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重利,做人重義
寬容是力強大的美德
戰國時魏國與楚國交界,兩國在邊境上各設界亭,亭卒們也都在各自的地界裏種了西瓜。魏亭的亭卒勤勞,鋤草澆水,瓜秧長勢極好;而楚亭的亭卒懶惰,不事瓜事,瓜秧又瘦又弱,與對麵瓜田的長勢簡直不能相比。楚亭的人覺得失了麵子,有一天乘夜無月色,偷跑過去把魏亭的瓜秧全給扯斷了。魏亭的人第二天發現後,氣憤難平,報告給邊縣的縣令宋就,說我們也過去把他們的瓜秧扯斷好了!宋就說:“這樣做顯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們明明不願他們扯斷我們的瓜秧,那麼為什麼再反過去扯斷人家的瓜秧?別人不對,我們再跟著學,那就太狹隘了。你們聽我的話,從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給他們的瓜秧澆水,讓他們的瓜秧長得好,你們這樣做的時候,一定不可以讓他們知道。”魏亭的人聽了宋就的話後覺得有道理,於是就照辦了。楚亭的人發現自己的瓜秧長勢一天好似一天,仔細觀察,發現每天早上地都被人澆過了,而且是魏亭的人在黑夜裏悄悄為他們澆的。楚國的邊縣縣令聽到亭卒們的報告,感到既慚愧又敬佩,於是把這件事報告了楚王。楚王聽說後,也感於魏國人修睦邊鄰的誠心,特備重禮送魏王,既以示自責,亦以示酬謝,結果這一對敵國成了友好的鄰邦。
唯有以德報怨,把傷害留給自己,才能贏得一個充滿溫馨的世界。釋迦牟尼說:“以恨對恨,恨永遠存在;以愛對恨,恨自然消失。”
二戰期間,一支部隊在森林中與敵軍相遇,激戰後兩名戰士與部隊失去了聯係。這兩名戰士來自同一個小鎮。
兩人在森林中艱難跋涉,他們互相鼓勵、互相安慰。十多天過去了,仍未與部隊聯係上。一天,他們打死了一隻鹿,依靠鹿肉又艱難地度過了幾天。也許是戰爭使動物四散奔逃或被殺光,這以後他們再也沒看到過任何動物。他們僅剩下的一點鹿肉,背在年輕戰士的身上。這一天,他們在森林中又一次與敵人相遇,經過再一次激戰,他們巧妙地避開了敵人。
就在自以為已經安全時,隻聽一聲槍響,走在前麵的年輕戰士中了一槍——幸虧傷在肩膀上。後麵的士兵惶恐地跑了過來,他害怕得語無倫次,抱著戰友的身體淚流不止,並趕快把自己的襯衣撕下包紮戰友的傷口。
晚上,未受傷的士兵一直念叨著母親的名字,兩眼直勾勾的。他們都以為他們熬不過這一關了,盡管饑餓難忍,可他們誰也沒動身邊的鹿肉。天知道他們是怎麼過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隊救出了他們。
事隔30年,那位受傷的戰土安德森說:“我知道誰開的那一槍,他就是我的戰友。當時在他抱住我時,我碰到他發熱的槍管。我怎麼也不明白,他為什麼要對我開槍?但當晚我就寬容了他。我知道他想獨吞我身上的鹿肉,我也知道他想為了他的母親活下來。此後30年,我假裝根本不知道此事,也從不提及。戰爭太殘酷了,他母親還是沒有等到他回來,我和他一起祭奠了老人家。那一天,他跪下來,請求我原諒他,我沒讓他說下去。我們又做了幾十年的朋友,我寬容了他。”
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麼對待你。
