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當自律,做人常自省?(2 / 3)

例如,你在公事上的各項支出,報賬時,其金額在多少錢以內可以不需要單據,你有權給客戶折扣,或是同意退費嗎?假如有,最高的限度是什麼?你可以聘用人員或辭退員工嗎?

(2)不要把你所列的那些不同做法,都看成是互相抵觸的,事實上它們很少會有那麼截然不同的分別。最好的做法也許是采用折中的方式。例如,假使你手下兩個最得力的業務人員都想要擔任公司的代表,這時你何不幹脆把他們兩人都派出去,給你的顧客來一個最深刻的印象呢?

(3)在做決定時,要盡可能地收集各有關資料。決策的製定是根據事實而不是你個人一時的情緒好惡。

(4)往後退一步,把問題做一番審慎的思考。唯有正確的決策才能解決問題。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才能,有些人擅長數字,有些人擅長文字,有些人則對史哲有天分。在做決策以前,要把你小組工作人員的才能派上用場。

(5)幹著急並不能解決問題。把事情從頭到尾想一想,如果需要找別人幫忙,不要很勉強。

總之,三思而行是我們做事必須要注意的方式。磨刀非但不會誤了砍柴工,反且會大大加快砍柴效率。

把別人放在眼裏

有位富翁十分有錢,但卻受不到旁人的尊重,他為此苦惱不已,每日尋思如何才能得到眾人的敬仰。

某天在街上散步時,他看到街邊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心想機會來了,便在乞丐的破碗中丟下一枚亮晶晶的金幣。

誰知乞丐頭也不抬地仍是忙著捉虱子,富翁不由生氣:“你眼睛瞎了?沒看到我給你的是金幣嗎?”

乞丐仍是不看他一眼,答道:“給不給是你的事,不高興可以拿回去。”

富翁大怒,意氣用事起來,又丟了十個金幣在乞丐的碗中,心想他這次一定會趴著向自己道謝。卻不料乞丐仍是不理不睬。

富翁幾乎要跳了起來:“我給你十個金幣,你看清楚,我是有錢人,好歹你也尊重我一下,道個謝你都不會。”

乞丐懶洋洋地回答:“有錢是你的事,尊不尊重你則是我的事,這是強求不來的。”

富翁急了:“那麼,我將我的財產的一半送給你,能不能請你尊重我呢?”

乞丐翻著一雙白眼看著他: “給我一半財產,那我不是和你一樣有錢了嗎?為什麼要我尊重你?”

富翁更急起來道:“好,我將所有的財產都給你,這下你可願意尊重我了?”

乞丐大笑:“你將財產都給我,那你就成了乞丐,而我成了富翁,我憑什麼來尊重你?”

富人苦苦尋覓別人對他的尊重。他本以為他對乞丐的善舉會讓乞丐向他磕頭道謝。但結果卻大大出人意料,乞丐對他理都不理。他本以為加大施舍砝碼會換得乞丐的尊重,殊不知乞丐還是那樣。富人一次次的提高施舍尺度,但最終都被乞丐駁了回來,想要贏得尊重的願望也一次次地落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坐,請坐,請上坐”,“茶,泡茶,泡好茶”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那些看來其貌不揚的人,最好不要居高臨下地去看。

一對老夫婦,女的穿著一套褪色的條紋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則穿著便宜的西裝,也沒有事先約好,就直接去拜訪哈佛的校長。

校長的秘書在片刻間就斷定這兩個鄉下人不可能與哈佛有業務來往。

老先生輕聲地說:“我們要見校長。”

秘書很禮貌地說:“他整天都很忙!”

女士回答說:“沒關係,我們可以等。”

過了幾個鍾頭,秘書一直不理他們,希望他們知難而退,自己走開。他們卻一直等在那裏。

秘書終於決定告知校長:“也許他們跟您講幾句話就會走開。”

校長不耐煩地同意了。

校長心不甘情不願地麵對這對夫婦。

女士告訴他:“我們有一個兒子曾經在哈佛讀過一年,他很喜歡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快樂。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園裏為他留一紀念物。”

校長並沒有感動,反而覺得很可笑,粗聲地說:“夫人,我們不能為每一位曾讀過哈佛而後死亡的人豎立雕像的。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們的校園看起來就會像墓園一樣。”

女士說:“不是,我們不是要豎立一座雕像,我們想要捐一棟大樓給哈佛。”

校長仔細地看了一下他們的條紋棉布衣服及粗布便宜西裝,然後吐一口氣說:“你們知不知道建一棟大樓要花多少錢?我們學校的建築物都超過750萬美元。”

這時,女士沉默了。校長很高興,總算可以把他們打發了。

這位女士轉向她丈夫說:“隻要750萬就可以建一座大樓?我們為什麼不建一座大學來紀念我們的兒子?”

