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積極,做人淡泊?(2 / 3)

盡管駕駛員用盡各種方法,仍然無法使蒸汽火車頭開始前進。這時,大師又走到鐵軌旁,將那塊塞住車輪的木塊取下,隻見整個蒸汽火車頭立即動了起來,緩緩加速前進。

大師朝著那位駕駛員揮手道別,轉過頭來,笑著對年輕人道:“當這輛蒸汽火車頭在鐵軌上全力加速之後,時速可以達到100公裏以上,再加上它本身的重量,連一堵五英尺厚的實心磚牆,都能夠衝得過去!”

大師揚了揚手中的小木塊,繼續道:“可是,當火車頭停止在鐵軌上時,卻隻要這樣一小塊木頭,就能讓它寸步難移。年輕人,你內心的蒸汽火車頭,又是被什麼樣的小木塊所阻住了呢?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人能幫你拿掉你的惰性,當然也包括我在內。”

年輕人聽了大師的一番話,內心大受震憾。從此以後,他不斷地行動,絕不讓自己停頓下來。他不僅克服了自己的惰性,更創造了無比驚人的事業。

上麵的兩個例子,都是師長們對青少年挑戰自身弱點的積極引導。在動物界,做法就很極端了。許多小動物長到一定程度,就會被媽媽攆出門去“自力更生”,以適應弱肉強食的自然界。相信叢林法則的西方人,尤其是美國人,很多時候也是用這種方法強迫孩子戰勝弱點的。

一個四歲的小女孩隨父母搬到芝加哥近郊。剛到這裏,由於沒有小朋友玩,她非常想結交新朋友,但這並非易事。因為每當她出門玩耍時,附近的孩子就會嘲弄和威嚇她,有時還推她或

把她擊倒。每次碰到這種事,她就會哭著跑回家。就這樣過去了幾個星期,她的母親始終默不作聲。一天,哭著飛奔回家的她被站在大門口的母親一把抓住。母親告訴她家裏容不下膽小鬼,然後將她推出門,要她去麵對那些折磨她的小孩。她驚駭地站在門外,無奈之下就又回去了。欺負她的孩子大為詫異,怎麼也想不到她竟敢回來。

下一次他們欺負她時,她便堅持站在原地不動,因而為自己贏得了幾個新朋友。她的媽媽很久以後才告訴她,其實當時她就躲在窗簾後看著她的一舉一動,很擔心她會發生什麼事。

這個女孩就是後來聞名世界的希拉裏?克林頓——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妻子、紐約州參議員。

挑戰自己的弱點究竟有什麼奧妙在其中呢?方法當然有很多,下麵就著重介紹三個方麵:

1堅定自己的理想

我們都遇見過一些所謂飽經風霜的老前輩,他們似乎“什麼世麵都見過”,因此總對我們講一些這不可做那不可做的理由。你有了一個好想法,一句話還沒說完,他們就像消防隊員滅火般地向你潑冷水。這種人總能記起過去某時曾有某個人也產生過類似的想法,結果慘遭失敗,他們總是極力勸你不要浪費時間和精力,以免自尋煩惱。

事實上,我們誰也不知道別人的能力限度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在懷有激情和理想,並且能夠在困難麵前不屈不撓時,他們的能力限度就更難預料了。

芭芭拉?格羅根指出:“無論做什麼事情,開始時,最為重要的是不要讓那些總愛唱反調的人破壞了你的理想。這世界上唱反調的人真是太多了,他們隨時隨地都可能會列舉出千條理由,來說明你的理想不可能實現。你一定要堅定立場,相信自己的能力,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2不說“不要”

“不要”是一種消極的目標,“不要”會使你不想怎樣卻偏要怎樣,因為你的大腦裏會產生一些不好的圖像,並對其做出相應的反應。

斯坦福大學所做的一項研究表明,大腦裏的某一圖像會像實際情況那樣刺激人的神經係統。舉例來說,當一個高爾夫球手在告誡自己“不要把球打進水裏”時,他的大腦裏往往會浮現出“球掉進水裏”的情景,所以,誰都不難猜出球會落到何處。

