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臉須厚,做人心要真?(1 / 3)

做事臉須厚,做人心要真

“臉皮厚能長壽”

好麵子是全人類的通病,“所謂死要麵子活受罪”,臉皮薄往往使

我們失去很多機會。

東北一些地方流傳著這樣一句民謠:“臉皮厚能長壽,臉皮薄遭人撓。”非常形象、直接地揭示了麵子問題對人的影響,它告訴我們,要想成就事業,必須把那虛的麵子放到一邊,成為一個厚臉皮的人。李嘉誠年輕時擔任推銷員的經曆,是這個道理的絕好闡釋。

當年,李嘉誠每天都要背一個裝有樣品的大包馬不停蹄地走街穿巷,從西營盤到上環到中環,然後坐輪渡到九龍半島的尖沙咀、油麻地。

李嘉誠說:“別人做8個小時,我就做16個小時,開初別無他法,隻能將勤補拙。”

李嘉誠早先在茶樓當跑堂,拎著大茶壺,一天10多個小時來回跑。後來當推銷員,依然是背著大包一天走10多個小時的路。

在推銷產品時,李嘉誠經常遭到客戶的拒絕,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又毫不氣餒地再次來了。這時即使客戶絕情地說:“我們並沒有購買的意思,你再來幾次也是枉然,因此,我勸你不必再浪費口舌、白費氣力了。”李嘉誠也仍然是不在乎,仍抖擻精神,

麵帶笑容地回答說

:“不,請不必為我擔心,說話跑腿,是我的工作職責,隻要你能給我一點時間,聽我解釋,我就心滿意足了。”客戶看到他汗水淋淋,卻還滿臉笑容,不買就覺得再也過意不去了,於是就買了一點。

這種推銷方法,巧妙地利用了人普遍的一種心理。本來不打算購買的人,也會產生“再也不能

讓他白跑了”的想法,使他們有種心理負擔和欠人情債的感覺。客戶會這樣想:“這位推銷員若是多跑幾處地方,也許他的產品早就推銷完了,但是他卻常來這裏,使他花了不少寶貴時間,再不買他的產品,就有點對不住人了。”這就是加重人們心理負擔的一種推銷方法。

通過“磨”使對方不斷積累微小的心理負擔,當這種心理負擔擴大到一定程度時,對方就隻能讓步了。

因此,我們在找人辦事兒時,既要有自尊,但又不要抱著自尊不放,為了達到交際目的,有時臉皮不妨厚一點,碰個釘子,臉不紅心不跳,不氣不惱,照樣微笑與人周旋,隻要還有一絲希望就要全力爭取,不達目的絕不罷休。有這樣頑強的意誌就能把事情辦成。

1耐著性子“泡”

某建築工地急需60噸瀝青。采購員到物資部門請領,但負責此事的處長推說工作忙要等兩個月才能提貨,采購員非常著急,他怎麼能等兩個月呢?當他了解到倉庫裏有現貨,隻是因為自己沒“進貢”人家才拖他時,更是怒從胸中來,真恨不得馬上找對方好好“說道說道”。

但他竭力控製自己的感情,思索解決問題的辦法。他手頭一無錢二無物,給人家“進貢”是不可能的了。他決心和那位處長大人軟纏硬磨。

從第二天起他天天到處長辦公室來,耐心地向處長懇求訴說。處長感到煩,不理睬他。你不理,他就坐在一邊等,一有機會就張口,麵帶微笑,彬彬有禮,不吵不鬧,心平氣和地懇求訴說。處長急不成火不成,推不過趕不跑。“泡”到第五天,處長就坐不住了,他長籲一聲:“唉,我算服你了。照顧你這一次,提前批給你吧!”

2厚著臉皮“追”

有位香港女作家,在濃濃的浪漫情調中與大陸某男士結成情緣,她曾經宣稱那位男士是追她的男朋友中條件最差的。但她為什麼偏偏選中了這一位呢?

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幾年前,那是她第一次赴上海,是為洽談自己的小說授權給上海某家出版社出書而前往的。一次晚宴上,女作家和某男士相遇,男士深為女作家的人生體驗所感動,晚宴後就告訴她一句驚人之語——“我可以追求你嗎?”

