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陳旻君……創業時像一條無水的魚(1 / 2)

我也是從創業開始一點點做起來的,我知道別人的支持對我是什麼樣的幫助,我希望能幫助別人。——陳旻君

陳旻君出生在台灣,但是卻是在美國長大,不會聽不會說不會看中文,內裏完全是一個地道的美國人。而在天津開辦自己的公司11年,她說現在的自己更像一個北方人:直率爽快。陳旻君身上有兩種人的特點:“香蕉人”和北方人。

成立公司

外彙市場直通車行情、分析,一個也不能少陳旻君的公司名為美商尚赫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英文sunhope。尚赫是陳旻君的父親1965在美國創立的以生產魚油為主的保健品集團公司。

1993年,陳旻君在天津設立尚赫中國總部,投資1000萬美元成立了天津尚赫保健用品有限公司,之後天津尚赫日用化工有限公司、天津尚赫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天津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等相繼建立,公司開始向集團化發展。

陳旻君手下20多個主管全都是女士。這些女將任何級別的人都叫陳旻君“Nancy”(南希),而這個隨和而漂亮的Nancy,她掌管的公司在中國幾乎所有的大中城市都有了銷售點,直銷人員也已經達到30萬。

艱難的初期,惟有堅持再堅持

當問起陳旻君在中國創業11年中,最困難的是哪個階段,她毫不猶豫地說:“一開始。”

11年前,剛從美國聖瑪麗女子大學經濟管理係畢業,她隻身來到國內創立中國的尚赫。

“在1993年的時候,人們對於保健品還幾乎沒有太多的概念。而在美國,吃魚油、維生素,就像吃飯一樣普通。這是一個很大的不同和障礙。”但最困難的還不是這個,而是登記、辦證、申報、獲得營業執照等特別繁瑣的手續。

排隊也是讓陳旻君記憶非常深刻的。當時的她看不懂牆上的提示,所以在排隊的時候經常排錯,經常是其他人所有的手續都辦好了,她還在四處碰壁。

“當時真希望自己就是一個老外的樣子,這樣排隊的時候,還能得到照顧。”陳旻君覺得當時的想法非常好笑。

為了申請公司,她不知跑了多少個部門,蓋的章更是多達幾百個。辛苦還在其次,關鍵是觀念的不同讓她備感困擾。而在與人交往中,也鬧出了許多笑話。

還有一次,她到一個部門辦事,談到中午,那個單位的領導非常熱情地說:“一起吃飯吧。”於是她就同這個領導一起坐到了飯桌上。

在美國,習慣了由男士買單,吃完了飯陳旻君也就等著對方結賬,可是那個領導就是不動,於是大家繼續坐在那兒吃,又吃了很久時間,陳旻君看那個人還是不動,隻好自己去結了賬,心裏還在罵:“這是個什麼男人!

“那是我第一次請人吃飯,於是以後就一直請下去了。”想起創業初期遇到的種種困難與不解,陳旻君很是無奈,“我那時像一條沒有水的魚,水土不服。”

銷售局麵打不開,而且還是人生地不熟,陳旻君也曾想過回美國。那裏有自己的親人,有生長了20多年的環境,為什麼非要在這個地方受罪呢?但是,同時,她的心目中還有另一個很堅持的觀念:回去也要體麵地回去,不然會被別人瞧不起的。

陳旻君記得剛來時正是冬天,從溫暖濕潤的加州來到寒冷的中國北方,手腳總是冰涼。

陳旻君回憶那段日子,用的詞是“很冷很冷”。那時每天基本都是,白天在外麵跑,晚上回到住的賓館先蒙上被子哭一場,然後再仔細算一下什麼時候回去最合適、不丟人。然後再告訴自己:再堅持一天。

陳旻君就這樣堅持一天再堅持一天,公司終於在之後的有一個月銷售業績達到了10萬元,合法的而且是適合中國國情的傳銷模式也基本建立起來了。這讓陳旻君和自己公司的下屬在屋子裏蹦唱了好半天。

1997年,尚赫公司到了鼎盛時期,但是國家宣布不允許傳銷。當時陳旻君都傻了:這麼多的員工,還有30萬直銷商,如何向他們交待呢!

陳旻君不認相信公司就這麼結束了,於是她跑到北京,一個一個單位跑,一個章一個章地蓋。最後,國家工商局從30家注冊資金2000萬元的公司中,定了10家企業可以轉為直銷,其中就有尚赫。

陳旻君到現在還是認為除了產品的質量外,那一次的成功一方麵是運氣,還有一方麵是因為自己堅持不懈的勁頭感動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