因此,在遇到讓你緊張的情況時,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你所希望發生的事情上。

3從自己的失誤中吸取教訓

無論你準備得多麼充分,有一件事總是難免的:當你從事某項新事物時,失誤便會伴隨而來。無論是作家、銷售人員,還是運動員,在不斷向自己提出挑戰的過程中,總難免會出現失誤。

事實上,無論我們選擇試還是不試,時間總會過去。不試,什麼也沒有;試,雖然有風險,但總比空虛度過更有實際意義。這裏有一個能讓我們鼓起勇氣一試的思維方式,即:可能發生的最壞的事情是什麼?

柯德特在紐約市一家公司裏有一個舒適的職位,但是他想自己當老板,到新罕布什爾經營自己的小生意。他問自己:如果失敗了,最壞的事是什麼呢?他想到了傾家蕩產。然後他繼續問自己同樣的問題:傾家蕩產後最壞的事情是什麼?答案是他不得不幹任何他能做的工作。之後,最壞的事情可能是他又厭惡這種工作,因為他不喜歡受雇於別人。最終,他會再找一條路子去經營自己的生意。而這一次,因為有了上一次失敗的教訓,他懂得了如何避免失敗,他就會成功。這樣想過之後,他采取了行動,去經營自己的生意,並真的獲得了成功。

努力去超越自己

讀者朋友是否思考過這樣的問題:束縛我們的究竟是什麼?如果沒想過,現在想想也不遲。可能許多人要歸咎於出身、家庭、金錢、社會關係,乃至命運。這些當然都有道理,但在實際上看來,它們都不是根本,根本問題是我們沒有超越自己。大家都知道,外力是靠內力起作用的,如果內心中束縛了自己,外部條件再好也不能得到好的發揮。隻有超越自己,讓自己內心的路寬闊起來,我們才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成功。

一位和尚跪在一尊高大的佛像前,無精打采地課誦經文。長期的修煉並未使他修成正果,他為此而苦悶、彷徨,渴望解脫。正好,一位馳名中外、雲遊四海的哲人來到他身旁。

“尊敬的哲人,久仰久仰!弟子今日有緣見到你,真是前世造化!”和尚來不及站起,激動得顫顫巍巍地說,“今有一事求教,請指點迷津:偉人何以成為偉人?比如說,我們麵前的這位佛祖……”

“偉人之偉大,是因為我們跪著……”哲人從容地講開了,聲如洪鍾,縈繞殿堂。

“是因為……跪著?”和尚怯生生地瞥了一眼佛像,又欣喜地望著哲人,“這麼說,我該站起來?”

“是的!”哲人向他打了一個起立的手勢,“站起來吧,你也可以成為偉人!”

“什麼?你說什麼?我也可以成為偉人?你……你……你這是對神靈、偉人的貶損!”說著,和尚雙手合十,連念了兩遍“阿彌陀佛”。

“與其執著拜倒,弗如大膽超越。”哲人像是講給和尚,又像自言自語,頭也不回地走了。

“超越?呸!”和尚聽了哲人的話如驚雷轟頂,“這瘋子簡直是褻瀆神靈、玷汙偉人!罪過!罪過!”說著,虔誠之至地補念了一遍懺悔的經文。

想想自己,是不是經常像這位出家人一樣,拒絕超越?

超越自己,自信是一隻巨大的推手。

成先生在多家大公司擔任過領導職位,一年前自己創辦了家管理顧問公司,公司的主要谘詢項目是戰略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

在一次同行的聚會上,成先生向人談到,最近他接到了一個戰略管理的項目,想在三個月之內結束這個項目。於是有人問他:“在三個月內你能否完成?”