她當時未予理會,隻當成是一句玩笑話。不料男士真的開始展開猛烈追擊,每天從早上開始,他就帶上好多朋友,一起在她下榻的酒店“站崗”。

對於男士此舉,女作家感覺如遇“恐怖分子”,不敢踏出飯店一步。緊盯不放的男士便不斷以電話“騷擾”女作家,並告知她:“如果再不露麵,便要通知你的所有朋友,告訴他們我要追你。”

被逼得無路可跑的女作家急中生智說:“你請我喝咖啡,我們好好聊聊。”

她知道大陸人收入比較低,索性一口氣喝了五六杯咖啡,準備使追求者“破產”。結果他也跟著叫了五六杯咖啡,結賬時不但沒有囊中羞澀,反而給了服務員一筆數目不小的小費。女作家讓對方知難而退的計謀沒有得逞。

最激烈的是,就在她在上海的最後一夜,鼓足勇氣的那位男士,竟在大庭廣眾麵前猛烈親吻女作家。霎時花容失色的女作家久久不能言語,隨後激動得幾乎落淚說:“你怎麼可以這樣。”

當她離開上海,那男士更是一路窮追猛打。女作家赴西安,他便追蹤到西安;她抵達台北,他給女作家的越洋電話不知打了多少遍。

至此,女作家說:“隻要我存在於地球上一天,似乎都無法逃出他的手掌心。”隻好表示投降,宣告結婚。

3壯起膽子“磨”

死纏爛打這種事對上司使用,是要冒風險的。因為上司一般掌握著自己的“生殺大權”,一不小心就會被“推出午門”。所以在上司麵前用此黑色智慧,必須壯起膽子。

有一次趙普向太祖推薦一位官吏,太祖沒有允諾。趙普沒有灰心,第二天臨朝又向太祖提出這項人事任命請太祖裁定,太祖還是沒有答應。

趙普仍不死心,第三天又提出來。

連續三天接連三次反複地提,同僚也都吃驚,趙普何以臉皮這樣厚膽子這樣大。太祖這次果然動了氣,將奏折當場撕碎扔在了地上。

但趙普自有他的做法,他默默地將那些撕碎的紙片一一拾起,回家後再仔細粘好。第四天上朝,他話也不說,將粘好的奏折舉過頭頂立在太祖麵前不動。

太祖不勝其煩,也為其所感動,長歎一聲,隻好準奏。

趙普還有類似的故事。

某位官吏按政績已該晉職,身為宰相的趙普上奏提出,但因太祖平常就不喜歡這個人,所以對趙普的奏折又不予理睬。

但趙普出於公心,不計皇上的好惡,前番那種韌性的表現又重複起來。太祖拗他不過,勉強同意了。

太祖又問:“若我不同意,這次你會怎樣?”

趙普麵不改色:“有過必罰,有功必賞,這是一條古訓,不能改變的原則,皇帝不該以自己的好惡而無視這個原則。”

也就是說,你雖貴為天子,也不能用個人感情處理刑罰褒賞的問題。這話顯然衝撞了宋太祖,太祖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趙普死跟在後麵,到後宮皇帝入寢的門外站著,垂首低頭,良久不動,下決心皇帝不出來他就不走了。據說太祖很為此感動,準了他的奏請。

臉皮厚絕不是不要尊嚴,而是看準了一個目標,不論任何艱難險阻而前進的一種方式。麵子當然也很重要,但也要有一個限度,到了“死要”麵子的地步,也就隻能“活受罪”了。再說不客氣點,麵子能值幾個錢?

聚才何妨低三下四

周文王在渭水邊碰到薑尚,交談後發現這是一個大人才,於是與之同車而返。三國時袁紹的謀士許攸來投奔曹操,曹操連鞋都沒穿就跑出帳外去迎接。為了得到關羽這個人才,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送美女十人,更贈赤兔寶馬,封漢壽亭侯,真是費盡心機,諂媚得讓人肉麻。

劉備為得到諸葛亮,三顧茅廬,當他第三次去的時候,關羽很是不高興,張飛幹脆說用一根麻繩把諸葛亮捆來算了。劉備嗬斥他們說:“汝二人豈不聞周文王謁薑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賢,汝何太無禮!”三人離茅廬還有半裏之遙,劉備便下馬步行。來到諸葛亮家裏,恰逢諸葛亮正高臥草堂,劉備不讓通報,恭恭敬敬在階前站立了半晌,直到諸葛亮醒來。而正是因為劉備求得諸葛亮之後,他才能夠成就其霸業。

