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篇第九(2 / 3)

【今譯】

孔子說:“鳳鳥不飛來,黃河也不出現八卦圖,我[這一生]將要完了!”

子見齊衰者①,冕衣裳者與瞽者②,見之,雖少,必作③;過之,必趨④。

【注釋】

①齊衰(zīcuī資崔):古代用麻布做的喪服。為五服之一,因其緝邊縫齊,故稱。“齊”,衣的下擺。

②冕衣裳者:“冕”,做官人戴的高帽子;“衣”,上衣;“裳”,下服。總起來指穿著禮服(官服)的人。瞽(gǔ古):雙目失明,盲人。

③作:站起身來。表示同情和敬意。

④趨:邁小步快走。也是表示敬意。

【今譯】

孔子遇見穿喪服的人,戴禮帽穿禮服的人和盲人,雖然他們年輕,相見時,孔子一定站起身來;在他們麵前經過的時候,也一定要恭敬地邁小步快快走過。

顏淵喟然歎曰①:“仰之彌高②,鑽之彌堅③;瞻之在前④,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⑤,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⑥,雖欲從之,末由也已⑦。”

【注釋】

①喟(kuì潰):歎氣,歎息。

②彌:更加,越發。

③鑽:深入鑽研。堅:本意是堅硬,堅固。這裏引申為深,艱深。

④瞻(zhān沾):看,視。

⑤循循然:一步一步有次序地。誘:引導,誘導。

⑥卓爾:高大直立的樣子。

⑦末由:指不知從什麼地方,不知怎麼辦,沒有辦法去達到。“末”,沒有,無。“由”,途徑。

【今譯】

顏淵感歎地說:“[老師的道德品格和學識,]抬頭仰望,越望越覺得高;努力去鑽研,越鑽研越覺得艱深;看著好像在前麵,忽然又像是在後麵。老師善於一步一步地誘導人,用文化典籍來豐富我的知識,用禮節來約束我的行動,使我想停止前進也不可能,直到竭盡了我的才力[也不能停止學習]。總好像有一個非常高大的東西立在前麵,雖然很想要攀登上去,卻沒有途徑。”

子疾病①,子路使門人為臣②。病間③,曰:“久矣哉,由之行詐也④!無臣而為有臣。吾誰欺?欺天乎?且予與其死於臣之手也,無寧死於二三子之手乎⑤?且予縱不得大葬⑥,予死於道路乎?”

【注釋】

①疾病:“疾”,生病。“病”,病重,病危。

②臣:指家臣。按當時禮法,隻有受封的大夫,才有家臣,死後喪事,也是由家臣負責料理。孔子那時已經不做官了,本來沒有家臣,但是子路卻要安排門人去充當孔子的家臣,這是為了擺一下排場,準備以大夫之禮來安葬孔子。

③間(jiàn見):本指間隙。這裏指疾病好了一些,病勢轉輕。

④由:即子路。姓仲名由,子路是字。

⑤無寧:“無”,發語詞,沒有意義。“寧”,寧可。“無寧”常與“與其”連用,表示選擇。“與其”用在放棄的一麵,“無寧”用在肯定的一麵。二三子:對弟子們的稱呼,猶言“你們幾位”。

⑥大葬:指按葬大夫的禮節來安葬。

【今譯】

孔子病重,子路派弟子去做家臣[以便負責料理後事]。後來孔子的病好轉一些,便說:“很久了啊,仲由於這種欺騙人的事!我本來沒有家臣,卻要裝作有家臣。讓我欺騙誰呢?欺騙上天嗎?況且,我與其在家臣的料理下死去,倒不如在弟子你們的料理下死去。而且,我即使不能以大夫之禮來隆重安葬,難道我會死在道路上嗎?”

子貢曰:“有美玉於斯,韞櫝而藏諸①?求善賈而沽諸②?”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注釋】

①韞櫝:“韞(yùn運)”,收藏起來。“櫝(dú毒)”,櫃子。後以“韞櫝”表示懷才未用。

②賈(gǔ古):商人。古代稱行商,為商;有固定店鋪的商人,為賈。沽(gū姑):賣,買。諸:“之乎”二字的合音。

【今譯】

子貢說:“有一塊美玉在這裏,是把它放入櫃子裏收藏起來呢?還是找一個識貨的商人賣掉它呢?”孔子說:“賣它吧!賣它吧!我正等著識貨的商人哩!”

子欲居九夷①。或曰:“陋②,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釋】

①九夷:我國古代稱東部的少數民族為夷。至於“九夷”,或說是指九個不同的部族;或說是對東部夷族地區的總稱;或說即“淮夷”,是散居於淮水、泗水之間的一個部族。已不可確考。

②陋:本義是狹小,簡陋。這裏引申為經濟、文化的落後。

【今譯】

孔子想要遷到九夷地方居住。有人說:“那裏很落後,如何能居住呢?”孔子說:“君子居住到那裏[去實行教化],還有什麼落後的呢?”

子曰:“吾自衛反魯①,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②。”

【注釋】

①自衛反魯:“反”,同“返”。指公元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冬,因衛國發生內亂,孔子從那兒返回魯國,結束了他十四年來“周遊列國”的生活。

②雅,頌:《詩經》篇章分《風》、《雅》、《頌》三大類。在古代,《詩經》305篇詩,都是能唱的。不同的詩配有不同的樂曲。奏於朝曰雅,奏於廟曰頌。這裏指《雅》、《頌》的樂章內容和曲譜,都得到了孔子的整理與訂正,而教之於徒,傳之於世。

【今譯】

孔子說:“我自衛國返回魯國,然後把樂曲進行了整理訂正,使雅歸雅,頌歸頌,各歸於適當的位置。”

子曰:“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①?”

【注釋】

①“何有”句:一說,此句意為:我還有什麼困難或遺憾呢?

【今譯】

孔子說:“在外[從政就職]事奉君王公卿,在家事奉父母兄長,辦理喪事不敢不勤勉盡力,就是喝酒也不致被醉倒,[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①,不舍晝夜②。”

【注釋】

①逝者:指逝去的歲月、時光。斯:這。這裏指河水。夫(fú扶):語氣助詞。

②舍:止,停留。

【今譯】

孔子在河邊說:“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啊!日日夜夜不停地流去。”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①。”

【注釋】

①“吾未見”句: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居衛月餘,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後麵的第二部車子),招搖市過之”。孔子因而發出了這一感歎。

【今譯】

孔子說:“我沒見過愛慕德行像愛慕美色[那樣熱切]的人。”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①,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②,進,吾往也③。”

【注釋】

①簣(kuì潰):裝土用的竹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