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淚水+汗水=成功(1 / 1)

從前,有一個少年,由於和父母生氣,夜裏拎著一把鋤頭離家出走了。少年不想讓父母找到,因此,他走的不是大路,而是村外的田野。由於晚上沒有月亮,他深一腳淺一腳地走著,衣服被樹枝刮破了,頭發淩亂了,臉上、手臂上火辣辣的,也不知劃破了多少處。

天快亮的時候,少年走進一處荒山裏。這時候的少年,已經疲憊不堪,他找了處山坳,倚在石頭上望著灰蒙蒙的天空出神。少年有些後悔,他之所以與父母生氣,是因為父母嫌他懶。村子裏像他這樣年齡的孩子,多數已經學會幫著父母耕種了,而他,十幾年來,連個鋤把也沒摸過。昨天晚飯時,父親狠狠地訓斥了他一頓,說:“你這個臭小子,好吃懶做,不學耕種,長大了能有什麼出息?”母親也數落他:“是啊,你瞧人家誰誰誰,年齡也和你差不多,農活都會了。”少年大聲說:“我不學他們,學會了耕種有什麼出息?”父親抓起一把玉米粒,氣憤地說:“臭小子,你自己看看,你每天吃的飯都是由它們變來的,如果不勞作,怎麼會獲得它們?來,給我揣在兜裏,沒事時就想一想它們是怎麼來的。”說著,父親將少年的兜裏揣滿了玉米粒,又扔給他一把鋤頭。少年拎著鋤頭鑽進了自己的屋裏。他躺在床上越想越衝動,後來,就沉著夜晚偷偷地出來了。

少年正想著,突然一陣吼叫聲傳來,他抬頭一看,隻見對麵的岩石上出現了一隻猛虎。少年嚇壞了,他左右看看,見不遠處有一個小小的洞口,於是拎著鋤頭跑過去。老虎聽到動靜,朝這邊望來,接著,吼叫一聲跳了下來。少年慌忙鑽進洞內,用石頭堵著洞口。少年剛堵上洞口,老虎也來到了洞外。老虎嗅到人的氣息,瘋狂地用爪子拍打著石頭。少年不停地將身後的石頭往前堆,洞口被堵了一層又一層,漸漸地,他聽不到外麵的喉叫聲了,而身後似有一股冷風吹來。少年在狹窄的洞裏轉過身,發現前麵有一道亮光。他慢慢地爬了過去。

原來,洞的另一邊是一個山穀。少年鑽出山洞,大口大口地呼吸著。山穀雖然不大,但景色非常優美,有小溪,有花草,有樹木。少年無心欣賞美景。此時,天色已經大亮,他圍著山穀轉了一圈,發覺這裏除了剛才的山洞,再沒有出口。怎麼辦?少年絕望了,也有些後怕起來。他畢竟是個十幾歲的孩子,處身於絕境之中,漸漸地,他的身心被一種恐懼感包圍了起來。

少年想起父親的話,他掏出兜裏的玉米粒,喃喃地說:“有什麼用,你們有什麼用?”少年揮手將玉米粒和鋤頭遠遠地扔了出去。然後,他抱著膝,倚著石壁痛哭起來。

少年哭哭停停,停停哭哭,一直到天色漸晚,他的肚子裏咕咕直叫。少年扶著石壁站起來,逛遍了山穀,卻找不到可以食用的東西。夜色已深,涼風刺骨,少年躲進山洞裏,迷迷糊糊地睡去了。

第二天清晨,少年醒了過來。此時,他已經餓得兩腿發軟。少年走到小溪邊,想洗一下臉。一低頭,看到溪水裏的魚,忍不住大喜。於是跳了下去,用手摸著。過了一會兒,少年摸到了一條魚。少年將魚用樹枝叉了,然後找了些幹草和幹柴,找來鋤頭在石頭上摩擦著。終於,火花引燃了幹草。

吃完魚,少年覺得恢複了些體力,他擔心天氣變化,便儲藏起不少的幹草和幹柴。

就這樣,少年每天以魚為食,勉強生存了下來。幾天後,少年發現小溪邊多了一些綠色的嫩芽。少年認識它們,因為父親不止一次地帶他去田野裏,他知道,是種子發芽了。少年看著它們,又看看倚在石壁上的鋤頭。半晌,少年拿來鋤頭,開始為嫩芽們鋤草、鬆土。

日子一天天過去,為了生存和希望,少年每天一早起來,為這些禾苗鋤草、鬆土,直到累得大汗淋漓,才稍微休息一下再接著幹。漸漸地,山穀裏長出了一片綠油油的玉米。玉米越長越高,終於成熟了。而此時,小溪裏的魚越來越少,少年甚至一天連一條魚也吃不上了。少年掰下幾個玉米棒子,放在火上烤著。烤熟後,他咬了一口,慢慢地咀嚼著,但覺滿嘴馨香。這時候,他終於懂得了父親話中的道理。

有了玉米棒子,少年得以生存了下去。半年後,父母終於打通了山洞找到了他。父母見兒子還活著,非常欣喜。少年擁抱著父母,說:“爸,媽,你們的話我都明白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付出總會和回報成正比。忘記了是誰說過,含淚播種的人,一定會含笑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