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水蒼茫閩山⑤碧,
橫掃千軍如卷席。
有人泣⑥,
為營步步⑦嗟何及!
這首詞最早發表於《人民文學》1962年5月號。
題解
對紅軍進行第一次大“圍剿”失敗後,蔣介石並不甘心,他馬上在1931年4月調集20萬兵力,以何應欽為總指揮,坐鎮南昌對根據地進行第二次大“圍剿”。鑒於第一次“圍剿”中張輝瓚、譚道源冒進深入、全軍覆滅的教訓,敵人這次采取“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辦法,從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寧構建了一條約400公裏的戰線。麵對敵人的步步進逼,我軍采取“誘敵深入,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先利用東固地帶的有利地形,對由富田鎮向東固地區前進的敵人發起突然進攻,一舉殲滅敵軍兩個師,而後回師向東,15天內橫掃700裏,五戰五勝,一直打到福建建寧地區。5月31日,紅軍反第二次大“圍剿”宣告勝利。這首詞就是毛澤東在勝利的凱歌聲中而作的。
注釋
①白雲山:在江西省吉安縣東南,吉安、泰和、興國三縣交界處,距東固西南十七裏。反第二次大“圍剿”時,毛澤東和朱德把指揮所設在這裏。
②枯木朽株齊努力:西漢司馬相如《諫獵疏》:“枯木朽株盡為害矣。”這裏反其意而用之。
③飛將軍:西漢名將李廣。《史記·李將軍列傳》:“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這裏用來稱讚行動敏捷的紅軍戰士。
④七百裏驅十五日:當時紅軍從贛江流域的富田地區開始,一直打到同江西省毗鄰的福建省建寧地區,東西約七百裏。戰役從5月16日開始至31日結束,共15天。
⑤閩山:指武夷山。
⑥有人泣:第二次大“圍剿”失敗後,蔣介石在南昌大罵部將,以至於失聲痛哭。
⑦為營步步:“步步為營”的倒裝。蔣介石在對中央蘇區紅軍發動第二次大規模“圍剿”時,吸取了第一次“圍剿”紅軍時失敗的教訓,製定了“厚集兵力,嚴密包圍,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的新的作戰方針,但在英勇善戰的紅軍麵前,再遭慘敗。
賞析
從古至今,描寫戰爭的詩詞有很多,其中也不乏佳作妙句,但是以詞的形式完整地表現整個戰鬥過程,這在前人所作的詩詞中是極為少見的,這主要是因為這些詩詞的作者大都沒有實戰經驗,對戰爭生活缺乏了解。然而毛澤東卻改變了這一現象,作為一個有著豐富戰鬥經曆的軍事家,他常以戰事入詞,因此寫下了大量謳歌革命戰爭的詩詞,其中直接描寫戰場的精彩篇章也不在少數,這篇《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就是反映根據地軍民反“圍剿”戰爭的光輝樂章之一。
上闋描寫了在反第二次大“圍剿”中,具有決定全局勝利意思的首戰——白雲山伏擊戰。“白雲山頭雲欲立,白雲山下呼聲急,枯木朽株齊努力”,這三句形象地描繪了戰鬥開始前敵我雙方的形勢和戰地總的氣氛。“雲欲立”是虛寫,用擬人的手法移情入景,寫戰前的紅軍戰士和人民群眾,麵對敵人的瘋狂暴行義憤填膺,熱血沸騰。這種壓抑不住的憤怒心情也感染了白雲山上的雲彩,使它們像人一樣憤怒地站立起來,充分地表現了戰前紅軍的高昂鬥誌和誓與敵人決一死戰的急迫心情。“呼聲急”是實寫,說明紅軍戰士們已經由埋伏狀態進入到呐喊、衝殺的激戰狀態,這表明反第二次大“圍剿”的首戰已經打響。“枯木朽株齊努力”則再次采用擬人的寫法,說明連“枯木朽株”都投入到戰鬥中,為殺敵而“齊努力”。在這裏,“枯木朽株”象征著根據地裏的老人、小孩和傷員,連老弱病殘都以極高的熱情投入到戰鬥中奮勇殺敵,這預示著這次戰役必然會取得勝利。
前三句是從側麵描寫戰鬥,而“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則是從正麵概括描寫。當敵人進入埋伏圈後,蓄勢已久的紅軍如同排山倒海般從白雲山上衝向山下的敵人,仿佛從天而降一樣。一個“逼”字,形象地寫出紅軍居高臨下,壓倒一切的氣勢,以及敵人狼狽逃竄、走投無路的情景,用漢代名將“飛將軍”李廣比喻紅軍戰士,則進一步突出了紅軍戰士們的英勇善戰。
