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重利,做人重義?(2 / 3)

一家公司的一個部門主管因事離職,於是總經理準備在這個部門再選一個主管。結果出乎大家的意料,威信較高的楊不敵威信不高的劉。不少職員認為總經理不順應民情,而總經理則笑著對他們說:“這個問題你們提得好,楊有時確比劉做得好,比劉的人際關係也好多了,但不如劉的辦事能力強和原則性強。例如,劉的女朋友想讓他作證多報銷150元的出差費,他不僅不作證,而且還不準別人為女朋友作證,寧願得罪女朋友也不做假證。有一次由於客觀原因無法完成工作,他並沒有找借口推脫。而楊則熱衷於交情,完不成任務時總會說出一些看似圓滿的借口,或往別人身上推。劉就像一隻爛沿桶,表麵難看,其他部分則完好無缺,能盛將近一桶水;而楊則如一隻爛底桶,表麵好看,實際上無法盛水。”員工們聽了心悅誠服。

150塊錢,絕對是小事,但就是這150塊錢,清晰地折射出了劉某和楊某個人品質的巨大差距。這種品質上的無形差距,直接導致了他們職位上的有形差距。

很可惜,在當今社會一些人越來越強調自身利益,而忽視了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

她每天下午都準時來到醫院小花園內,在椅子上鋪下一張報紙,靜靜地坐在那兒看書。在她若有所思的時候,她的那雙大眼睛顯得平靜而又清澈。雖然她穿著病號服,但渾身上下仍然散發出一種典雅的氣質。

每當有人找她問事的時候,她都表現得非常耐心。

起風了,她輕輕地合上那本書,又拿起那疊得整整齊齊的報紙轉身走進了住院部的大樓。

樓內的人漸漸多了起來,電梯剛落下打開門,人們就爭著擁了進去。電梯馬上就有了反應,發出“受不了”的報警聲。但最後上來的人並沒有下去的意思,於是她就從中間擠了出來,等下一趟。

同樣的,下一趟的人也很多,不過幸運的是並沒有超載。於是人們紛紛選擇自己要去的樓層數。有個鄉下老農模樣的老人觸動數字9的時候,那數字就是不亮。他有些著急,還有些緊張,就一遍又一遍地摁。但沒有人告訴他為什麼這個數字不亮。她發現後急忙說:“大爺,這部電梯雙層停。”老人還沒有明白過來什麼是“雙層停”,電梯已經到了10層。老人不知道該怎麼做,於是她就非常客氣地對電梯內的人說:“請等我一會兒,我把他送到樓梯口。”

她把老人領到樓梯口,讓老人從10層走到9層。其實樓梯離電梯也就隻有四五步遠,她很快就回來了。電梯內的人並沒有說什麼,但不少人表情卻很嚴肅。有人心裏說:這人真多事!

電梯又慢慢上行,一位手提禮物的小夥子自言自語:“泌尿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層?”她主動接過話說:“是的,出電梯向右拐。”

到了14層,一位急忙下電梯的小夥子不小心弄丟了插在禮品袋裏的一枚玫瑰。這時電梯門將要關上,她急忙撿起那枝玫瑰並觸動開門鈕,說了一聲“請等我一會兒”,就一步跨出了電梯,她想把那枝玫瑰還給那位小夥子。對於小夥子要看望的人,這肯定是一枝溫馨的玫瑰、一枝可以療傷的玫瑰。

然而,就在她剛剛邁出電梯之時,電梯內一位戴眼鏡的女士就“啪”的一下把電梯給關上了,並及時觸動了上行的按鈕。“神經病!”她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氣,“這人穿著病號服,一看就知道是個精神病人。”

“噢,怪不得她的行為不太正常。”另一個人接著說。

聞聽此言,電梯內剩下的人都恍然大悟,大家覺得甩掉她真是太正常了。

社會上之所以充滿了各種不講誠信和沒有愛心的事情,甚至把講誠信有愛心的人稱作“神經病”,正是源於他們道德品質的缺失。這種人雖然可能暫時攫得一點物質利益,但他們內心是孤獨的,不相信別人,沒有真正的朋友。精神困頓的人,誰能說不是世上最窮的人呢?

把責任看得像生命一樣重要

請先看兩個“不可思議”的故事。

武漢市鄱陽街有一座建於1917年的6層樓房,該樓的設計者是英國的一家建築設計事務所。20世紀末,那座叫做“景明大樓”的樓宇在漫漫歲月中度過了80個春秋後的某一天,它的設計者遠隔萬裏,給這一大樓的業主寄來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樓為本事務所在1917年所設計,設計年限為80年,現已超期服役,敬請業主注意。

真是聞所未聞!80年前蓋的樓房,不要說設計者,連當年施工的人,也不會有一個在世了吧?然而,至今竟然還有人為它的安危操心!操這份心的,竟然是它最初的設計者,一個異國的建築設計事務所!是怎樣的一種因素使一個人、一群人、一個在時空中更新換代了數茬人的機構,雖經近一個世紀的變遷,仍然守著一份責任、一個承諾?引人深思!