宋朝有個名叫蘇掖的常州人,任州縣監察官。他家中十分有錢,但卻非常吝嗇,常常在置辦田產或房產時,不肯付足對方應得的錢。有時候,為了少付一分錢,他會與人爭得麵紅耳赤。他還會趁別人困窘危急之時,壓低對方急於出售的房產、地產及其他物品的價格,從而牟取暴利。有一次,他準備買下一戶破產人家的別墅,竭力壓低房價,為此與對方爭執不休。他兒子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忍不住發話道:“爸爸,您還是多給人家一點錢吧!說不定將來哪一天,我們兒孫輩會出於無奈而賣掉這座別墅,希望那時也有人能給個好價錢。”蘇掖聽兒子這麼一說,又吃驚、又羞愧,從此開始有所醒悟了。
在某大學裏,一位老教授有兩個最得意的學生,也認為學生中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的隻有這兩個人。
可老教授沒想到這兩個學生日後境遇會有那麼大的差異:
十多年後,其中一位出國後成了一家國外重點實驗室的負責人,他的周圍聚集著一大批人才尖子,由他領頭的科研項目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另一位在國內一連換了幾家公司,卻總是與人難以相處、難以合作。在前幾年的優化組合中,他還被“優化”出局,索性自己幹,又被騙虧了本錢……
一天,兩人在老教授家不期而遇。處境不佳的那位先抱怨說:“老師,這些年我可從未忘記您關於磨刀的教導,一直沒放鬆知識的積累和自身的努力,而且逢到競爭必一馬當先,絕不退後,可謂磨刀霍霍,可怎麼總是懷才而不遇呢?”
導師未言,另一位開口了:“這些年我也是一直磨刀霍霍。但我除了把刀磨快之外,有時也將它稍稍地磨得鈍一些,忍讓一點,要知道刀子如果磨得太鋒利了,它在碰傷別人的同時,也難免會傷著自己。”
老教授微微頷首,第一位也若有所思。
是啊,刀子如果磨得太鋒利了,在碰傷別人的同時,也難免會傷著自己。作為社會的人,要跟他人產生廣泛而經常的聯係。從傳播學角度來看,你給別人的信息中夾雜了刻薄情緒,別人的反饋中也會夾雜刻薄。而如果你待人以寬容,別人也必然用寬容來回報你,這對個人發展乃至團隊發展是極有利的。
平時多燒香,困時有佛助
小鄭雖然剛結婚,但做事態度卻非常認真,這在公司裏是有目共睹的,而且常為了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而自行留下來加班。和他同時被招聘進來的小賈單身,工作態度也還好,經常會好心地幫主管和同事處理一些雜事。
一天,公司突然宣布:由於要拓展業務,所以必須指派一位人員去新的單位負責管理及教育訓練的工作。大家對於這次高升的機會都相當看重。小鄭更是拚盡全力去爭取這次高升加薪的機會,因為他想給妻子買一個鑽石戒指當新婚一年的紀念禮物。所以單位一有新的工作下來,他總是二話不說就搶著幹。
同事小賈倒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照常和同事及主管唱歌吃飯。結果當公司宣布由小賈去接派新任務時,小鄭和許多人都愣住了……
後來小鄭他們才聽說,原來企劃部的劉經理,因為曾長住日本五年,很想念日本柿子的甜美,而小賈的二姐恰好在日本留學,小賈就托二姐寄了一些給劉經理,令劉經理深受感動。而後來劉經理就是籌建這個新單位的負責人之一……
中國是個講求人情的國度。中國人所謂“關係”經常把西方人搞得雲裏霧裏。也難怪,他們
人跟人辦事一般都是為了純粹的利益,確實不好理解我們這個抽象概
念。而理應深諳此道的中國人,卻也經常做得不盡人意,於是有了“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
腳”的哀歎。
人情,必須靠平時多燒香來維持。
