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子與會子(1 / 3)

交子與會子

交子是北宋發行的紙幣,先是私鋪發行,後來作為官方法定的貨幣流通。交子是我國最早由朝廷正式發行的紙幣,也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紙幣。

紙幣交子比金屬貨幣容易攜帶,可以在較大範圍內使用,有利於商品的流通,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會子是南宋時發行的一種便錢,即彙票、支票之類的票據。南宋會子發行初期,由於朝廷措施得當,發行謹慎,尚能維持其幣值,後期則發行額大幅上升,導致其本身價值下跌,最後完成了其曆史使命。

交子的產生與消亡

我國北宋時期四川成都出現的紙幣交子,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紙幣。因此,我國是世界上使用紙幣最早的國家。我國宋代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這絕非偶然。因為在當時,居於世界先進地位的宋代,已經具備了製造交子的條件,也就是得益於當時先進的印刷技

術與繁榮的經濟。

交子的出現,便利了商業往來,彌補了現錢不足,是我國貨幣史上的一大業績。此外,交子作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在印刷史、版畫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對研究我國古代紙幣印刷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交子最初隻是一種代替貨幣交易的信用憑證,即代金券。存款人把金屬貨幣交付給鋪戶,鋪戶把存款人存放現金的數額臨時填寫在用桑樹葉做的紙質的卷麵上,再交還存款人。當存款人提取現金時,每貫付給鋪戶30文錢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費。這種臨時填寫存款金額的楮紙券就是交子。

宋代銅錢的標準重量是每貫5宋斤,依一宋斤約為600克計,約折合3000克。小鐵錢每貫約重3900克,大鐵錢每貫約重7200克,如果帶5貫大錢鐵,即約有36千克重,顯然攜帶十分不方便。由此可見,鐵錢不但分量重,而且幣值低。

根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購買價值一貫銅錢的商品,必須用小鐵錢約39千克;購買價值10貫銅錢的商品,必須用小鐵錢約390千克。

笨重值低的鐵錢阻礙著商品貿易的發展。於是,在信用、契約關係日見發達的情形下,宋代出現了人類曆史上最早的紙幣交子。此外,宋代朝廷經常與遼、夏、金有軍事上的衝突,因此軍費和賠款開支很大,也需要發行交子來彌補財政赤字。

交子的出現,便利了商業往來,彌補了現錢的不足,是我國古代貨幣史上的一大業績。此外,交子作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發行最早的紙幣,在印刷史、版畫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對研究我國古代紙幣印刷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宋代最初設立的交子鋪因為尚未得到朝廷認可,因此稱之為“私交子”,即史書中說的“私為券,以便貿易”。在私交子大行其道的時候,也伴有問題發生。那就是少數唯利是圖、貪得無厭的鋪戶進行金融欺詐,自製交子導致問題叢生。

為了遏製金融欺詐的逆流,北宋朝廷對交子鋪戶進行整頓。朝廷任命張詠為益州知府,張詠是一位廉潔愛民,有遠見卓識和強烈使命感的優秀官員。他

獨具慧眼,認識到益州民間創造的這種紙幣印製的貨幣代用品,是亙古未見的絕妙發明,它使用方便,便於攜帶,成本低,可大量製造,資源幾乎是無限的。

隻要嚴格管理,好好利用,對遭受戰亂的益州經濟恢複和發展,乃至全國經貿都會發揮無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它的優越性是無可比擬的。於是,張詠從眾多交子戶中,精心遴選信譽良好,財力雄厚,以王昌懿為首的16戶,作為官方認可,支持保護的交子特許經營戶。要求16戶嚴格監督管理私交子的印製、發行、運營,保證自由交換和隨時兌現。這樣,私交子的發行取得了朝廷認可。

交子在16戶富商主辦之前,是由民間一些小的商家私自發行的,他們發行的交子比較零散,沒有統一的形製,和普通收據類似。這種交子蓋有商號的印記並有密押等,可攜帶鐵錢的數目填寫金額。

發行交子的目的是為了代替鐵錢,行使方便。鐵錢持有者可持鐵錢到發行交子的商號換取交子,然後到市麵流通。任何交子持有者,都可拿交子到發行交子的商號兌換鑄幣。所以,交子是鐵錢價值的符號,起著紙幣的作用,這一點是很明顯的。

十六戶大的富商主辦時,交子就有了統一的形製。紙質相同、形製統一、印製精美、質量上乘的私交子以嶄新麵貌走向市場,受到商家民眾的歡迎,逐步接受並樂意使用。世界第一張紙幣就此誕生了。

以張詠和王昌懿為首的商戶們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為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益州人這種曆史機遇和輝煌的貢

獻是唯一的。

交子發行後,隨時可以兌現,兌現時每貫要收費30文。交子流通甚廣,特別是每年絲、蠶、米、麥將熟時,商民需要較多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交子,所以這時交子發行量最多。

後來這10多戶富商衰敗下來,資金呆滯,發生虧損,終於不能兌現,交子信用破壞,於是爭鬧不斷發生,最後終於被收歸官營。

1023年,朝廷在益州設置掌管交子流通印製的交子務。交子務建置前後,交子形製大體成型。但當時誰也沒有想到,這是一個影響巨大的曆史性的創舉。擔當設立官辦交子務,再度發行紙幣重任的,是一位來自河東路的益州轉運使薛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