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僅要接,還要做好,如期發貨。”胡愛娣拍板說道。
胡愛娣為了籌措資金,四處奔波。下午下班時分,遇上堵車。為趕在銀行下班前找到相關人員,她腳蹬高跟鞋在建設大道上棄車飛奔,一直忙到晚上9時30分,最終解了燃眉之急。
“如果當天不順利,後果很難想像。合同簽訂後,愛帝集團調動省內外同行的資源,把分散的生產能力集聚起來。我省整個紡織行業的力量,以及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的數十家針織企業,全部加班加點,為愛帝效力。”胡愛娣至今仍感慨的說道。
愛帝集團的30多名“跟單員”,每天在滬杭線上來回奔波,集團新買的兩台金杯客車,一個半月後回到武漢就大修。愛帝工業園內,每天的進貨、出貨的大卡車川流不息。
如期履約,TCL公司的人連連稱讚:“沒想到這麼快。”這次戰役的成功,不僅帶來了更多的集團訂單,還讓愛帝在國內行業中的綜合實力上升至第4位。
“通過整合省內外行業產業鏈資源,愛帝的組織管理能力和員工得到了極好的鍛煉,愛帝人有信心向行業領頭羊的地位發起衝擊。”胡愛娣說。
事後統計,參與T單的企業,僅成衣廠就有38家。加上織造、染整等企業,共約100家,員工達數萬人。
愛帝是在2001年開始走出國門的。當年6月,他們成立外貿部,9月接到第一筆13.6萬美元的訂單。2002年,愛帝出口創彙達778.4萬美元,去年達1500萬美元,今年元至7月已結彙1000萬美元。外貿出口幾乎是一年翻一倍。胡愛娣說,這主要得益於現在的工業園。
在很多服裝加工者還滿足於租廠房、用國產設備小打小鬧時,胡愛娣決心抓住加入WTO的機遇,大力發展自己的產業基地。
1998年,在同事、親友的一片反對聲中,胡愛娣利用原始積累、銀行貸款等資金,引進德國、日本、意大利等國際一流的織造、染整、印花、定型等全套設備,投資1億多元興建愛帝工業園。
2000年9月,工業園全麵竣工投產,愛帝形成了領先國內的織、英染、整、縫一條龍生產線。現在,這裏的就業工人達1600人。
愛帝綜合實力躋身全國針織行業前10位;就在接到海外訂單的這一年,從這一年起,愛帝成為省內連續3年獲得全國服裝行業“雙百強”的企業,成為中部地區針織行業的領軍企業,湖北省著名商標、中國名牌等榮譽紛至遝來。同時,愛帝還衍生出西尼爾、溫馨等品牌,產品占據全國內衣市場6%的份額。
2003年,愛帝讚助鳳凰衛視“2003中華環球小姐大賽”,走出邁向國際化的探索步伐。
2004年,愛帝與全球500強的美國沃爾瑪、法國家樂福合作,進入其全球采購、銷售網。目前,愛帝正籌劃在美國、歐盟、東南亞一些國家設立辦事處。
每一處大手筆,都顯示出愛帝正在積極邁向國際化,參與國際分工協作。胡愛娣笑言,通過4年的學習和積累,愛帝已完全有能力接受國際市場風雲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