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李瑩……從才女到財女(1 / 2)

在不斷的嚐試中,你總會碰見一些想象不到的人,給了你意想不到的機會。一個人如果總是在站台上徘徊,不敢上新的列車,那就永遠無法成為下一站天後。——李瑩

李瑩,好多人都感歎老天爺對她的垂青,一個女人想擁有的,李瑩幾乎全有了:她曾是北京大學有名的才女“校花”;她23歲開始做汽車貿易,3年內就賺了1000萬元;她被評為“北京十大傑出青年”、“中國經濟女性傑出貢獻人物”,曾被一些媒體評為“亞洲最時尚魅力女人”。

李瑩目前房子車子都有了,而且開的是寶馬。當有人問她喜歡寶馬幾係的時候,她回答說:“我3係、5係、7係都有。不同係的車給你的感覺不一樣,我經常換換開。我建議朋友多買幾輛寶馬。”

或許她的一句話讓很多人都會大跌眼鏡,價值百萬的名車,竟被她說得如換件衣服般輕鬆。

北大“校花”下海經商

“如果說我是幸運的,那是因為我善於發現機會、創造機會、把握機會,同時我注重自身修養,不斷充實自己。”李瑩對自己成功的見解。

“我站在宿舍的窗前,一方麵感到很激動,因為我實現了自己夢寐以求的願望;同時也懷著幾分忐忑和不安,因為不知道今後的路應該怎麼走。就在那時,我看到不斷有小轎車停在樓下,一個個打扮入時,臉上還洋溢著自信和優越感的女孩子從車上走下來。這也許刺激了我。我在心裏告訴自己,將來一定要為自己買一輛車,一定要靠自己的努力和辛苦。”這是李瑩自己進入北大的第一天的內心感受 。

北大校園裏的李瑩,知名度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校園裏都知道她是個才女,學習成績好,人長得漂亮,曾連續5年出任校級文藝演出的主持人在老師和同學看來,李瑩前程似錦,等待她的將會是鋪滿鮮花的陽光大道。

1992年畢業時,一大堆就業機會擺到了她的麵前。

“我學的是日本文學專業,同學們認為最好的去處就是到日資企業。可我不這麼認為。一個中國人在那裏很難做到非常高的位置,也就是沒有太多上升的空間。我的性格很好強,這條路並不適合我。”

她也不願進國家機關。“我比較喜歡標新立異,非常喜歡彰顯自己的個性。在國家機關裏,或許需要你去在很多方麵磨平自己的棱角,這樣的生活方式不是我所需要的。另一個選擇是留校當老師,這樣的生活穩定而清貧。我承認自己還是有些愛慕虛榮。所以,這種生活也不是我所希望的。”

下海!李瑩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選擇了自主創業這條路。

畢業3年掙到1000萬

李瑩說:“那時候,我對富裕生活的理解很簡單,掙到100萬!”於是,剛一走出校門,22歲的她就開始朝這個目標努力。

李瑩在北大的時候遇上了現在的丈夫,一個德籍華裔。兩人相愛,並一起打天下。

在他們開始創業的時候是非常艱苦的。當時資金不足,她男朋友寒假回德國,結識了醫療器械公司的老板和卷煙公司的總經理,李瑩認為這是個很好的資源,就決定做他們的代理商。為了節省資金,李瑩一個人既是經理,又是財務,還是倉庫保管員。更困難的是,她對醫療器械和煙草一無所知,看醫療器械說明書就像看天書,也沒有這一行業的人際關係。於是,她請人將說明書翻譯成中文,然後硬著頭皮跑醫院。

協和醫院的專家對她說道:“阜外醫院最需要心血管係統的醫療器械。”

於是,之後她便跑到阜外醫院。該院的一名管理人員看完資料說:“這個行業競爭激烈,來找我們的人很多,但我很欣賞你的率真和熱情。給你提個建議吧,3月份北京有個會,全國150多位心髒外科專家出席,你不妨去參加。”

李瑩在這次會議上認識了許多醫療器械專家,銷售大門從此打開了。

李瑩終生難忘自己做成的第一筆生意。

1992年的一個冬夜,某醫院急需一批心髒手術用插管。雖然價值隻有1600元,卻是公司開張後的一筆“大單”。李瑩顧不上外麵的天寒地凍,披上大衣,要了一輛“麵的”匆匆趕到醫院。這筆生意雖然做得很辛苦,也隻賺了幾百元,但她卻特別高興,比她現在掙幾百萬還要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