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紀錄片對人物內心世界的展現

藝廊回聲

作者:胥可

【摘要】如果說,文學是一種由心靈至於形象的藝術,那麼紀錄片則是一種由形象到達心靈的藝術,隻是紀錄片的表現手法與其他藝術形式不盡相同。人物紀錄片最終希望表現的,都是人物豐富的精神世界。人物紀錄片必須捕捉人物情感與精神的外在對應,在人物的行動、語言、神情中展現其內心世界。

【關鍵詞】人物紀錄片 心理特征 視聽手段

紀錄片大師約翰·格裏爾遜曾經說過:“紀錄片是對真實的事物作出的創意和處理”。這也就是說,紀錄片要從一個問題中寫出一首詩來,從平凡的生活中拍出一部戲來,從生活的表象中挖掘出人物的心跡來。與事件(或問題)專題片的主題性、宣傳性、目的性很強的內容指向相異,人物紀錄片直接關注人,著重展現人的本質力量,生存狀態,人的性格和命運,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人對宇宙和世界的思維。人物紀錄片作為一種影像媒體的特殊使命,就是通過對一個人的體態、表情、行為、言語、經曆等外在要素、細節的刻錄而試圖揭示其獨特的精神世界。

一、心理特征分析——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前提

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前提是對人物心理特征的把握和了解,這包括拍攝對象和受眾兩個主體。

1、了解拍攝對象的心理特征

首先要追求最大程度的真實,特別是心理真實,包括:事實真實、心理真實、邏輯真實。在拍攝主題確定之後,我們首先要深入了解拍攝對象,根據對象的教育文化背景、職業、年齡、性別、社會地位等因素對其進行一個初步的心理推測。然後通過觀察、溝通、思考進一步明確其心理特征。但是電視記錄是觀察式的,無法將抽象的概念和感覺直接表達出來。或許編導很容易用語言向他人描述其拍攝主體,卻很難用視聽語言去表達這一切。這要求采編者更進一步的了解、觀察主體。電視記者張以慶曾經說:“我一般有一個想法選題後,有三、四個月或四、五個月去接觸,然後去拍……,因為這三、四個月,四、五個月就是去找一些對我而言最有價值的東西或最本質的東西。”觀眾通過采編者的眼睛——鏡頭去認識和理解人物,這樣,采編者理解的層次和深度就直接影響了觀眾對人物的解讀。《老鏡子》是第九屆學術獎獲獎影片,其中描寫了池煜華老人等隨紅軍北上的丈夫李才蓮,這一等就是70年,每當她想念丈夫的時候,她都會拿起丈夫送給自己的那麵鏡子,唱起她自編的山歌。如果我們想通過影像來表達人物的內心世界,就必須在主體身上發現這些既能表達他們心境又可以被攝像機記錄的元素。

2、了解受眾的心理特征

對於紀錄片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而言,這既是創作者的發掘過程,同時又是受眾接受與認知的過程。隻有將二者結合起來,這樣的發掘才有意義。也就是說,創作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與受眾搭建心理橋梁的過程。

紀錄片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根本要求是客觀真實,觀眾需要真實的表達,這種表達哪怕平淡渺小,也強於做作虛假的表達。但是在現實中,不少紀錄片創作者常常容易走入這樣的誤區:它們以一種無所不知的姿態來表現人物。在紀錄片裏,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解說:“此時此刻,他心裏想……”、“頓時,他心潮澎湃……”。從某種意義上說,紀錄片心理表達越是確定,越是值得懷疑,或者說,這種確定性的心理判斷恰恰抹殺了心理真實。正如尼柯爾斯所言:“一句無法得到證實的自我參照性的斷言被說得越斬釘截鐵,人們就越難以相信。”

沒有溝通就無須接近,相反,如果沒有接近性也就無法溝通。如果說,溝通是一個以受眾為中心的彼此靠攏的過程,那麼,接近性便是達成這一心願的橋梁。廣告業裏有一句名言叫“如何把冰賣給愛斯基摩人”。是的,“如何”二字大有學問,恰當的方法,適合的切入點,可以使雙方握手、幹杯,達成合作。在一定意義上,傳播也是一種商業行為,需要完成信息的交易。接近性和趣味性就是對適合的切入點及適合方式的選擇。我們在表述的過程當中要力求親切、平易,力求貼近人們的審美和認知習慣。《生活空間》欄目的成功,就在於它秉承了“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理念,在人物描述和人物內心的挖掘上大量運用了樸素的白描手法,節奏舒緩自如,觀眾倍感親切,細致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