在東北地區濱洲鐵路穿越小興安嶺那條最長的隧道的山頂,有一座方方的石碑,那裏長眠著一位異國的工程師。這位工程師曾負責這條隧道的設計。當工程進度由於意外沒有按照預定時間打通時,這位工程師開槍自殺了!

這種自責方式對我們來說也許太陌生了,我們太習慣於在失敗麵前尋找“客觀原因”了,我們也太習慣於在失誤麵前為自己開脫了。一個肩上負有責任的人,出了天大的責任事故,別說引咎自殺,辭職謝罪的也少有。

在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下,責任感似乎正在缺失。讓我們拿出責任感,用心去對待每一件事吧。

西蒙在一家企業做副總經理。他是一個非常熱愛工作的人,他說他隻有在工作中才能找到樂趣。因為對工作認真,他每天都有成堆的事情要做,這個要思考,那個要琢磨。他有一句口頭禪:由我負責的事就必須做好,不準出差錯。

他的朋友羅爾勸他,有些事完全可以分派給屬下去做,不必事事親力親為。西蒙也想這麼做,讓自己放鬆放鬆,但是一到工作時就忘了。他說如果完全把事情交給下屬去做,他總是擔心下屬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最後把事情做砸了,或者結果達不到他想要的程度。所以即使是事情交給別人去做了,西蒙仍要不停地督促。

其實,擁有這樣心態的人在做事情之前已經給自己定下了一個標準,隻要是自己經手的事情都要達到這個標準,不容許出差錯。這種心態會促使他們的每一個行為都要達到一個標準,甚至要求下屬也要達到這一標準。

當然西蒙的做法可能比較極端,但他可貴的責任心是我們都應該學習的。

責任心強,說明對工作本身有無限忠誠。隻有把工作看成與自己生命一樣重要,才會把責任看得像生命一樣重要。

喬治到這家鋼鐵公司工作還不到一個月,就發現很多煉鐵的礦石並沒有得到充分的冶煉,一些礦石中還殘留著沒有被冶煉好的鐵。如果這樣下去的話,公司就會有很大的損失。於是,他找到了負責這項工作的工人,跟他說明了問題,這位工人說:“如果技術有了問題,工程師一定會跟我說,現在還沒有哪一位工程師向我說明這個問題,說明現在沒有問題。”喬治又找到了負責技術的工程師,對工程師說明了他看到的問題。工程師很自信地說:“我們的技術是世界上一流的,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工程師並沒有把他說的看成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還暗自認為,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能明白多少,不會是因為想博得別人的好感而表現自己吧。

但是喬治認為這是個很大的問題,於是拿著沒有冶煉好的礦石找到了公司負責技術的總工程師,他說:“先生,我認為這是一塊沒有冶煉好的礦石,您認為呢?”

總工程師看了一眼,說:“沒錯,年輕人你說得對。哪來的礦石?”

喬治說:“是我們公司的。”

“怎麼會?我們公司的技術是一流的,怎麼可能會有這樣的問題?”總工程師很詫異。

“工程師也這麼說,但事實確實如此。”喬治堅持道。

“看來是出問題了。怎麼沒有人向我反映?”總工程師有些發火了。

總工程師召集負責技術的工程師來到車間,果然發現了一些冶煉並不充分的礦石。經過檢查發現,原來是監測機器的某個零件出現了問題,才導致了冶煉的不充分。

公司的總經理知道了這件事之後,不但獎勵了喬治,而且還晉升喬治為負責技術監督的工程師。總經理不無感慨地說:“我們公司並不缺少工程師,缺少的是負責任的工程師,這麼多工程師就沒有一個人發現問題,並且有人提出了問題,他們還不以為然。對於一個企業來講,人才是重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真正有責任感和忠誠於公司的人才。”

工作呼喚責任,工作意味著責任。

前美國總統杜魯門,曾在桌子上擺著一個牌子,上麵寫著:Book of stop here(問題到此為止)。這就是責任。總統有總統的責任,員工有員工的責任。對於任何一名員工來說,工作就意味著責任,沒有責任感的員工不可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

對於手頭工作和自己的行為百分之百負責的員工,他們更願意花時間去研究各種機會和可能性,顯得更值得信賴,也因此能獲得別人更多的尊敬。與此同時,他也獲得了掌控自己命運的能力,這些將加倍補償他為了承擔百分之百責任而付出的額外努力、耐心和辛勞。