他自信地說:“當然可以完成,因為我以前在國外某個著名的谘詢公司工作時,當時兩個月就完成了一個很大的戰略管理谘詢項目。所以,我覺得這個項目是小菜一碟!”

有位朋友不無擔心地提醒他說:“以你現在的實力,能做到嗎?您可能掌握了一些方法,但是,你當時供職的國外谘詢公司有一個強大的行業資料數據庫,所以他們能夠在兩個月之內完成谘詢項目,而現在的你沒有這樣的數據支持。所以,你要做好這樣的項目,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成先生聽後暗之下了決心。

後來成先生果然在三個月內完成項目,雖然有的顧客認為他隻是在賣資料,隻是簡單地抄襲外國谘詢公司的模式。但成先生知道,那是自己實踐的理論,加上艱苦努力的結晶。後來謠言果然消失,成先生的生意逐漸好起來。

超越自己,就要竭盡全力地去幹一件事。

一位風度翩翩的青年海軍軍官大步走進寬敞的辦公室,他是應召來見海曼?裏科弗將軍的。

將軍同他的談話很特別,坐定之後,將軍就讓這位青年挑選任何他所希望討論的話題。接著,他們討論了時事、音樂、文學、海軍戰術、航海技術、電子學和射擊學。談話過程中,將軍總是注視著對方的眼睛,不斷問這問那,常常問得這位青年軍官瞠目結舌。他很快明白了將軍找他談話的真正用意。他挑選的這些自以為懂得多的問題,其實知道得很少,身上不由得冒出了冷汗。

結束談話時,將軍問他在海軍學院學習成績怎樣。

“先生,在820人的年級中,我名列第59名。”年輕人不無自豪地說。

“你竭盡全力了嗎?”

“沒有。”年輕人坦率地答道,“我並不總是竭盡全力的。”

“為什麼不竭盡全力呢?”將軍瞪大眼睛,看了青年很久……

這位24歲的海軍軍官,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卡特。

卡特終生不忘這次會見。“為什麼不竭盡全力呢?”裏科弗將軍提出的這個問題強烈地震撼了他。此後他一直將“竭盡全力”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鞭策自己頑強地學習和工作。

超越自己,就要努力去拓展自己的思維。

美國著名的教育家何利思?曼恩有一次參觀紐約市的一所公立高中時,走進一間高三的教室,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一個實心的小圓。他問學生,這是什麼?90%以上的學生都認為那是一個點,其他的學生則認為是一個句號。

曼思在小學三年級學生的教室裏又重複了一次這個實驗。結果出現了27種不同的答案,從“我爸爸的禿頭”到“上帝的眼睛”都有。

小學三年級和高三學生的答案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大的差異?這就是右腦充分發展所致。1981年羅傑?史派瑞因為發現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半球,各有不同功能。我們的左腦職司邏輯、線性及分析性思考;而右腦則控製想像力、創造力及衝動性思考。左右兩半球雖然各司其職,但運作卻相輔相成。例如:當我們想到某人時,右腦的運作使我們想到他的臉,左腦則使我們聯想到他的名字。

雖然人們使用大腦的兩側,但對每一個個體而言,這一側或另一側一般會居於支配的地位。當然,理想的辦法是培育和開發大腦兩側間的良好聯結的能力,以便使一個人能首先感到出現什麼情況,然後運用適當的工具去處理它。不過人們往往停留在他們占支配地位那一側的舒適區,並根據占優先地位的一側,或者是大腦的右側或者是大腦的左側,來處理每種情況。

超越自己,珍惜時間、溶入群體。

時間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令人感到如此的神速,“當你洗臉的時候,時間在水花中消失,當你凝思的時候,時間從眼神中溜走,你不忍再看,用手捂住眼睛,時間便又從指縫間悄然滑過。”國畫家齊白石曾刻石“癡想以繩係日”,無奈隻是徒勞,人在時間麵前顯得如此無力,多少“強虜”還不是“彈指間灰飛煙滅”?宋代蘇東坡哀歎道:“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人的生命就像天地間一個螞蟻、一顆水滴一樣渺小和短促,那麼如何度過這一生呢?