就這樣,斯坦福夫婦離開了哈佛,到了加州,創立了斯坦福大學,以此來紀念他們的兒子。

尊重他人,把他人放在眼裏,得到的往往是意想不到的回報;而看不起別人,你自己往往也會遭到別人的鄙視。

不要以犧牲友誼為代價

一位與林肯有著不同政見的人說:“林肯除一幫朋友外,一無所有。”他說的很正確,這就是現實中的林肯。因為他用真誠換取了友誼,就擁有了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談到個人的處世原則時,英國的伯利勳爵語重心長地說:“贏得他人的信任,你就會獲得支持和財富。”

古羅馬政治家、哲學家西賽羅說過:“如果生活中沒有誠實的友誼,就像地球上失去了太陽一樣,因為太陽是萬能的上帝賜予我們最好的禮物,而誠實的友誼則可以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歡樂。”對這位偉大哲學家的話我們也可以理解為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比真誠的友誼能帶給我們更多的激勵、幫助和快樂!

這是發生在越南的一個故事。

幾發迫擊炮彈突然落在一個小村莊的一所由傳教士創辦的孤兒院裏。傳教士和兩名兒童當場被炸死,還有幾名兒童受傷,其中有一個小姑娘,大約八歲。

村裏人立刻向附近的小鎮要求緊急醫護救援,這個小鎮和美軍有通訊聯係。終於,美國海軍的一名醫生和護士帶著救護用品趕到。經過查看,這個小姑娘的傷很嚴重,如果不立刻搶救,她就會因為休克和流血過多而死去。

輸血迫在眉睫,但得有一個與她血型相同的獻血者。經過迅速驗血表明,兩名美國人都不具有她的血型,但幾名未受傷的孤兒卻可以給她輸血。

醫生用摻和著英語的越南語,護士講著僅相當於高中水平的法語,加上臨時編出來的大量手勢,竭力想讓他們幼小而驚恐的聽眾知道,如果他們不能補足這個小姑娘所失去的血,她一定

會死去。

他們詢問是否有人願意獻血,一陣沉默作了回答,每個人都睜大了眼睛迷惑地望著他們。過了一會兒一隻小手緩慢而顫抖地舉了起來,但忽然又放下了,然後又一次舉起來。

“噢,謝謝你。”護士用法語說,“你叫什麼名字?”

“恒。”小男孩很快躺在草墊上。他的胳膊被酒精擦拭以後,一根針紮進了他的血管。

輸血過程中,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過了一會兒,他忽然抽泣了一下,全身顫抖,並迅速用一隻手捂住了臉。

“疼嗎?嗯?”醫生問道。恒搖搖頭,但過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並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

痛苦。醫生問他是否是針刺痛了他,他又搖了搖頭。

醫療隊覺得顯然有點不對頭。就在此刻,一名越南護士趕來援助。她看見小男孩痛苦的樣子,用極快的越語向他詢問,聽完他的回答,護士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頃刻之後,他停止了哭泣,用疑惑的目光看著那位越南護士。護士向他點點頭,一種消除了顧慮與痛苦的釋然表情立刻浮現在他的臉上。

越南護士輕聲對兩位美國人說:“他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誤會了你們的意思。他以為你們讓他把所有的鮮血都給那個小姑娘,以便讓她活下來。”

“但是他為什麼願意這樣做呢?”海軍護士問。

這個越南護士轉身問這個小男孩:“你為什麼願意這樣做呢?”

小男孩隻回答:“她是我的朋友。”

愛迪生說:“在生活中,我們最需要的就是這樣一些朋友。他們可以使我們竭盡所能,盡力而為。這是一個朋友的責任。與他們在一起,我們覺得自己很偉大。他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他們在我們麵前開啟了一扇生活之門,無論什麼問題,在他們那裏都能得到透徹的解答,哪怕是隻言片語,也可以提高我們的理解力。一個真正的朋友可以激發我的潛能,就像他把自己的力量輸送給我們一樣,使我們充分開發自己的力量。”

春秋時鮑叔牙和管仲是好朋友,二人相知很深。

他們倆曾經合夥做生意,一樣地出資出力,分利的時候,管仲總要多拿一些。別人都為鮑叔牙鳴不平,鮑叔牙卻說,管仲不是貪財,隻是他家裏窮。

管仲幾次幫鮑叔牙辦事都沒辦好,三次做官都被撤職,別人都說管仲沒有才幹,鮑叔牙又出來替管仲說話:“這絕不是管仲沒有才幹,隻是他沒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機會而已。”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當兵參加戰爭而三次逃跑,人們譏笑地說他貪生怕死。鮑叔牙再次直言:“管仲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他家裏有老母親需要奉養啊!”

