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走入一家商店時,如果售貨員對你冷若冰霜,你一定會不高興;但是,如果售貨員對你熱情萬分、噓寒問暖,不停地與你搭訕、推薦、介紹各種商品,那麼你也會感到渾身不自在。結果,你不但不願意購買任何商品,而且很快就拂袖而去。
與人交往也是一樣,冷漠的人,自然不容易得到別人的喜歡,而過度熱情的人,也會讓人渾身不舒服、心生反感。有些年輕人,剛剛進入社會,急切地想要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處處展示自己的熱情。殊不知,這樣做常常會適得其反,結果與初衷南轅北轍,甚至別人受不了這種熱情,還會故意拉開彼此的距離。
袁娜剛剛進入公司,一心想成為受大家歡迎的人。所以,無論是公司裏熟悉還是不熟悉的人,隻要讓袁娜碰上了,她都會像一個熱情的火爐一樣,馬上貼上去。
公司裏本來有很好的輪番值日製度,但是無論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袁娜總是搶著幫人家值日,結果一直運行良好的值日製度被打破了。
以前除了休息時間,公司的整體氛圍是安靜的。但是袁娜來了以後,從進公司大門開始,她就開始問大家“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這個我去給你做吧。”……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袁娜下班離開公司。時間長了,安靜的氛圍被打破,很多需要獨立思考的時間的也被袁娜的聒噪填充,同事們都煩得不得了。
同時,幫得了的幫不了的,袁娜都想去代勞,這也給大家的工作帶來很多困擾。
久而久之,大家非但沒有感激袁娜的熱情,還都很“害怕”袁娜的熱情,在工作時間,大家誰也不敢接起袁娜的話頭,就怕她滔滔不絕、一發不可收拾,甚至後來,大家走路都繞著她。
不要認為隻要熱情待人就一定能獲得別人的好感,像袁娜這樣的熱情,很少有人能吃得消。很多時候,別人之所以遠離這樣的人,恰恰就是因為他們太熱情了。
而那些有心計的人,卻總是明白“過猶不及”的道理。與人交往,他們總是能把握好熱情的“度”,一方麵他們不會讓自己顯得冷漠,另一方麵,也不會讓自己的熱情灼傷別人。
年輕人與人交往,一定要吸取袁娜的教訓。要始終明白,雖然說熱情是人際交往的“升溫劑”,但是倘若失控,溫度超過了正常值,也會導致焚毀人際關係的悲劇發生。
心計提示:
由於場合、年齡、性別、輩分以及交往程度深淺等方麵的不同,熱情也應該有檔次、有分寸。這樣才能避免熱情過度,影響人際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