釋迦牟尼問他的弟子們:一滴水怎麼樣才能不幹涸?弟子不能答。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大海裏如何?

“怎麼樣生活才有意義?”就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就是為真理“九死而不悔”,為科學事業奮鬥到最後一息,這種信仰才是最高尚的信仰,這種人才是“中國之脊梁”。

年輕人都有這種經曆:從上大學起、從剛剛走上社會起,我們的一個個宏偉的構想、美妙的計劃(甚至包括學習計劃)都在實施的過程中,像肥皂泡一樣地破滅了。失望之餘,不知你是否尋找過原因、總結過教訓?其實,仔細審查後你一定會發現,你的那些計劃、方案缺少的正是自己,把自己加進去並成為主宰,這就是自我超越。

保持心靈的寧靜

“浮躁”是當下聽得很多的一個詞。社會生活浮躁了,是否我們的心也跟著浮躁?我們要說,關鍵還在於我們自己。把世事看得淡一點,自然心裏就寧靜了;而把芝麻大的事都看得像西瓜那樣大,當然沒法不浮躁。

“煩死了,煩死了!”一大早就聽小蔡不停地抱怨,一位同事皺皺眉頭,不高興地嘀咕著:“好好的心情,全被你給吵壞了!”

小蔡現在是公司的行政助理,事務繁雜,是有些煩,可誰叫她是公司的管家呢,事無巨細,不找她找誰?

其實,小蔡性格開朗,工作起來認真負責,雖說牢騷滿腹,可該做的事情,一點也不曾怠慢。設備維護,辦公用品購買,交通費,買機票,訂客房……小蔡整天忙得暈頭轉向,恨不得長出八雙手來。再加上她為人熱情,中午懶得下樓吃飯的人還請她幫忙叫外賣。

剛交完電話費,財務部的老王來領膠水,小蔡不高興地說:“昨天不是剛來過嗎?怎麼就你事情多,今兒這個、明兒那個的?”抽屜開得劈裏啪啦,翻出一個膠棒,往桌子上一扔,“以後東西一起領!”小李正在一旁,又不好說什麼,忙賠笑臉:“你看你,每次找人家報銷都叫親愛的,一有點事求你,臉馬上就長了。”

大家正笑著,銷售部的張麗風風火火地衝進來,原來複印機卡紙了。小蔡臉上立刻晴轉多雲,不耐煩地揮揮手:“知道了。煩死了!和你說一百遍了,先填保修單。”單子一甩,“填一下,我去看看。”小蔡邊往外走邊嘟囔:“綜合部的人都死光了,什麼事情都找我!”對桌的小王氣壞了:“這叫什麼話啊?我招你惹你了?”

態度雖然不好,可整個公司的正常運轉真是離不開小蔡。雖然有時候被她搶白得下不來台,也沒有人說什麼。怎麼說呢?她不是把應該做的都盡心盡力做好了嗎?可是,那些“討厭”、“就你事情多”、“不是說過了嗎”……實在是讓人不舒服。特別是同辦公室的人,小蔡一叫,他們頭都大了。“拜托,你不知道什麼叫情緒汙染嗎?”這是大家的一致反應。

年末的時候公司民意選舉先進工作者,大家雖然都覺得這種活動老套可笑,暗地裏卻都希望自己能榜上有名。獎金倒是小事,誰不希望自己的工作得到肯定呢?領導們認為先進非小蔡莫屬,可一看投票結果,50多張選票,小蔡隻得12張。

有人私下說:“小蔡是不錯,就是嘴巴太厲害了。”