某企業的董事長長期承包那些大電器公司的工程,對這些公司的重要人物常施以小恩小惠。
本來這都是正常現象,但這位董事長的交際方式的不同之處是:不僅奉承公司要人,對年
輕的職員也殷勤款待。
誰都知道,這位董事長並非無的放矢。事前,他總是想方設法將電器公司內各員工的學曆、
人際關係、工作能力和業績,做一次全麵的調查和了解,認為這個人大有可為,以後會成為
該公司的要員時,不管他有多年輕,都盡心款待。這位董事長這樣做的目的,是為日後獲得
更多的利益做準備。他明白,10個欠他人情債的人當中有9個會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益。
他現在做的虧本生意,日後會利滾利地收回。
所以,當自己所看中的某位年輕職員晉升為科長時,他會立即跑去慶祝,贈送禮物。年輕的
科長自然倍加感動,無形之中產生了感恩圖報的意識。董事長卻說:“我們公司有今
日,完全是靠貴公司的抬舉,因此,我向你這位優秀的職員表示謝意,也是應該的。”
這樣,當有朝一日這些職員晉升至主管、經理等要職時,還會記得這位董事長的恩惠。因此
在
生意競爭十分激烈的時期,許多承包商倒閉的倒閉、破產的破產了,而這位董事長的公司卻
仍舊生意興隆,這是他平常關係投資多的結果。
天上不會掉下餡餅。人情要靠平時積累。
做人情,前提便是察言觀色,消息靈通。
察言,便是“聞一知十”;觀色,便是“見麵明意”。真正地做到了這一點,讓你的朋友欠
個人情給你,簡直太容易了。
李先生與趙先生在一家商場相遇,趙先生帶著他的獨生女,兩人邊走邊談些生意上的事情。
當經過賣衣櫃時,李注意到趙的女兒的眼光落在一件紅色衣服上。第二天,李來到趙的家,
送給趙的女兒一件紅色的禮物,趙的女兒很開心,卻沒想到,她的父親有一天要給“李叔叔
”一個麵子,將這個情還上。
戰國末期,秦昭王派白起為主將,在長平殲滅趙國40萬大軍,乘勝把邯鄲團團圍住。趙王之
弟平原君是魏國公子信陵君的姐夫。因此,趙王幾次寫信給魏王和信陵君請求魏國出兵援救
,魏王便派將軍晉鄙統率10萬大軍去救趙國。
秦王聽到這個消息,立即派人去警告魏王說:“我攻打趙國,早晚準能攻下,任何國家敢派
兵救援的,我打下趙國之後,接著一定移調軍隊去打它!”
魏王給嚇住了,急忙命令晉鄙停止進軍,駐紮在鄴下這個地方,名義上是說援救趙國,實際
上是觀望形勢,采取陽奉陰違的兩麵態度。
信陵君屢次去請求魏王火速進兵。但魏王害怕秦國報複,始終不答應。信陵君沒有辦法,正
要彙集門客與趙國共存亡,一個叫侯生的人給他出主意來了。
侯生把旁人遣開,細聲問信陵君:“我聽說現在魏王最寵幸的一個美人叫做如姬,是不是?
”
“是的!”
“又聽說如姬的父親被人殺害,她懷恨了三年,從國王以下,都想為她報仇,卻總是沒辦法
找到這個仇人。有一次,她為這件事向你哭訴,你立刻派門下客去偵察,很快就把那夥人的
頭弄到了手,獻給如姬,是否有這件事?”
“不錯,果有此事。”
於是,侯生說出了他的計劃來:“你幫如姬報了殺父之仇,她感激不已,就是為你犧牲生命
,也絕不會推辭的,你正好利用這個機會,從她身上打主意!”
侯生問信陵君魏王下命令的憑據是什麼,信陵君答道:“兵符。”侯生一下站起來:“隻要
能把兵符弄到手,晉鄙的軍權就歸了你,魏軍就可以立即開到邯鄲去,趙國的危機不就解決
了嗎?唉,你聽我說,魏王的兵符就藏在臥室裏,那地方隻有如姬一個人才可以接近。你現
在立即去見她,隻要你一開口,求她幫助,把兵符偷出來,她沒有不答應的。這樣你便可以
把
晉鄙的兵權奪到手,就可以指揮大軍,北麵救了趙國,西麵擊敗秦。這可是了不起的功勳。這
是千載難逢的機會呀!”
