身邊就不乏這樣的人,他們幾乎每年都換一個工作,甚至一年換幾個工作。隻要每次換工作的收入比現在的公司更高,就會欣然前往。雖然忙忙碌碌這麼多年,雖然賺了些小錢,有了點積蓄,生活得到了些改善,可是卻一事無成,離脫貧致富的目標還是有很大的距離。
經濟上的窘迫會促使人們做出急功近利的現實主義抉擇。但一個想有所成就的人一定要在心中弄清楚:自己適合做什麼,哪個領域哪個崗位才是自己終生事業所在。弄明白這個問題之後,我們就應該選準一行堅定不移地做下去。也許在開始的時候或某些階段,經濟上的收益並不令人滿意,但隻要是興趣所在,這一行真的適合自己,就應該不為眼前利益所動,咬牙堅持下去。
你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會成為明天成功的基礎,你也會步入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軌道。如此這般,日積月累,成功是必然的。它可能早一天來,也可能晚一個月到,但無論遲早,它肯定要來。
做事情也許隻是解決燃眉之急的一個短期行為,而做事業則是一個終生的追求。
我們必須讓自己成為一位策略性的思考者,而不僅是手段的設計者。
——約翰·D·洛克菲勒
財商決定貧富
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財商已經成為一個人成功必備的能力,財商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是貧窮還是富有。一個擁有高財商的人,即使他現在是貧窮的,那也隻是暫時的,他必將在未來成為富人;相反,一個低財商的人,即使他現在很有錢,他的錢終究會花完,他終將成為窮人。
那麼財商到底是什麼呢?如果說智商是衡量一個人思考問題的能力,情商是衡量一個人控製情感的能力,那麼財商就是衡量一個人控製金錢的能力。財商並不在於你能賺多少錢,而在於你有多少錢,你有多少控製這些錢、並使它們為你帶來更多的錢的能力,以及你能使這些錢維持多久。這就是財商的定義。財商高的人,他們自己並不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錢會為他們努力工作,所以他們可以花很多的時間去幹自己喜歡幹的事情。
簡單地說:財商就是人作為經濟人,在現在這個經濟社會裏的生存能力,是一個人判斷怎樣能掙錢的敏銳性,是會計、投資、市場營銷和法律等各方麵能力的綜合。美國理財專家羅伯特·T·清崎認為:“財商不是你賺了多少錢,而是你有多少錢,錢為你工作的努力程度,以及你的錢能維持幾代。”他認為,要想在財務上變得更安全,人們除了具備當雇員和自由職業者的能力之外,還應該同時學會做企業主和投資者。如果一個人能夠充當幾種不同的角色,他就會感到很安全,即使他們的錢很少。他們所要做的就是等待機會來運用他們的知識,然後賺到錢。
財商與你掙多少錢沒有關係,財商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指標。隨著年齡的增大,如果你的錢能夠不斷地給你買回更多的自由、幸福、健康和人生選擇的話,那麼就意味著你的財商在增加。財商的高低與智力水平並沒有多少必然的聯係。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不乏智力水平超群的人。他們的智力條件比一般人的平均智力好得多,通常在大學裏屬優等生,能輕鬆拿到碩士、博士學位,且能夠成為某一學科或專業中的專家、學者、高級人才。應當承認,這些學有專長的天才們與富翁站在一起比較智力時,前者遠遠地超出了後者。
然而,我們又不能不承認,在謀取財富方麵,智力超群的“天才”的確不及智力水平一般的“富翁”們。富翁並非智力超群者,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在智力條件上與普通人相比是差不多的。他們所想到的創富點子,說穿了一點都不稀奇,毫無半點高深莫測的意味,似乎任何人都能夠想到。可是,一般人往往對近在眼前的財富視而不見,而富翁們的財富頭腦卻偏偏能在稍縱即逝的瞬間靈光閃現,並把那些機遇牢牢抓住。
富翁們是靠什麼創富的呢?靠的是“財商”。
越戰期間,好萊塢舉行過一次募捐晚會,由於當時反戰情緒強烈,募捐晚會以一美元的收獲收場,創下好萊塢的一個吉尼斯紀錄。不過,晚會上,一個叫卡塞爾的小夥子卻一舉成名,他是蘇富比拍賣行的拍賣師,那一美元就是他用智慧募集到的。
當時,卡塞爾讓大家在晚會上選一位最漂亮的姑娘,然後由他來拍賣這位姑娘的一個親吻,由此,他募到了難得的一美元。當好萊塢把這一美元寄往越南前線時,美國各大報紙都進行了報道。
由此,德國的某一獵頭公司發現了一位天才。他們認為,卡塞不是棵搖錢樹,誰能運用他的頭腦,必將財源滾滾。於是,獵頭公司建議日漸衰萎的奧格斯堡啤酒廠重金聘卡塞爾為顧問。1972年,卡塞爾移居德國,受聘於奧格斯堡啤酒廠。他果然不負眾望,異想天開地開發了美容啤酒和浴用啤酒,從而使奧格斯堡啤酒廠一夜之間成為全世界銷量最大的啤酒廠。1990年,卡塞爾以德國政府顧問的身份主持拆除柏林牆,這一次,他使柏林牆的每一塊磚以收藏品的形式進入了世界上200多萬個家庭和公司,創造了城牆磚售價的世界之最。