小蔡很委屈:我累死累活的,卻沒有人體諒……

可見,心裏不夠寧靜影響的絕不僅僅是自己。

心中寧靜的人,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荷蘭,有一個剛剛初中畢業的青年來到一個小鎮上,找到了一份替鎮政府看門的工作。隨後,他在這個崗位上一直工作了60多年,並且他一生都沒有離開過這個小鎮。

也許是工作太清閑,他又太年輕,他得打發時間。於是他選擇了又費時又費工的打磨鏡片當自己的業餘愛好。就這樣,他磨呀磨,一磨就是60年。他是那樣的專注和細致,鍥而不舍,他的技術已經超過專業技師了,他磨出的複合鏡片的放大倍數,比他們的都要高。借著他研磨的鏡片,也就是最早的顯微鏡,他終於發現了當時科技尚未知曉的另一個廣闊的世界——微生物世界。從此他聲名大振,隻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在他看來是高深莫測的巴黎科學院院士的頭銜,就連英國女王都到小鎮拜會過他。

創造這個奇跡的小人物,就是科學史上鼎鼎大名的、活了91歲的荷蘭科學家列文?虎克。他隻是默默地把手頭上的每一個玻璃片磨好,平靜地做好每個平淡無奇的細節,終於在心靈寧靜處看到了他的上帝。

世界上最能攪動人們心靈寧靜的東西是什麼?可能很多人要脫口而出:當然是錢了!

很久以前,有位出名的畫家很想畫耶穌,但苦於找不到一位合格的人來做模特。後來在朋友的建議下他來到了教堂,在這裏他找到了一位布道的牧師,終於得以如願。耶穌像完成後,這位畫家一舉成名,財源廣進,那位牧師也被酬以重金。

有一天,有個人對這位名畫家說:“你既然畫出了聖人耶穌,那就該再畫出魔鬼撒旦才對。世界上怎會隻有聖人而不見魔鬼呢?”

聞及此言,畫家連連稱妙。他認為監獄裏罪惡滔天的犯人和魔鬼撒旦最相似,於是就去監獄尋找,並在那裏尋到了原型。

就在他說明情況後準備畫時,那位即將被畫成魔鬼撒旦的犯人突然麵對他失聲痛哭道:“你以前畫的耶穌就是我,想不到現在畫魔鬼撒旦你找的還是我!”

畫家大驚失色:“這怎麼可能呢?”

那人悲從中來:“你知道嗎?我得到了你那筆豐厚的酬金後就再也無心悟道布道了,從此就一味地去尋歡作樂。錢用光了,欲望卻已遏製不住,於是隻好去騙、去偷、去搶……最後終於案發入獄。”

畫家棄筆長歎,良久無言,默然而去。

在金錢和心靈的寧靜中作選擇的話,你會選擇什麼?回答這個問題很困難,實際中碰到這個問題就更難決斷了。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想想:我是為自己活的嗎?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麼就選擇心靈的寧靜吧,像下麵這則故事裏的老鐵匠一樣。

老街上有一鐵匠鋪,鋪裏住著一位老鐵匠。由於沒人再需要他打製的鐵器,現在他以出賣拴小狗的鏈子為生。

他的經營方式非常古老和傳統。人坐在門內,貨物擺在門外,不吆喝、不還價,晚上也不收攤。你無論什麼時候從這兒經過,都會看到他在竹椅上躺著,微閉著眼,手裏是一隻半導體,旁邊有一把紫砂壺。

他的生意也沒有好壞之說,每天的收入正夠他喝茶和吃飯。他老了,已不再需要多餘的東西,因此他非常滿足。

一天,一個文物商人從老街上經過,偶然間看到老鐵匠身旁的那把紫砂壺,那把壺古樸雅致,紫黑如墨,有清代製壺名家戴振公的風格。他走過去,順手端起那把壺。

壺嘴內有一記印章,果然是戴振公的。商人驚喜不已,因為戴振公在世上有捏泥成金的美名,據說他的作品現在僅存三件:一件在美國紐約州立博物館;一件在台灣故宮博物院;還有一件在泰國某位華僑手裏,是他1993年在倫敦拍賣市場上,以56萬美元的拍賣價買下的。

