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包玉剛……世界船王之路(3 / 3)

包玉剛無功回香港不久之後,就又從船舶經紀公司得知,英國威廉遜公司有一艘舊船想脫手,要價22萬英鎊。他想22萬英鎊是經紀公司開出的價錢,其中是含了經紀費的,如果直接從威廉遜公司購買,定會便宜。

包玉剛此時並不想再借款,他說服父親傾其家中所有,又遊說親戚朋友幫忙,多方湊集了20萬英鎊,再赴倫敦。

威廉遜公司同意將載貨8200噸、船齡28年,名叫愛璦納的商船賣給包玉剛,價錢就是20萬英鎊。包玉剛讓威廉遜公司把船檢修一遍後,又雇人把船的外觀漆成特別醒目的新顏色,不知道底細的人,還誤以為是條剛下水的新船,愛瑗納的名字也改成了“金安號”。

當“金安號”從英國啟航駛向香港,途經印度洋的時候,運籌帷幄的包玉剛已經辦好了兩件事,一是成立了“環球航運集團有限公司”;二是與日本一家船舶公司談妥,將“金安號”轉租給這家公司,從印度運煤到日本。

金安號迎著朝陽,犁開海浪,駛向東方。站在船頭甲板上的包玉剛,心裏充溢的是喜悅與凝重,他的第一艘船劈開太平洋的波浪駛向前方。

黎明時分,包玉剛的船迎著朝陽進入海灣。早已候在岸上的家人們發出一片歡呼,包玉剛領大夥上船參觀,4個女兒像小鳥在船上跑來跑去,嘰嘰喳喳地問這問那。

包玉剛旗開得勝,首戰非常的順利。以後幾年中,他在二手貨市場上大量購買,40多艘船都是用這種辦法買進的。投資造船是在1961年才著手進行,他的第一艘新船是在1963年1月才離開船塢的。

經營那些船隻的公司名稱定為“環球造船集團公司”,反映出它的全球活動。

寶 座 落 定

1975年,包玉剛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寶座,他的環球集團所屬運油船和幹貨船達84艘,贏得了“東方奧納西斯”的稱號。

“包先生,你作為一個中國出生的人,在國際航運界和金融界做出了世人矚目的成就,你有何感想?” 一位香港記者問他。

“我們中國人在世界上以勤勞、誠實、厚道聞名於世。我作為一個中國人,過去在國外創業所遇到的困難,往往比其它國籍的人多,不信任和白眼都時常碰到。要想做出卓越的成績,隻有靠我們自己埋頭苦幹,用我們的勤勞戰勝困難,用我們的誠實取信於人,那種依賴外國政府給你資助或給你津貼的幻想是不現實的。一旦我們的事業順利時,卻不可妄自尊大;當事業不順利時,也絕不卑躬屈膝。人應該始終保持他的尊嚴和自信心。”包玉剛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回答。

1979年夏,發生了震驚世界的“九龍倉閃電戰”,船王從巴黎飛到倫敦、旋即又從倫敦趕到香港,運籌帷幄,遊說各方,還跟李嘉誠秘密會談,向各公司老板籌措資金,通宵達旦的忙碌,但他毫無倦意。籌集到21億港元之後,他紅光滿麵召開全港記者招待會,一個回馬槍,殺得“怡和洋行”叫苦不迭,最後讓出了九龍倉。

1980年,包玉剛的環球航運集團的船隊已發展到200多艘,成為世界上擁有船隻噸位最多的船王。環球航運集團除在香港設有代理公司之外,還在百慕大、東京、倫敦、紐約、裏約熱內盧以及新加坡等地,共設立了20家子公司或代理公司,所屬船隻分別在利比裏亞、巴拿馬、英國或香港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