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鵝毛大雪,將莫斯科市裹在了冰裝之中。淩晨,莎菲在呼嘯的北風中走上街頭,昨天,剛剛工作了幾天的她,又被辭退了,一次又一次地失業,讓熱愛廣播事業的莎菲陷入煩惱之中。
突然,前麵傳來“哎呀”聲,一個女孩滑倒在自家的門口。莎菲趕緊跑上去,正要俯身拉起女孩,女孩的媽媽從門內走出來,以為是莎菲碰倒了女兒,朝莎菲破口大罵起來。莎菲覺得冤枉,但是,女孩的媽媽根本不給她解釋的機會,嘴皮子像機關槍一樣。莎菲插不上口,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著,正要發作,突然想起一位台長的話:幹電台主持人,要受得了任何委屈,如果不能放寬心胸,又怎麼能把和風細雨帶給聽眾?
想到這裏,莎菲一言不發,始終微笑著看著對方。過了一會兒,女孩的媽媽不罵了,問她,你怎麼不還口?
莎菲說,我做錯了事,挨幾句罵是應該的,怎麼還能還口呢?
這時,女孩說了真話,她告訴媽媽,是自己摔倒的。女孩的媽媽一臉慚愧地向莎菲道歉。莎菲笑著說,你沒有錯。女孩的媽媽說,可是,我罵了你,怎麼沒有錯呢?莎菲說,因為你不知道女兒是自己摔倒的,嗬護孩子的心情是每一個母親都應該有的。
女孩的媽媽感動了,她將莎菲接到家裏,獻上了隻有招待貴賓才有的熱奶乳。後來,兩人成了要好的姐妹。
從這天起,莎菲的心情有了大的轉變,她知道,以往的屢次失敗,都與自己的態度有關,還是那個台長說的話好,做主持人,就要有大海的胸懷。為了鍛煉自己,她常常走上街頭,給自己製造一些“麻煩”,用罵聲來鍛煉自己。
一年後,莎菲在莫斯科人民廣播電台試播“心理訪談”節目,她甜潤的聲音和細致入微的關懷,獲得了無數市民的喜愛。那一年,“心理訪談”欄目的收聽率達到了18%。市民們記住了莎菲這個名字,而很少有人知道,她就是那個常常在街頭“挨罵”的姑娘。
不久,莎菲被正式招入,成為莫斯科人民廣播電台的首席主持人。
善於開動腦子的人,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並將不利的因素變為推動成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