商人端著那把壺,想以10萬元的價格買下它。當他說出這個數字時,老鐵匠先是一驚後又拒絕了,因為這把壺是他爺爺留下的,他們祖孫三代打鐵時都喝這把壺裏的水。

雖沒賣壺,但商人走後,老鐵匠有生以來第一次失眠了。這把壺他用了近60年,並且一直以為是把普普通通的壺,現在竟有人要以10萬元的價錢買下它,他轉不過神來。

過去他躺在椅子上喝水,都是閉著眼睛把壺放在小桌上,現在他總要坐起來再看一眼,這讓他非常不舒服。特別讓他不能容忍的是,當人們知道他有一把價值連城的茶壺後,總是擠在門口,有的問還有沒有其他的寶貝,有的甚至開始向他借錢,更有甚者,晚上也推他的門。他的生活被徹底打亂了,他不知該怎樣處置這把壺。當那位商人帶著20萬現金,第二次登門的時候,老鐵匠再也坐不住了。他招來左右鄰居,拿起一把斧頭,當眾把那把紫砂壺砸了個粉碎。

現在,老鐵匠還在賣栓小狗的鏈子,據說他已經102歲了。

102歲,這是多少人夢想之而不得的高壽啊,但很多人因為浮躁而失去了這樣的機會。人們一般認為沒有很多錢是痛苦的。這種把幸福純粹建立在物質積累基礎上的想法並不一定給我們帶來幸福。我們自以為“窮”而痛苦,其實痛苦的根源還在於我們自己。

快樂全在你的心

從前,有個男孩子住在山腳下的一幢大房子裏。他喜歡動物、跑車與音樂。一天,男孩子對上帝說:“我想了很久,我知道自己長大後需要什麼。”

上帝問:“你需要什麼?”

“我要住在一幢前麵有門廊的大房子裏,門前有兩尊雕像,並有一個帶後門的花園。我要娶一個高挑而美麗的女子為妻,她性情溫和,長著一頭黑黑的長發,有一雙藍色的眼睛,會彈吉他,有著清亮的嗓音。

“我要有三個強壯的男孩,我們可以一起踢球。他們長大後,一個當科學家,一個做參議員,而最小的一個將是橄欖球隊的四分衛。我要成為航海、登山的冒險家,並在途中救助他人。我要有一輛紅色的法拉利汽車。”

“聽起來真是個美妙的夢想。”上帝說,“希望你的夢想能夠實現。”

有一天,在踢球時,男孩磕傷了膝蓋。從此,他再也不能登山、爬樹,更不用說去航海了。因此他學習了商業經營管理,而後經營醫療設備。他娶了一位溫柔美麗的女孩,長著黑黑的長發,但她卻不高,眼睛也不是藍色的;她不會彈吉他,甚至不會唱歌,卻做得一手好菜,畫得一手好花鳥畫。因為要照顧生意,他住在市中心的高樓大廈裏,從那兒可以看到藍藍的大海和閃爍的燈光。他的屋前沒有雕像,但他卻養著一隻長毛貓。

他有三個美麗的女兒,坐在輪椅中的小女兒是最可愛的一個。三個女兒都非常愛她們的父親。她們雖不能陪父親踢球,但有時她們會一起去公園玩飛盤,小女兒坐在旁邊的樹下彈吉他,唱著動聽的歌曲。他過著富足、舒適的生活,但他卻沒有法拉利。有時他還要取送貨物——甚至有些貨物並不是他的。

一天早上醒來,他記起了多年前自己的夢想。“我很難過,”他對周圍的人不停地訴說,抱怨他的夢想沒能實現。他越說越難過,簡直認為現在的這一切都是上帝同他開的玩笑。妻子、朋友們的勸說他一句也聽不進去。

最後,他終於悲傷地病倒了,住進了醫院。一天夜裏,所有人都回了家,病房中隻留下了護士。他對上帝說:“還記得我是個小男孩時,對你講述過我的夢想嗎?”