拆掉你花園的圍牆

米卡爾是美國北加州有名的富翁,他有美麗的洋房和大片的花園。但米卡爾也有一個令自己頭痛的難題:這麼多的財富肯定有好多人在打自己的主意。怎麼辦呢?於是米卡爾讓仆人在房子四周築起高高的圍牆。

春天一到,花園裏鮮花怒放,濃香飄過圍牆,令全鎮的人都很神往。幾個好奇的孩子想:院子裏肯定種著奇花異草。聽說有一種長著大眼睛的花還會給孩子唱歌呢。於是孩子打定主意,決心探個究竟。

朦朧的夜晚,孩子們搭起人梯跳到院子裏,他們在花叢中尋找著,踏壞了許多鮮花和嫩草。後來,他們被仆人發現,趕出院子。

富翁大為光火,把這事講給朋友聽。

朋友笑著說:“為何不把圍牆拆了呢?”

富翁說:“那我會丟失好多的財產!”

朋友笑了,說:“連一群孩子都攔不住,何況身手不凡的大盜呢?”

富翁終於聽從了朋友的勸告,徹底拆掉了圍牆。於是,孩子們首先衝入花園。他們仔細尋找心中的神花,結果,根本沒有什麼奇花異草。富翁的朋友把孩子們請到客廳,並讓他們美餐了一頓,然後對孩子們說:“在花園中種下你們心中的神花吧!”孩子們高興得跳起來,然後跑到花園裏去了。

因為拆掉了圍牆,全鎮的人都可以欣賞到花園的美麗。富翁得到了全鎮人的愛戴和尊敬。

一天,真有一夥大盜闖入米卡爾的家,準備將他家洗劫一空,剛闖入花園不遠就被守護神花的孩子們發現。小盧比跑到洋房報告情況;小比爾跑去鎮上通知大人們。結果大盜們被及時趕到的富翁和鎮上的人們捆綁起來。

慶功宴上,富翁對所有人說:“我要感謝你們,你們使我懂得了一個偉大的道理——這個世界上隻有敞開的花園最安全最美麗。”富翁的話博得了所有人最熱烈的掌聲。

像米卡爾一樣,拆掉你“花園”的圍牆,相信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是相輔相成的,對別人施以善意,你在得到別人的尊敬之外,還可獲得意想不到的東西。如果給人生之路評分,“人情分”當占有極大的權重。

王海上大學時,班上有個很會欣賞別人的同學,常能聽到他對別的同學進行稱讚。那時他覺得這同學挺庸俗,年紀輕輕何以學得如此世故,搞這等“阿諛奉承”,真沒有意思。

不過這“庸俗”的同學在班上人緣極好,在競爭意識很濃、誰對誰都不服氣、彼此講究“封鎖”的氛圍裏,這位同學似乎是個例外,他如魚得水,能夠和大多數同學進行交流溝通。更讓人刮目相看的是,這位同學的成績由入學時的墊底位子一路飆升,到了畢業時,他已是年級的前幾名了。即使這樣,我們還是能聽到他對別人的讚揚。後來他們又分到了同一個單位,別看這位同學其貌不揚,但特會“來事”、賣乖,見誰都打招呼,好像早就是老熟人似的,而且總聽他讚揚人,一副謙虛的樣子。同事一點小事,他都愛幫忙。他來了不到一年,不但得到領導的首肯,許多同事,尤其是年長的同事也都很喜歡他,許多諸如學習培訓、參觀考察的“美差”都落到他的頭上。年底,他還被評為先進工作者。而王海他們這些平時工作勤勤懇懇、自恃“清高”的人卻什麼也沒得到,他們都說這不公平!

什麼不公平!“人情分”的權重本來就大,你不懂得付出善意,得分自然就少。

在與別人發生矛盾的時候,似乎已經勢不兩立了,但這時如果誰能采取行動主動示好,則可以冰釋前嫌。這不是丟人,而是大智慧。

從前,在美國新澤西州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對叫捷克和康姆的鄰居,但他們確實不是什麼好的鄰居。雖然誰也記不清到底是為什麼,但就是彼此不和睦。他們隻知道不喜歡對方,這個原因就足夠了。所以有的時候他們也會發生口角。除了夏天在後院開除草機除草時車輪常常碰在一起,說兩句怨氣話,一般情況下他們很少打招呼。