1998年,卡塞爾返回美國。下飛機時,拉斯維加斯正上演一出拳擊喜劇,泰森咬掉了霍利菲爾德的半塊耳朵。出人預料的是,第二天,歐洲和美國的許多超市出現了“霍氏耳朵”巧克力,其生產廠家正是卡塞爾所屬的特爾尼公司。卡塞爾雖因霍利菲爾德的起訴輸掉了盈利額的80%,然而,他天才的商業洞察力卻給他贏來年薪3 000萬美元的身價。
新世紀到來的那一天,卡塞爾應休斯敦大學校長曼海姆的邀請,回母校作創業演講。演講會上,一位學生向他提問:“卡塞爾先生,您能在我單腿站立的時間裏,把您創業的精髓告訴我嗎?”那位學生正準備抬起一隻腳,卡塞爾就答複完畢:“生意場上,無論買賣大小,出賣的都是智慧。”
其實,卡塞爾所說的智慧就是財商。
許多億萬富翁在年齡很小的時候就擁有了很高的財商,比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的童年時光就是在一個叫摩拉維亞的小鎮上度過的。每當黑夜降臨,約翰常常和父親點起蠟燭,相對而坐,一邊煮著咖啡,一邊天南地北地聊著,話題總是少不了怎樣做生意賺錢。約翰·洛克菲勒從小腦子裏就裝滿了父親傳授給他的生意經。
7歲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約翰在樹林中玩耍時,發現了一個火雞窩。於是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他想:火雞是大家都喜歡吃的肉食品,如果把小火雞養大後賣出去,一定能賺到不少錢。於是,洛克菲勒此後每天都早早來到樹林中,耐心地等到火雞孵出小火雞後暫時離開窩巢的間隙,飛快地抱走小火雞,把它們養在自己的房間裏,細心照顧。到了感恩節,小火雞已經長大了,他便把它們賣給附近的農莊。於是,洛克菲勒的存錢罐裏,鎳幣和銀幣逐漸減少,變成了一張張綠色鈔票。不僅如此,洛克菲勒還想出一個讓錢生更多錢的妙計。他把這些錢放給耕作的佃農們,等他們收獲之後就可以連本帶利地收回。一個年僅7歲的孩子竟能想出賣火雞賺大錢的主意,不能不令人驚歎!
在摩拉維亞安家以後,父親雇傭長工耕作他家的土地,他自己則改行做了木材生意。人們喜歡稱他父親為“大比爾”,大比爾工作勤奮,常常受到讚揚,另外,他還熱心社會公益事業,諸如為教會和學校募捐等,甚至參加了禁酒運動,一度戒掉了他特別喜愛的杯中之物。
大比爾在做木材生意的同時,不時注意向小約翰傳授這方麵的經驗。洛克菲勒後來回憶道:“首先,父親派我翻山越嶺去買成捆的薪材以便家裏使用,我知道了什麼是上好的硬山毛櫸和槭木;我父親告訴我隻選堅硬而筆直的木材,不要任何大樹或‘朽’木,這對我是個很好的訓練。”
年幼的洛克菲勒如同一輪剛剛躍出地平線的旭日,在經商方麵初露鋒芒。在和父親的一次談話中,大比爾問他:
“你的存錢罐大概存了不少錢吧?”
“我貸了50元給附近的農民。”兒子滿臉的得意。
“是嗎?50元?”父親很是驚訝。因為那個時代,50美元是個不算很小的數目。
“利息是75%,到了明年就能拿到375元的利息。另外,我在你的馬鈴薯地裏幫你幹活,工資每小時037元,明天我把記賬本拿給你看。其實,這樣出賣勞動力很不劃算。”洛克菲勒滔滔不絕,很在行地說著,毫不理會父親驚訝的表情。
父親望著剛剛12歲就懂得貸款賺錢的兒子,喜愛之情溢於言表,兒子的精明不在自己之下,將來一定會大有出息的。
香港富豪莊永競是以“一洲洋參丸”出名的,他的經營獨具特色,充分顯示了其過人的商業頭腦、與眾不同的智慧,是財商的一個體現。
莊永競剛開始經營的是普通藥材,雖然包裝工藝大幅度改進,但銷售不很理想。有一次,在參茸藥鋪,他看見藥師把人參切片後還要搗爛配藥,很是煩瑣。他想,如果把參藥變為丸藥,則省去很多不便,定能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經過對西洋市場的了解,他感到歐洲補藥市場競爭很激烈,自己要想打響頭炮,就要選擇有利的空檔位置。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內地改革開放的大氣候形成,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滋補藥品將會逐步引起消費者普遍的青睞,如果能向內地市場加大推銷力度,就會有成功的機會。
當2 000盒洋參丸正式冠以“一洲洋參丸”的名稱出現在內地市場時,立即引起強烈反響,許多藥材公司提出代理銷售計劃。然而樹大必招風,見有利可圖,一些偽製冒牌的洋參丸也打著“一洲”的旗號開始登場。在仿製“一洲洋參丸”的惡浪打擊下,莊永競想到:一個牌子就是一麵大旗,何不借這麵旗幟召集更多的產品向市場進軍呢?他先是回到廣東揭西老家,與當地藥業生產單位合作搞生產基地,擴大洋參丸的分店;隨後又利用內地的科技人員優勢,將產品向滋補食品類發展,先後開發出洋參精、洋參雞罐頭、高麗參精、冰糖燕窩、生精回春丸、一洲參茸丸、止咳丸等產品。這些產品是保健佳品,補身之藥,借著“一洲”的名牌迅速推向市場,擴大了市場份額。
由以上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出,財商具有以下兩種作用:
1財商可以為自己帶來財富
學習財商,鍛煉自己的財商思維,掌握財商的致富方法,就是為了使自己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少走彎路,少碰釘子,盡快成為富翁。一旦擁有了財商的頭腦,想不富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