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9章 即使沒錢,也不能沒品位(1 / 1)

在生活中,很多年輕人寧願聽到別人說自己醜,也不願意別人說自己生活沒品味。因為一個人的長相是天生的,沒辦法更改;而品味則是後天培養的,它涵蓋了一個人相貌之外的更多的東西,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如果沒品位,也就等同於庸俗、淺薄、老土、邋遢、不入流等等。

那些有心計的人,通常都是品味高的人,他們的生活優雅、精致、有情趣、有格調、有追求、有意義。

那麼是否高品位的生活隻是有錢人的專利呢?很多年輕人認為培養高雅的品味、優雅精致的生活、文化藝術的修養、打高爾夫球、聽音樂會、彈鋼琴、穿品牌服裝等等都需要有金錢的支持。所以,很多年輕人潛意識中認為有錢人才有權談品味,也隻有先賺到了錢才能提高品味。

其實,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即使沒錢,你也可以過有品位的生活。

雖然有錢人更容易接近高標準的物質和精神生活,但是品味跟金錢卻沒有必然的關係,甚至,有些東西一旦跟金錢沾了邊,便毫無品味可言。所以說,一個人的品味並不是由他的財富決定的,而取決於他所受的教育、他的生活觀念、他的性格和他所處的環境。有的人雖然珠光寶氣、全身名牌,卻給人庸俗的感覺;有的人僅僅是簡單的牛仔加T恤,卻也能穿出自身的氣質。

所以,年輕人如果想要成為別人眼中的有品味,有涵養的人,就一定要在以下幾個方麵下工夫。

1.增長自身見識,增加自身修養的“厚度”

18歲以後,年輕人不能再像在學校裏那樣,隻局限於自己的小圈子裏,兩耳不聞窗外事,而是要增長自己的見識。有空的時候可以去圖書館、聽音樂會、參觀名書畫展、藝術品展覽,多參與一些文化人組織的活動等等。這樣才能汲取營養、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陶冶情操,從而提高你的文化底蘊和文化修養,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文化洗禮,談吐有內涵。

2.在閱讀中提高自己的生活情趣

西方有句諺語說:“你讀什麼樣的書,決定你成什麼樣的人。”年輕人進入社會以後,很少有人能靜下心來“享受”一本好書。與書籍比起來,年輕人似乎更樂於享受影碟、網絡、電影和電視所帶來的視覺盛宴,但事實上書本給人們帶來的精神享受是這些遠遠比不上的。

所以,想要成為有品位的年輕人一定要每天抽出點時間坐下來,品品香茗、讀讀好書,這樣才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你的文化品位。

3.適當消費,提高生活水平

與那些揮霍無度的年輕人相反,有的些年輕人則是毫無原則地節約。在他們心中,似乎每一項消費都會破壞他們心中的安全感。雖然省吃儉用沒有錯,但是該花費的錢一定要花費。否則就會給人吝嗇、迂腐的感覺,當然沒有品味可言。

18歲以後,也許錢不多,但這絕不是說年輕就不能享受生活、提高品位,關鍵是要提高自我內心的品位。這樣你才能對別人有吸引力,受到人們的喜歡和尊敬,過上一種真正高品位的生活。

心計提示:

一個人外表有品味容易做到,隻需要稍加用心就可以了。而想提高修養品味,那就得下一番工夫了,應該抽出大量的業餘時間去充實自己。這樣,人們才會發現一個一天比一天睿智,一天比一天灑脫,一天比一天高雅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