“那是個可愛的夢想。”上帝說。

“你為什麼不讓我實現這個夢想?”他問。

“你已經實現了。”上帝說,“隻是我想讓你驚喜一下,給了一些你沒有想到的東西。我想你該注意到我給你的東西:一位溫柔美麗的妻子,一份好工作,一處舒適的住所,三個可愛的女兒——這是個最佳的組合。”

“是的,”他打斷了上帝的話,“但我以為你會把我真正希望得到的東西給我。”

“我也以為你會把我真正希望得到的東西給我。”上帝說。

“你希望得到什麼?”他問。他從沒想到上帝也會希望得到東西。

“我希望你能因為我給你的東西而快樂。”上帝說。

他在黑暗中靜想了一夜。他決定要有一個新的夢想,他要讓自己夢想的東西恰恰就是他已擁有的東西。

後來他康複出院,幸福地住在公寓中,欣賞著孩子們悅耳的聲音、妻子的眼睛以及精美的花鳥畫。晚上他注視著大海,心滿意足地看著明明滅滅的萬家燈火。

人生有起有落。處於人生低穀時,人們一般怨恨、消沉,甚至絕望。而有的人卻能主動安慰自己,用阿Q精神保持快樂。

這是一次殘酷的長跑角逐。參賽的有幾十個人,他們都是從各路高手中選拔出來的。

然而最後得獎的名額隻有三個,所以競爭格外激烈。

一個選手以一步之差落在了後麵,成為第四名。

他受到的責難遠比那些成績更差的選手多。

“真是功虧一簣,跑成這個樣子,跟倒數第一有什麼區別?”

這就是眾人的看法。

這個選手若無其事地說:“雖然沒有得獎,但是在所有沒得到名次的選手中,我名列第一!”

大多數人很多時候覺得自己並不快樂,因為他們太在乎外在的東西了,反而忽視了支撐自己的內心。外在東西每個人都擁有一些而不擁有另一些,但是總歸誰的也不會太多,誰的也不會太少。所以,快樂與否全在於你的心,你知足了也就快樂了,不知足則感受的是痛苦。

想不到的事還能做到嗎?

某成功人士曾說過:“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能。”我們平時也經常聽到“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這句話。自然,世界上有一些事是不可能的,但可以做到的事更多。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我們做不到,是因為不敢想、不願想。勇敢地去想、勇敢地去做,“不可能”的事也就變為可能了。

人們一般認為北緯17度以北是橡膠種植的禁區,這是約定俗成的規定。趙其國院士一開始對這個緯度控製論覺得好奇,進而感到可疑:緯度真能那麼嚴格地控製橡膠的生長嗎?趙其國在橡膠宜林地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後,恍然大悟,原來緯度控製論隻是一個經驗性的總結,隻是一種形式,一種標誌,決定橡膠生長的因素應該是熱量條件和土壤性質,而在北緯17度以北,仍舊可以找到和培養出橡膠生長所需的熱量和土壤。於是,趙其國就對我國北緯17度以北地區引種橡膠的可行性進行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以熱量條件和土壤性質為標準的熱帶作物利用等級的評價方案,為製定熱帶作物發展規劃布局提供了可靠的科學依據。國家科委對“橡膠北移”的研究成果也予以充分肯定,授予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這裏需要強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勇敢”,大家都認為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你要想把它幹成功,首先必須憑借巨大的勇氣,有時要力排眾議,甚至孤注一擲。這時,你可能是痛苦的,但和成功後的喜悅相比,這又算得了什麼呢?