下闕用倒敘的寫法反映了反第二次大“圍剿”戰役的全過程。“七百裏驅十五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這三句是從我方寫起,概括了紅軍反第二次大“圍剿”中跨越的時間和地點。這次戰役整整打了15天,紅軍一共行走了700裏的路程,從煙波蒼茫的贛江一直打到群峰蒼翠的福建,整個過程就像卷席子一樣把敵人收拾得幹幹淨淨。這充分表現出紅軍戰士們不怕犧牲、不怕疲勞的作戰風格,以及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
在詞的結尾,作者筆鋒一轉,用犀利的筆觸為我們描繪出敵人慘敗後的可憐相。“有人泣,為營步步嗟何及”,在這裏作者並沒有點明是誰在哭泣,但是因為“步步為營”的策略正是蔣介石提出來的,所以我們很容易就能想到這是在說蔣介石。這兩句與紅軍“橫掃千軍如卷席”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從這嘲笑中,我們似乎看到了敵人那狼狽不堪的樣子以及作者那必勝的信念和雄心。
通觀全詞,我們會發現這首詞非常有特色,作者一開始並沒有直接描繪戰爭場麵,而是通過擬人、象征等藝術表現手法從側麵描繪戰場,如密布的戰雲、四起的殺聲、搖曳的樹木等,經過一係列的側麵描寫後,作者才正麵描寫戰場,並用“飛將軍”比喻“紅軍”,用典明確。
另外,這首詞上闋描寫初戰場麵,下闕概述戰局過程,這種結構上完美的變換充分體現出作者對戰況的把握以及非凡的筆力,同時也渲染出紅軍戰士的銳不可當、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
初稿對照
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
白雲山頭雲欲立,白雲山下呼聲急,三路大軍各進逼。包抄疾,拉朽摧枯如霹靂。
八百裏驅十四日,贛水蒼茫閩山碧,橫掃千軍如卷席。蔣何泣,步步為營嗟何及!
當年鏖戰急——《菩薩蠻①·大柏地②》
一九三三年夏
赤橙黃綠青藍紫③,
誰持彩練④當空舞?
雨後複斜陽⑤,
關山⑥陣陣蒼。
當年⑦鏖戰急⑧,
彈洞⑨前村壁。
裝點此關山,
今朝更好看。
這首詞最早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
題解
1929年初,湘贛兩省軍閥何鍵、魯滌平聯手對井岡山進行第三次“會剿”。1月14日,毛澤東率紅軍主力下山,意圖將敵軍引離井岡山。離開井岡山後,紅軍在贛南數戰不利,直到2月11日才擊敗尾追的國民黨贛軍劉士毅部,殲敵近兩個團,俘敵800餘人,並繳獲了大批武器。這是毛澤東和朱德率領的紅軍部隊離開井岡山後打的第一場大勝仗。三年後,也就是1932年10月,中央蘇區召開寧都會議,在會上,毛澤東被免去紅一方麵軍總政委的領導職務,改做地方政府工作。1933年夏,毛澤東在檢查工作時重回大柏地,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詞。
注釋
①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又名《子夜歌》、《花間意》、《重疊金》等。唐宣宗(李忱)大中年間(公元847~859年),女蠻國派遣使者進貢,她們身上披掛著珠寶,頭上戴著金冠,梳著高高的發髻,號稱菩薩蠻隊,當時教坊就因此製成《菩薩蠻曲》,於是《菩薩蠻》就成了詞牌名。
②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縣城北六十裏,是瑞金通往寧都的必經之地。
③赤橙黃綠青藍紫:指彩虹中呈現出來的七種顏色。
④彩練:彩色的綢帶,這裏指彩虹。
⑤雨後複斜陽:唐朝的溫庭筠《菩薩蠻·南園滿地堆輕絮》中有:“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⑥關山:泛指附近群山。
⑦當年:指1929年2月的大柏地戰役。
