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尾聲:漢末眾生相(5)(1 / 3)

明明人心喪盡、天命不佑,卻賴在台上不下來,仗著祖宗那點兒落滿灰塵的功德耍窮橫,那是無賴。朕乃有修養、有度量之人,不屑為之!無論如何朕是天子,就讓朕用讓出社稷的方式為天下蒼生盡最後一點兒力吧。固然死生禍福尚未可知,可是朕這輩子幾時真的掌握過命運?或許遠不止朕,這世上能掌握自己命運的有幾人?考慮那些又有什麼意義呢?至於青史之筆如何描畫,由著他們吧,捫心無愧就夠了……

想到這裏劉協滿足了,也困了,打個哈欠合上雙眼;卻聽耳畔有抽泣聲——曹節把頭紮在錦被中,正默默流淚。

劉協抱住她腰際,吻著她秀發道:“哭什麼?還在為朕憂愁?嘿嘿嘿……世人皆慕權貴,豈知權貴之愁?當人一麵道貌岸然,背人一麵陰謀詭計,到晚來躺在榻上還思忖不止,既要想怎麼算計人,還要防備被別人算計,連安穩覺都睡不了。朕不擔這沉重,你若要愁,去替你那個哥哥發愁吧,該輪到他受罪了,朕現在吃得飽睡得著……”喃喃間他雙眼迷離,不一會兒就甜甜地睡去了。

曹節聽耳畔漸漸響起鼾聲,也不再發愁了,臥在他懷中,不多時也睡了——是啊,世人無論貧富貴賤,每晚能捫心無愧睡個安穩覺,這是多大福分啊!

仲長統

曹操死了,漢王朝不久也將壽終正寢。而在許都的館驛中,還有一人也已步入彌留。但此公無人探望、無人陪伴,甚至沒人在意他的死活——他便是一代文士仲長統。

仲長統自從被曹操逐回許都,便鬱鬱寡歡,終於釀出一場大病,臥於官舍。他乃寒門出身,妻兒家眷又都在山陽郡老家,獨自在許都無人照應;原本就沒朋友,失愛於曹操後連手下仆僮都不用心伺候他了,久而久之竟棄於榻上無人管,終於病入膏肓。

仲長統不畏死,卻覺得這時候死甚是可笑。曹操死了曹丕繼位,漢室的江山快不保了。他此時一命嗚呼,算是給曹操殉葬還是給漢室殉葬呢?思來想去一陣苦笑,雖然他到死還算漢廷官員,卻從未真的融入過朝廷;雖然曹操曾看重他,卻隻是用他的理論打擊漢室天命。誰又真的理解他?

既然他們不在乎仲長統,仲長統也無需在意他們。他甚至不在意妻兒能否趕來見最後一麵,他在乎的隻有他耗盡心力寫成的《昌言》。這三十四卷文章就鋪散在病榻,他不停看著、摸著,唯恐自己死後再沒人知道這部書,再沒人明白他對這世道曾有過怎樣的見解——

盤古開天辟地,世間之人本無不同,穴居群聚不過便於生計,後神農嚐百草、伏羲演八卦、倉頡造文字,這些身負“異能”之人成了英雄,世人就有了貴賤之別。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謂之五帝,號為正統;又有東夷、西戎、南越、北狄,於是又生華夷之辨、敵我之見。堯傳舜、舜傳禹,禹卻傳位給兒子夏啟,從此“家天下”,天下也成了有主子的東西。太康失國、少康複國,傳至末主夏桀暴虐無道,商湯伐而代之,世人看到原來天下之主也可以搶。盤庚遷殷、武丁中興,直至商紂亡國。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猶以服事殷,他兒子武王便不甘臣位了,牧野之戰天下易主。

周室定爵五等,曰公、侯、伯、子、男,將天下各部首領封個遍,於是又有了國。《左傳》有雲“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者,姬姓之國者四十人”,謂之諸侯。天子之下有諸侯,諸侯之下有卿大夫,大夫之下有士,士之下才是百姓。嫡子承統,庶子封國,宗法之製有了。“方裏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井田製也有了。有了禮、有了詩、有了樂,原來文教也可鞏固權力,可以讓百姓知道尊者想讓他們知道的東西,當然也可粉飾不想讓百姓知道的東西……一切統治手段應運而生。

國家安定了,百姓順服了,可外敵卻打進來了。四夷交侵,中國危矣。周平王東遷洛邑,鄭莊公射王中肩,天子的神聖被戳穿。於是諸侯征戰不休,謂之春秋。齊桓公尊王攘夷,沒能撐起王室;宋襄公空抱仁義,卻被人打倒在地——世道變了,人心不古!秦穆公打不進中原,獨霸西戎。北邊出了個晉,南邊興起個楚,南北爭霸百餘年,最後結果呢?晉國卿大夫做大,郤氏、欒氏、智氏、範氏、中行氏、韓氏、趙氏、魏氏,國君衰而大夫興;吳越本楚國之南蕞爾小邦,卻把南方霸主弄倒了——南北兩霸其實都栽在自己手裏!本來嘛,既然諸侯能推倒天子,大夫憑什麼不能推倒諸侯?禮壞樂崩,越來越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