後來,在夏天快要過去的時候,捷克和妻子外出去度兩周的假期。開始的時候康姆和妻子並未注意到捷克家的出遊。也是,注意幹什麼?除了口角之外,他們相互間很少說話。

但是一天傍晚康姆在自家的院子除過草後,注意到捷克家的草已很高了。自家草坪剛剛除過看上去特別顯眼。

對開車過往的人來說,捷克家的草坪很顯然告訴別人,家中沒有人,這樣就會引來盜賊的“光臨”。

康姆看著那高高的草坪,心裏真不願去幫他不喜歡的人。盡管他很努力地在腦子裏抹去幫忙的想法,但卻總是揮之不去。第二天,他就主動地把捷克家的草坪除好了。

幾天之後,捷克和他的妻子回來了。他們回來不久,捷克就在街上走來走去,並且在整個街區每個房子前都停留了一會。最後,他來到了康姆的房子前,敲開了康姆家的門。

“康姆,是你幫我家除草了?”捷克問,這也許是他很久以來第一次這樣稱呼康姆。“我問了所有的人,他們都沒有除。他們說是你幹的,是真的嗎?”捷克的語氣幾乎是在責備。

“是的,捷克,是我除的,”康姆說,他的語氣也帶有挑戰性,因為他聽到的不是感激,而是一種責備。

捷克此時有點猶豫,他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些什麼。他考慮了片刻,最後用低得幾乎聽不見的聲音對康姆說了聲“謝謝”,就匆匆離去。

就這樣,捷克和康姆打破了以往的沉默,他們雖然還沒有發展到一起出去郊遊,但他們的關係從此改善了。至少除草機開過的時候,他們相互間有了笑容,有時甚至說一聲“你好”。先前他們後院的戰場現在變成了“非軍事區”。

在碰到競爭衝突時,一般人喜歡用對抗的方式來處理,結果往往兩敗俱傷。如果你能心平氣和地用善意與對方交流,對方必定會被你感染。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鐵石心腸的人,“壞人”也有人情的一麵。

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18歲的姑娘曼莎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份在一家高級珠寶店當售貨員的工作。在聖誕節的前一天,店裏來了一位30歲左右的男顧客。他雖然穿著整齊幹淨,看上去很有修養,但很明顯,這是一個遭受失業打擊的不幸的人。

此時,店裏隻有曼莎一個人,其他幾個職員剛剛出去。

曼莎向他打招呼時,男子不自然地笑了一下,目光從曼莎的臉上慌忙躲閃開,仿佛在說:你不用理我,我隻是看看。

這時,電話鈴響了。曼莎去接電話,一不小心,將擺在櫃台上的盤子弄翻了,盤子裏裝著的六枚精美絕倫的金戒指掉在了地上,她慌忙去撿。可她撿回了五枚以後,卻怎麼也找不到第六枚戒指。當她抬起頭時,看到那位男子正向門口走去,頓時,她明白了那第六枚戒指在哪裏。

當男子的手將要觸到門框時,曼莎柔聲叫道:“對不起,先生。”

那男子轉過身來,兩個人相視無言,足足有一分鍾。

曼莎的心在狂跳,他要是來粗的怎麼辦?他會不會……

“什麼事?”他終於開口說道。

曼莎極力壓住心跳,鼓足勇氣,說道:“先生,這是我第一回工作,現在找個事真不容易,是不是?”

男子審視著她,良久,一絲微笑在他臉上浮現出來。曼莎終於平靜下來,她也微笑地看著他,兩人就像老朋友見麵那樣親切自然。

“是的,的確如此。”他回答,“但是我能肯定,你在這裏會幹得不錯。”

停了一下,他向她走去,並把手伸給她:

“我可以為你祝福嗎?”

緊緊地握完手後,他轉身緩緩地走向門口。

看著掌心中的第六枚戒指,曼莎心裏湧起酸澀的感動……

是啊,人人渴望別人善良,渴望被人理解。但在如此渴望的時候,我們自己是否做到了呢?我們相信“世界上還是好人多”,那麼自己首先要做一個好人,把你花園的圍牆折掉,用心接納別人吧。

吃虧還是占便宜

人們與其他社會成員交往時,總是希望自己不吃虧,最好占些便宜。希望多得到一些利益是人之常情,可能在一時一地能占點“便宜”,但卻損害了他的形象和信譽,從總體來說是得不償失的。

有的人任何時候都不願自己吃虧,睚眥必報,在彼此交往中,最終弄到冤冤相報的田地。與其這樣不斷消耗時間、精力,不如吃點“虧”,原諒對方,這樣反而於大家都有好處。

1754年,身為上校的華盛頓率領部下駐防亞曆山大市。當時正值弗吉尼亞州議會選舉議員,有一個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對華盛頓所支持的候選人。

據說,華盛頓與佩恩就選舉問題展開激烈爭論,說了一些冒犯佩恩的話。佩恩火冒三丈,一拳將華盛頓打倒在地。當華盛頓的部下跑上來要教訓佩恩時,華盛頓急忙阻止了他們,並勸說他們返回營地。

第二天一早,華盛頓就托人帶給佩恩一張便條,約他到一家小酒館見麵。

佩恩料想必有一場決鬥,做好準備後趕到酒館。令他驚訝的是,等候他的不是手槍而是美酒。

華盛頓站起身來,伸出手迎接他。華盛頓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