在現代商業社會中,人的才能雖然主要靠管理發揮出來,但是情感因素的作用也絕不能小視:

美國著名的固特異汽車輪胎公司的經理肯特,有一次在一家酒館飲酒,無意中碰了一位喝得酩酊大醉的青年人,惹惱了這位醉漢,他借酒撒瘋,對肯特大打出手。

事後,肯特從店主人那裏了解到,這位青年發明了一種能增加輪胎強度的方法,而且申請到了專利。但他找了好幾家生產汽車輪胎的廠商,請求他們購買他的專利,都碰了壁,而且被他們視為異想天開,所以,他感到懷才不遇,整日憂鬱不樂,來這裏借酒消愁。

肯特得知這些情況後,對這位青年對他的不恭毫不介意,決定聘請他來自己公司做事。

一天早晨,他在工廠的門口等到了這位青年人,但青年人卻心灰意冷,不願向任何人談起他的發明之事。他不理肯特,徑自進工廠幹活去了。但是,肯特卻一直等在工廠的大門口。中午,工人下班了,但卻不見那位青年的蹤影。有人告訴肯特,那青年人幹的是計件工作,上下班沒有一定的時間。這天,天氣很冷,風也很大,但肯特一直不願離去,隻好忍饑受凍,因為他怕就在他離開的那一會兒,那位青年人下班走了。

就這樣,肯特從早上8點一直等到下午6點。這時,那位青年人才走出廠門,被肯特深深感動,便爽快地答應了與他合作的要求。原來在吃午飯時,那位青年人出來看到肯特等在門口,便轉身回去了。但後來,他知道肯特一天不吃不喝,在寒風中等了近10個小時之久,不禁動心了。肯特正是求得了這位青年人後,才推出了新的汽車輪胎產品,並使“固特異”這一品牌成為全球汽車輪胎名牌的卓越代表。

克?雷諾是美國矽穀一家小型軟件公司的老板,很有遠見卓識。他在激烈的競爭中認識到,提高企業的後勁在於人才,企業無法估量的資本是人才,知識可以成為企業的無形財富。

有一次,雷諾看中了一個人,想聘請他擔任業務主管。不料一次又一次的人情攻勢都無法奏效,甚至托了許多重要人物出麵也起不到作用。對方不耐煩地說: “先生,全世界大概隻有您媽媽還沒有給我打電話了。”沒想到第二天,雷諾真的讓自己遠在以色列的猶太母親打了電話過來。老太太動情地說:“放心好了,我的雷諾可是一個好人,你一定會願意同他共事的。”這一次對方果然沒有招架住, “投誠”來到了雷諾的公司。

不久以後,雷諾又物色到一個可以擔任他公司財務主任這個關鍵職位的人選。然而那個人在一家大公司任要職,待遇優厚,根本不把雷諾的小公司放在眼裏。雷諾並沒有泄氣,在打聽到對方的穿鞋尺碼後,買了一雙“耐克”牌運動鞋擺在那個人的家門口,所留的紙條上寫著“just do it” (“放手去幹”之意)這句著名的“耐克”廣告語,對方終於被打動, “跳槽”過來了。

身處當今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科學技術應用得越來越快,因此對人才和知識的渴求顯得更為迫切。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重要的職位必須爭取最棒的人才。”雷諾深有體會地說,“重要職位所提供的既是難得的機會,也是夠刺激的挑戰。如果企業隨便找人,就等於幫了競爭對手一個大忙”。

微軟亞洲研究院曾得到比爾?蓋茨這樣的評價:亞洲頂尖、世界一流。而在微軟亞洲研究院掌門人張亞勤看來,其成就不僅在技術領域有若幹突破,更有意義的是,在5年內網羅了50名世界一流的研究員和120名國內頂尖人才。

研究院不等著人才找上門,而是求賢若渴,三顧茅廬。微軟的“追隨”戰略曾被不少媒體喻為人才人戰的導火索。

三顧茅廬的典故被微軟仿效得淋漓盡致。比爾?蓋茨在創立美國微軟研究院時,請了許多說客去說服卡內基?梅隆大學的雷斯特教授加入。在曆經6個月的“軟磨硬泡”後,雷斯特終於為蓋茨的真誠所打動。雷斯特加盟微軟後,用從蓋茨那裏學來的耐心,又網羅了一大批計算機界大名鼎鼎的專家,其中包括微軟亞洲研究院首任院長李開複博士。