信陵君采納了侯生的意見,請如姬偷到了兵符,並拿著兵符接過大將晉鄙的兵權。信陵君隨
後發布命令說:“父與子同時在軍中的,父親要退役回家;兄與弟在軍中的,哥哥回去;是
獨生子的回家去奉養父母。”
經過整編以後,得到精兵8萬,然後使人告訴趙王,約期前後夾攻。到進軍那一天,信陵君
身先士卒,魏軍如出匣的猛虎,殺得秦軍措手不及,倉皇逃回秦國。就這樣,邯鄲解圍了,
趙國轉危為安。
在中國,還有一路“佛”應當受到特別關注,那就是同學。
有人說:“同學之情隻有幾年,一旦緣盡則情盡,沒什麼可值得留戀的。”
這其實是很錯誤的想法,要知道,世界很大,如果能夠成為同學,實在是緣分不淺。雖相處時間不長,但這中間的關係值得珍惜,值得持續下去,這不是多此一舉,而是實屬必要!當你與同學分開後,還能保持一種相互聯係、愈久彌堅的關係的話,那對你的一生,或者說對你將來所要達到的目的與理想是會有很大好處的,這其中的有利方麵,也許是你所未想到的。事實上與同學相處,就如同燒香拜佛一樣,絕不可嫌平日裏燒香是浪費財力浪費時間的事,因為隻有平日裏燒香,關鍵時刻才可能顯靈啊。
小事上體現出大品質
恰科是法國銀行大王,每當他向年輕人回憶過去時,他的經曆常會令聞者沉思起敬。人們在羨慕他機遇的同時,也品味到了一個銀行家身上散發出來的精神。
還在讀書期間,恰科就有誌於在銀行界謀職。一開始,他就去一家最好的銀行求職。這樣一個毛頭小夥子,對這家銀行的官員來說太不起眼了,恰科的求職接二連三地碰壁。後來,他又去了其他銀行,結果也是令他沮喪。但恰科要在銀行裏謀職的決心一點也沒受到影響。他一如既往地向銀行求職。
有一天,恰科再一次來到那家最好的銀行,“膽大妄為”地直接找到了董事長,希望董事長能雇傭他。然而,他與董事長一見麵,就被拒絕了。對恰科來說,這已是第52次遭到拒絕了。當恰科失魂落魄地走出銀行時,看見銀行大門前的地麵上有一根大頭針。他彎腰把大頭針拾了起來,以免傷人。
回到家裏,恰科仰臥在床上,望著天花板直發楞,心想:命運對他為何如此不公平,連讓他試一試的機會也沒有。在傷心中,他昏昏睡著了。第二天,恰科又準備出門求職。在關門一瞬間,他看見信箱裏有一封信,拆開一看,恰科欣喜若狂,甚至有些懷疑這是否在做夢,他手裏的那張紙是錄用通知書。
原來,就在昨天恰科蹲下身子拾起大頭針的時候,被董事長看見了。董事長認為如此精細小心的人,很適合當銀行職員。所以,改變主意決定雇傭他。恰科是一個對一根針也不會粗心大意的人,因此,他才得以在法國銀行界平步青雲,終於有了功成名就的一天。
相信類似的麵試故事我們每個人都看過一些,比如扶起躺在地上的拖把,釘好椅子上突出的釘子,拾起桌上散落的碎紙,等等。於是很多人就盼著麵試時能碰上這樣的事情。豈不知招聘單位能玩兒的花樣太多了,許多人因此喪失了不錯的機會。
其實有的人不清楚,把握類似機會不是取決於你記下了多少可能的情況,而在於你的個人品質究竟如何。招聘單位之所以要設各種各樣的“局”,也就是為了檢驗應聘者具備不具備大品質。
下麵再看兩個例子,從兩件“小事”檢驗出了應聘者可貴的誠實品質和對人的尊重。
彥龍拿著自己公開發表的十幾萬文字作品滿街尋找工作,因為文憑太低又不善言辭,不斷地碰壁。慶幸的是,一家廣告公司讓他去複試。筆試中,他從幾十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最後是總經理麵試,在等待的過程中,他不由得自卑起來。總經理並非想像的那麼嚴肅,挺年輕的,三十多歲,很友善。
總經理讓他坐下後問道:“如果你進入廣告圈,該從何做起呢?”