後來,鮑叔牙當了齊國公子小白的謀士,管仲卻為齊國另一個公子糾效力。兩位公子在回國繼承王位的爭奪戰中,管仲曾驅車攔截小白,引弓射箭,正中小白的腰帶。小白彎腰裝死,騙過管仲,日夜驅車搶先趕回國內,繼承了君位,稱為齊桓公。公子糾失敗被殺,管仲也成了階下囚。

齊桓公登位後,要拜鮑叔牙為相,並欲殺管仲報一箭之仇。鮑叔牙堅辭相國之位,並指出管仲之才遠勝於己,力勸齊桓公不計前嫌,用管仲為相。齊桓公於是重用管仲,果如鮑叔牙所言,管仲的才華逐漸施展出來,終使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在社交上,如果你能處處表現出誠實守信,就能吸引很多朋友。相反,那些運用欺騙,隻為自己打算的人,就會到處被人冷落。

如果有人感到你是真的很關心他,他就會非常感謝你的幫助,並會回報你的關心。你對他的真誠和期望,會加強相互之間的友誼。

“媽媽,我可以去樹林中采草莓嗎?”一個夏天的早晨,蘇薩問媽媽。

“可以,不過你必須帶著羅弗一起去。”媽媽說。

蘇薩高興極了,媽媽做的早飯她隻吃了兩口就出發了。她不用擔心自己會餓,因為媽媽把她的午飯裝在一個鐵盒子裏給她帶上了。

羅弗是她們家的狗,它已經跟隨蘇薩3年了。

到了樹林,蘇薩采草莓,羅弗不安寧地到處亂跑,一會兒追鬆鼠,一會兒又是追兔子,玩得可高興了。但它總是與自己的小主人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她發生什麼意外。

中午的時候,蘇薩餓了,因為她早飯吃得太少,所以把鐵盒子裏麵的飯全部吃完了。

等到羅弗來的時候,盒子已經空了。自私的蘇薩一點飯也沒有給羅弗留下。

吃完飯後,蘇薩又開始采草莓,很快她就把自己的筐子裝滿了,於是她決定要回家了。就在她要走出樹林的時候,一條大蛇停在了她的前麵,嚇得她驚叫起來。這時,勇敢的羅弗跳到蛇身上,一口就把蛇的脖子咬斷了。

它回到主人身邊,用頭蹭著主人的手,似乎在詢問蘇薩有沒有受傷。蘇薩摟著羅弗的脖子,哭著說:“親愛的羅弗,我以前太自私了,對不起。”

羅弗才不會那麼小心眼呢!它在草地上跳來跳去,似乎什麼也沒有發生。

這件事給了蘇薩很大的教訓,從此她變得不再自私,當朋友們需要她幫助的時候,她總是熱心去幫助。大家都非常喜歡她,當她遇到困難,朋友們也會伸來援助之手。她生活得很幸福。

當有人問一個善於結交朋友的成大事者為什麼能夠與那些性情古怪的人友好相處,他說:“這很簡單,我所做的隻是真誠地對待他,盡力去欣賞他好的一麵,無視他那些不受歡迎的缺點。”也就是這樣,才使這位成大事者擁有了許多朋友,擁有了成功。

現在你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千萬不要以犧性友誼為代價來換取其他東西。應該與朋友保持緊密的關係,讓友誼之花常開。

結交朋友就應該與朋友坦誠相見,以心換心,隻有這樣才能使友誼長存。你要明白,朋友圈子的縮小,給你帶來的損失是巨大的。你的快樂也會感染朋友,同樣,他們的快樂也會同你共享,使你每一天都能感受到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修身,而後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國古代士人特別強調修身。荀子在2000多年前就明確提出:“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到了宋代更是有人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到了一個基礎地位,先有高尚的品行,然後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中華民族的道德史中對人的要求是其他任何一個民族都難以相比的。青年人要成大事,就要做到誠摯待人、光明坦蕩、寬人嚴己、嚴守信義。隻有這樣,才能贏得他人的信賴和支持,從而為事業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人的品行、德行就是“德”,自古“才”與“德”並重,形容一個人最好的詞語就是“德才兼備”。

一個品行不端、德行糟糕的人是很難能結識真正的朋友,獲得長久的事業成功。這樣的人很難有人能與之長期合作,因為這種人不是搞一錘子買賣,就是過河拆橋;這種人在家庭中,也會做出不道德的事情,極有可能給對方和孩子帶來痛苦和不幸;他們還甚至可能因為某種利益的驅動,鋌而走險而落入法網……

要走向成功,需要以德立身,這是一個成功者必須確立的內在標準,沒有這個內在標準,人生之路就會失去支撐,最終導致失敗。

我們修身的目的,是以德立身,把事業做成功。

以德立身貫穿於每個人的人生的全部過程,是一個人做人最根本的原則。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道德對人的要求雖有著不同的變化,每個人體驗和經曆的內容也不一樣,但是,“以德立身”的人生支柱是不變的,它對每個人的人生大廈起著支撐作用的定律是不變的。

修身本身要求我們做到的,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寬則得眾”,假如劉邦沒有寬廣的胸懷,也許他將一事無成。相反,項羽的本事很大,萬人不敵,自稱“力拔山兮氣蓋世”,可說英雄蓋世。但他有一謀士範增卻不用,氣量小也,隻能“無顏過江東,自刎於烏江”。還有《西遊記》裏的那位唐僧,除了會念經外什麼本事也沒有,但他的誠心和寬厚卻使三位本領高強的徒兒懾服於他,並完成了去西天取經的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