(8)鏖戰:苦戰。急:激烈。
(9)洞:洞穴,也可作為動詞,作“洞穿”解。
(10)裝點:裝飾,點綴。宋華嶽《登樓晚望》中有:“裝點江山歸畫圖。”
(11)今朝:如今,指1933年夏天。
賞析
這是一首追憶戰爭的詞作,但是毛澤東並沒有像寫《蝶戀花·從汀州向長沙》或那兩首《漁家傲》反第一、二次大“圍剿”那樣,以“萬丈長纓要把鯤鵬縛”的壯誌豪情直抒胸臆,而是在描繪大柏地雨後美麗景色的同時憑吊昔日得勝戰場,從而熱烈謳歌了人民革命戰爭,在表現了他當時心境孤寂鬱悶的同時,也體現了他獨有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詞一開篇,作者就為我們描繪了大柏地雨後那色彩繽紛的風景,他先從雨後初晴的天空入筆,連用七個單音字寫出七種顏色,以這七種色彩組合成一個句子,這種句法在前人的詞中從來沒有出現過,可謂是前無古人的獨創。而且作者用七色代指彩虹,使我們讀後馬上就能感覺到一條絢麗奪目的彩虹已經呈現在眼前。而第二句就顯得更加大膽靈妙,彩虹本來是靜止的,但是作者筆下的彩虹卻好像是一條美麗的彩練在萬裏長空中舞動著,這就把彩虹的靜態美轉化為動態美,而且作者並沒有點出舞者是誰,這就給讀者留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開篇兩句寫大柏地雨後彩虹當空的美景,一動一靜,相映成趣,使詩情更濃,詩味倍增。
從第三句開始,作者將視覺從空中轉到眼前的夕輝與青山,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更美麗的圖畫:雨過天晴後的群山顯得格外蒼翠欲滴,在夕陽的映襯下不斷變換著色彩。第三句雖然化用詞人溫庭筠的“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但是境界卻與其有著很大的區別:溫詞所表達的是閑情傷感,雖是詠春卻近似悲秋,而作者僅改動一個字,卻顯得豪放得多;而且下句兩者也有明顯的不同,溫詞寫的是零落的花香,屬孤情綿意,而作者卻寫的是“關山陣陣蒼”,“陣陣”二字,有浩蕩鋪展之勢,“關山”二字也是從大的意象入手,最後一個“蒼”字也顯得氣韻悠蕩,使得這兩句顯得浩然大氣。
詞的上闋生動地描繪了大柏地雨後的美景,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絢麗奪目、寧靜優美的圖畫,表現了作者故地重遊後的喜悅心情,
下闕的起始兩句點出了這首詞追憶的主題,也就是當年的“大柏地戰鬥”。當年紅軍利用大柏地以南有利的地形伏擊尾隨的敵人,取得了退出井岡山後的第一場勝利。雖然現在已經過去四年,但是當作者故地重遊時,仍然能看見前村壁上的彈洞,這照應了上句的“當年鏖戰急”,也說明今天鞏固的革命根據地來之不易。
當然,作者的這些追憶並非是隨意道來,而是為了創造出一個新的意境,也就是“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在一般人的眼中,彈洞並不是美麗的東西,但是作者卻認為正是有了這些“彈洞”的點綴,才使得大柏地一帶的關山變得更加美麗。因為它是人民江山曆史創建的見證,它為我們展示了一種另類的風景,作者在此也預感到一個新世界即將到來。尾句中的“更”字,充分表現了毛澤東對革命事業的樂觀和對革命根據地的熱愛,這與“戰地黃花分外香”實際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更好看”、“分外香”,一種平靜而又激動的心境,一種愉快而又昂揚著戰鬥意誌的情緒,從字裏行間我們是可以體會出來的。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吟詠昔日戰場的作品並不在少數,但是這些作品大多都是描繪戰場愁慘景象,抒發感傷情懷。但是毛澤東的這首詞卻一改這類作品“吊古傷今”的情緒模式。他重臨戰地,目睹昔日激戰遺跡,胸中湧動起的卻是歡愉的詩情。全詞中有寫景、有敘事,而寫景敘事中又都包含著抒情,給人以極大的美感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