“做人。”他不假思索地回答。
“以前看過一些廣告方麵的書嗎?”
“看過。”
“廣告界前輩衛斯的作品如何?”
他從腦海中苦苦地思索了一會,奧格威、貝拉……就是沒有衛斯這個前輩的印象(後來他才知道這個前輩是老總隨意杜撰的)。他隻好回答:“這個前輩的作品我沒能讀過。”
接下來的許多問題他雖都有似曾相識的印象,但就是不知怎麼具體回答,隻好千篇一律地回答:“不知道。”第二天,他背起行李準備浪跡天涯,在去車站的途中,總經理給他打了傳呼:“你已經被公司正式聘用,請你三日之內到公司報到。”
後來,在一起閑聊時,他問老總:“當初麵試時,你問我的許多問題我都回答不上來,為何你還錄用我?”
老總微笑著對他說:“你的才華從筆試中我已充分感觸到,但你的為人我卻不了解。其實我問的許多問題都是假的,我期望最好的答案是不知道,這就是誠實。我不需要不切實際、誇誇其談的人在我身邊。”
有一批應屆畢業生22個人,實習時被導師帶到北京的國家某部委實驗室裏參觀。全體學生坐在會議室裏等待部長的到來,這時有秘書給大家倒水,同學們表情木然地看著她忙活,其中一個還問了句:“有綠茶嗎?天太熱了。”秘書回答說:“抱歉,剛剛用完了。”有一個名叫李悅的學生看著有點別扭,心裏嘀咕:“人家給你倒水還挑三揀四的。”輪到他時,他輕聲說:“謝謝,大熱天的,辛苦了。”秘書抬頭看了他一眼,雖然這是很普通的客氣話,卻是她今天聽到的惟一一句。
門開了,部長走進來和大家打招呼,不知怎麼回事,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回應。李悅左右看了看,猶猶豫豫地鼓了幾下掌,同學們這才稀稀落落地跟著拍手。部長揮了揮手:“歡迎同學們到這裏來參觀。平時這些事一般都是由辦公室負責接待,因為我和你們的導師是老同學,非常要好,所以這次我親自來給大家講一些有關情況。我看同學們好像都沒有帶筆記本,這樣吧,杜秘書,請你去拿一些我們部裏印的紀念手冊,送給同學們作紀念。”接下來,更尷尬的事情發生了,大家都坐在那裏,很隨意地用一隻手接過部長雙手遞過來的手冊。部長臉色越來越難看,走到李悅麵前時,已經快要沒有耐心了。就在這時,李悅禮貌地站起來,身體微傾,雙手接住手冊恭敬地說了一聲:“謝謝您!”部長聞聽此言,不覺眼前一亮,伸手拍了拍李悅的肩膀:“你叫什麼名字?”李悅從容作答,部長微笑點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導師看到此景,微微鬆了一口氣。
兩個月後,畢業分配表上,李悅的去向欄裏赫然寫著該部委實驗室。有幾位頗感不滿的同學找到導師:“李悅的學習成績最多算是中等,憑什麼選他而沒選我們?”導師看了看這幾張尚屬稚嫩的臉,笑道:“是人家點名來要的。其實你們的機會是完全一樣的,你們的成績甚至比李悅還要好,但是除了學習之外,你們需要學的東西太多了,修養是第一課。”
個人品質在初次見麵時,可以通過小事體現出來,工作後在單位更是顯而易見。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上司更是心裏如明鏡一般,每個人究竟怎麼樣,簡直無法掩飾(即使你初次見麵成功掩飾過去了),並且會影響到個人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