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給自己一巴掌(1 / 1)

小時候,霍亞是大人眼中的老實孩子,也因此,他常常被夥伴們欺侮,甚至有時因為爭東西被打得滿身傷痕。

一天,當他再一次掛彩回家,向父親哭訴時,被父親大罵了一頓。父親說:“你這個沒用的東西,既然這麼怯弱,就乖乖地躲在家裏吧!”夥伴們欺負,父親痛罵,讓霍亞滿腹委屈。他哭著跑了出來。外麵涼風習習,霍亞走了一段路,腦子裏有些清醒了。他的耳邊響起了父親的話。他明白,父親是恨鐵不成鋼,他是愛自己的。與其說他在罵自己,不如說他在鼓勵自己找一條強大自己的路子。

霍亞一邊走一邊想,冷不防撞在一個人身上。霍亞雖然年齡小,卻非常有禮貌,他不住地向那人道歉。那人微微一笑,說:“孩子,是我走錯了路,你怎麼還像我道歉啊。”霍亞這才發覺,自己走的路線非常正,而對方顯然非常了交通規則。不過,霍亞還是歉意地說:“不,如果不是我在胡思亂想,也不會撞到你。”那人對他很感興趣,也不急於走路,便問:“你剛才在想什麼啊,這麼出神。”霍亞像遇到了知己,便將自己經常挨打的事說了出來。那人說:“你父親說的對,你性格上有弱點,需要強大自己,當然,強大了並不是為了和人打架,而是證明自己比別人強,這樣吧,我有個朋友開了家拳擊館。你去報名吧。”說著,那人給霍亞寫了一張紙條。

不久,霍亞帶著那張紙條,來到了拳擊館裏。那年,他隻有6歲。

拳擊訓練,漸漸地改變了霍亞的性格,使其具有了雙重性格,一方麵是他固有的謙恭和儒雅,一方麵是他骨子裏多出來的堅強和韌性。

11歲的時候,霍亞參加了洛杉磯少年拳擊比賽,並憑借迅猛的拳風,一舉奪得冠軍。13歲時,他已是美國西部小有名氣的拳王了。從那時起,他便多了一個綽號:“金童”。

1992年,霍亞代表美國隊參加了巴塞羅納奧運會,並力挫對手,勇奪金牌。不久,他步入了職業拳壇。兩年後,“金童”霍亞獲得了WBO輕量級冠軍,他那儒雅的外表和舒展的姿態,征服了無數觀眾的心。從1995年開始,霍亞接連將派斯、莫利納、魯拉斯等拳壇名將打敗,取得了18戰全勝的驕人戰績。

有一天,霍亞再次遇到曾經推薦自己進拳擊館的那人。兩人在酒吧裏坐下,那人看出霍亞言談之中目空一切,便提醒道:“雖然你在同級別中,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拳手,但是,你一定要看到對手的存在,一旦你停下來,別忘了對手還是前進的,他終究會超過你。”霍亞笑了笑,說:“世上還有這樣的對手嗎?那好,我等著他追上來。”那人歎了一聲,站起來說:“好了,我該說的話也說了,最後再送你一句,你現在讓全勝的戰績衝昏了頭腦,如果你想清醒一下,不妨給自己一巴掌。”

霍亞哪裏會把那人的話放在心裏。幾個月後,他在拉斯維加斯迎戰名將赫爾南德斯。一上台,霍亞就給予對手一波又一波的壓力,果然,到了第六回合,他將對手擊倒。

在1996年到1997年,霍亞先後又將名將查維茲和維塔克戰敗。這時候的霍亞可謂光芒萬丈,事業如日中天。雖然有時,那人的話還在他耳邊想起,但隨即便被他忘卻了。他不相信自己會敗在誰的拳下。

從此,霍亞心態開始變化了。因為在同級別的拳壇上,他是最優秀的,任何拳手在他眼前都是渺小的。他看不到對手的存在,內心中那股勁鬆懈了,他訓練少了,兩拳之間那種淩厲的攻勢漸漸減弱了。

2000年9月18日,霍亞與特立尼達德的世紀大戰開始了。比賽一開始,霍亞體力還好,靠場上的王者霸氣和經驗取得不少點數。但後來,他的體力漸漸不支。最後,特立尼達德終於將他擊敗,從他身上奪走了拳王金腰帶。2003年,特立尼達德退役後,霍亞試圖東山再起,隻可惜,當時之“金童”已非昔日之“金童”,疏於訓練的他,敗在了莫斯利拳下。2004年之後,在挑戰霍普金斯的比賽中,霍亞被對方擊中肝部,倒地再敗。

之後,霍亞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他想起了那人的話,忍不住狠狠地甩了自己一巴掌。這一巴掌,使他猛然清醒了過來。不錯,一旦看不到對手的存在後,就放鬆了自己。當自己停止了腳步,對手就會趁機超越過去。想到這,霍亞為自己擬定了訓練計劃。看看2005年的訓練表,他的訓練時間幾乎比2000年到2004年的總量還要多。

2006年5月,霍亞再次登上拳壇,在與名將馬約加的比賽中,霍亞在六回合中三次擊倒對手,其淩厲的拳風絲毫不減當年,台下觀眾一聲有一聲地高呼“金童”。霍亞勝利了,但是,雖然他臉上有著掩飾不住的欣喜之色,內心卻很平靜,因為他知道,一旦自己再目空一切,就會很快被對手趕上。

當我們在某一領域暫時領先時,往往會因為缺少對手而得意忘形,事實上,當我們放鬆了自己後,對手就會後來居上。因此,鬆懈是成功的一大天敵,即使你已經站上了領獎台,也不要忘了隨時給自己一巴掌,讓自己保持著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