李開複博士受命創建在中國的研究院後,也用三顧茅廬之法挖來了包括被業界稱為“全世界的財富”的張亞勤在內的一批“聰明人”,構建了當今最令人豔羨的團隊。今天的院長張亞勤也在樂此不疲地執行著追隨智慧的戰略,他最近的得意之作是把“深藍之父”許峰雄博士拉進自己的隊伍。

我們需要注意的是,“低三下四”並非單純是一種情感因素,比如,有時可以用物質利益代替“三顧”之情。

瑞士有一位研究生研製成功了一支電子筆和一套輔助設備,其性能可以用來修正遙感衛星拍攝的紅外照片。在其研製成功之後,立即引起全世界的注意。但是大多數企業也隻是采取觀望的態度。這時,美國的一個大企業聞訊後馬上派人找到那個研究生,並以優厚的待遇為條件,動員他到美國去工作,因為他們發現如果把這位研究生吸收進來,收益將是無窮的。而瑞士其他公司也千方百計地想要留住他,於是希望得到人才的各個企業展開了競爭,最後,還是最先動手的美國企業取得了先機。他們采取的方法簡單而有效:其他企業的加薪,我們把之乘以5。這樣,其他企業就隻能望之興歎了。那位研究生來到該企業不久,便使企業創利3000萬。

金錢在現代社會已成了衡量絕大多數東西的標尺,甚至許多情感的因素。你肯出高價錢,說明對人才非常重視,“情誼”很深,人才一方麵得了實際好處,一方麵覺得受到了尊重,自然願意歸入麾下。

自降身價偷學藝

一些人,他們深感自己在一些地方還很缺乏,甚至不惜自降身價,來學習一些東西,獲得一些經驗。

維斯卡亞公司是美國20世紀80年代最為著名的機械製造公司,其產品銷往全世界,並代表著當今重型機械製造業的最高水平。許多人畢業後到該公司求職遭拒絕,原因很簡單,該公司的高技術人員爆滿,不再需要各種高技術人才。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向那些求職者閃爍著誘人的光環。

詹姆斯和許多人的命運一樣,在該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測試會上被拒絕申請,其實這時的用人測試會已經是徒有虛名了。詹姆斯並沒有死心,他發誓一定要進入維斯卡亞重型機械製造公司。於是他采取了一個特殊的策略——假裝自己一無所長。

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為該公司無償提供勞動力,請求公司分派給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計任何報酬來完成。公司起初覺得這簡直不可思議,但考慮到不用任何花費,也用不著操心,於是便分派他去打掃車間裏的廢鐵屑。一年來,詹姆斯勤勤懇懇地重複著這種簡單但是勞累的工作。為了糊口,下班後他還要去酒吧打工。這樣雖然得到老板及工人們的好感,但是仍然沒有一個人提到錄用他的問題。

1990年初,公司的許多訂單紛紛被退回,理由均是產品質量有問題,為此公司將蒙受巨大的損失。公司董事會為了挽救頹勢,緊急召開會議商議解決,當會議進行一大半卻尚未見眉目時,詹姆斯闖入會議室,提出要直接見總經理。在會上,詹姆斯把對這一問題出現的原因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釋,並且就工程技術上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隨後拿出了自己對產品的改造設計圖。這個設計非常先進,恰到好處地保留了原來機械的優點,同時克服了弊病。總經理及董事會的董事見到這個編外清潔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詢問他的背景以及現狀。詹姆斯麵對公司的最高決策者,將自己的意圖和盤托出,經董事會舉手表決,詹姆斯當即被聘為公司負責生產技術問題的副總經理。

原來,詹姆斯在做清掃工時,利用清掃工可以到處走動的特點,細心察看了整個公司各部門的生產情況,並一一做了詳細記錄,發現了所存在的技術性問題並想出了解決辦法。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時間搞設計,做了大量的數據統計,為最後一展才華奠定了基礎。

其實,這個世界上雖然有許多自我感覺良好的人,也還有許多人認識到自己的不足,有“學藝”心思。但藝卻不容易學到,有時不免需要做一些自降身價的事情。這事一般人或不屑,或不願去做,於是就喪失了一些機遇。甘願自降身價的,則往往把握住了一些好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