摩根出生於英國康乃狄格州哈特福的一個富商家庭。他從小就經受著特殊的家庭氛圍與商業熏陶,在年輕時,他便頗富商業冒險精神。

1857年,摩根從德哥遷根大學畢業,進入鄧肯商行工作。一次,他去古巴哈瓦那為商行采購魚蝦等海鮮,回來時途經新奧爾良碼頭。船在碼頭休息期間,他下船在碼頭一帶兜風。突然,一位陌生白人從後麵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想買咖啡嗎?我可以出半價。”摩根疑惑地盯著陌生人。

那個人馬上自我介紹說:“我是一艘巴西貨船的船長,為一位美國商人運來咖啡,可是貨到了,那位美國商人卻已破產了。這船咖啡隻好在此拋錨……先生!如果你買下,等於幫我一個大忙,我情願半價出售。但有一點,必須現金交易。先生,我看您像個生意人,才想找您談談。”

聽完了船長的敘述,摩根跟著他一道看了看咖啡,覺得成色還不錯。看到價錢如此便宜,摩根便毫不猶豫地決定以鄧肯商行的名義買下這船咖啡。然後,他興致勃勃地給鄧肯商行發出電報,可鄧肯商行卻拒絕這一交易。摩根無奈之下,隻好求助於在倫敦的父親。他的父親回電同意他用自己倫敦公司的戶頭償還挪用鄧肯商行的欠款。摩根大為振奮,索性放手大幹一番,在巴西船長的引薦之下,他又買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年輕的摩根做下如此一樁大買賣,不能不說是冒險。但上帝偏偏對他情有獨鍾,就在他買下這批咖啡不久,巴西便出現了嚴寒的天氣,一下子使咖啡大為減產,這樣,咖啡價格暴漲,摩根也因此大賺了一筆。

此後的一百多年間,摩根家族的後代都秉承先祖的遺傳,不斷地冒險,做“不可能”的事,財富得到不斷積累,終於打造了一個實力強大的摩根帝國。

除了敢想之外,巧想也是極為重要的。這個社會紛繁複雜,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需求,作為商家如果能敏銳把握這一點,加以巧妙的構想和大膽的行動,很容易讓鈔票滾滾而來。Walkman(隨身聽)的發明,就是一個很成功的例子。

20世紀80年代初,廣受年輕人喜愛的“隨身聽”,是日本新力公司董事長田昭夫的得意傑作。

時任總經理的盛田昭夫認為,年輕人都喜歡音樂,青少年尤其愛好此道,不過他們欣賞音樂的場所隻能在房間內或汽車中,出了門、下了車,音樂便離他們而去,所以許多年輕人往往因為音樂而不喜愛戶外運動。盛田昭夫想到:是否能夠開發出一種可以讓人們在房子、汽車之外欣賞音樂的產品呢?

當他把這個構想在公司的產品設計委員會上提出之後,除了一個年輕人興致勃勃地表示這是個非常棒的構想之外,其他的人都認為不可思議而加以反對。盛田昭夫堅持自己的想法,力排眾議,並開始著手開發這一構想。產品開發成功後,第一批的產量是3萬台,許多人對於這3萬台的銷路表示憂慮,盛田為了鼓舞士氣,信心十足地立下誓言:“年底之前銷售量若達不到10萬台,我便引咎辭職。”

Walkman上市之後,立即引起年輕人的搶購,銷售量勢如破竹,幾創記錄,到了當年年底,已突破40萬台。盛田不但保住了總經理的職位,該產品還成為公司獲利最多的商品。

緊接著,Walkman在產品功能上再做改良,以擴大市場並應付競爭者的挑戰。第三年Walkman在全球的銷售量已達到400萬台,創造了該公司單一產品在一個年度內最高的銷售量,也再度證明了盛田昭夫的高明遠見。

當然,“想”能讓人有一個好創意,而具體操作則要仔細地安排一下。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主意不錯,但一去做發現是個賠本買賣,這就是沒有仔細安排的緣故。想法是個雛形,這個雛形必須經過精細加工,成為一個完備的方案,操作時才能真正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