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清平樂·會昌①》
一九三四年夏
東方欲曉,
莫道君行早②。
踏遍青山人未老③,
風景這邊獨好。
會昌城外高峰④,
顛連⑤直接東溟⑥。
戰士指看南粵⑦,
更加鬱鬱蔥蔥。
這首詞最早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
題解
1933年10月,蔣介石動用百萬兵力,發動了對革命根據地的第五次“圍剿”,並以半數兵力進攻中央紅軍。當時,以博古為代表的臨時中央政府推行“左”傾政治策略和軍事策略,極力反對毛澤東正確的戰略戰術,而是采取全線冒險出擊轉而死守內線的陣地防禦方針。結果使紅軍損失嚴重,反“圍剿”節節失利。在這種情況下,1934年10月,紅軍不得不退出江西革命根據地,進行長征。
1934年7月,未能參加反“圍剿”戰役的毛澤東在中共粵贛省委所在地會昌調查研究和指導工作時寫下了這首詞。
注釋
①會昌:縣名,在江西省東南部,東連福建省,南連廣東省。紅軍曾在這裏開辟贛南革命根據地。
②莫道君行早:舊諺:“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這裏的“君”指作者本人。
③人未老:這裏的“人”指作者本人。未老,這裏不僅指年齡,還指革命精神。
④會昌城外高峰:指會昌城西北的會昌山,又名嵐山嶺。作者在20世紀60年代曾回憶說:“會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⑤顛連:連綿不斷。
⑥東溟:指東海。
⑦南粵:古代地名,也叫南越,在今廣東、廣西一帶。這裏指廣東。
賞析
在寫下這首詞後,毛澤東曾做過自注:“1934年,形勢危急,準備長征,心情又是鬱悶的。這一首《清平樂》,如前麵那首《菩薩蠻》一樣,表露了同一心境。”但是我們卻很難從這首詞中讀到憂鬱、感傷的意味。相反,這首詞寫得輕鬆隨意,所涉似乎隻是登上山巔的片刻和眼中有限的景物,但作者以心馭景,以景寫心,在亦情亦景中表達了自己無比堅定的勝利信心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詞一開篇,作者就用四個字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天將破曉的夏日晨曦圖,黑夜即將消逝,眼前就是明亮、豁朗的清晨,讓人充滿了希望,這也表達了作者對革命的勝利充滿信心。接著作者借用諺語“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中的句子來發表感慨,雖然自己這麼早就起來登山,但或許還有比自己起得更早的人。這句是作者對自己的警策,其中暗含著要加倍努力,早日爭取革命的勝利,不能有絲毫懈怠之意。
接下來作者再次發出感慨“踏遍青山人未老”,這裏的“人”仍然指作者自己,麵對眼前山清水秀的景色,作者立刻回憶起在以前征戰歲月中轉戰南北時踏遍的眾多山峰及艱難險阻,如今雖然已到“不惑”之年,但壯誌豪情仍然不減當年,仍然精神抖擻地健步於山間。接著作者又想到“風景這邊獨好”,這句表麵是讚美會昌山秀麗的風景,實際上是作者對這塊飽含著戰友鮮血和生命的紅色根據地的讚美。
整個上闋裏,充滿朝氣的景物與人的不老精神交相輝映,構成了悠遠深長而又充滿生機的意境,讀者透過那朦朧的曙光,仿佛已經看到了那輪即將噴薄欲出的燦爛朝陽,看到了中國革命的無限希望。
下闋具體描繪了會昌山的風景,表達了作者堅信革命雖然曲折艱難,但必然成功的信念。
“會昌城外高峰,顛連直接東溟。”這兩句以實代虛,寫的是美好的景物,卻意味著革命美好的前景。作者和戰友們站立山頂,眼前景色盡收眼底,隻見群山峰巒起伏,一直綿延到日出方向的東海之濱,這既呼應了上闋的“風景這邊獨好”,也暗示中國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卻是光明的。接下來戰士們用手指著“南粵”方向同作者一起觀看,看到的是旺盛青翠、一望無際的山林,這壯觀、秀美的景色預示著中國的革命在將來一定會形勢大好。最後作者用“更加鬱鬱蔥蔥”來結束全詞,用濃濃的生機象征著戰士們高昂的鬥誌,表明革命最終會取得成功。
這首詞語言精美,生動傳神,既瀟灑自然,又富有哲理。作者似乎隻是在敘述登山的經過,但是反複誦讀卻能讓我們產生無限的聯想,讀後感到意味無窮而又餘音繞梁,詞中的“東方欲曉”和“風景這邊獨好”如今已經成為廣為人知的名言佳句。
倒海翻江卷巨瀾——《十六字令①三首》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其一
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②。
其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瀾。奔騰急,萬馬戰猶酣③。
其三
山,刺破青天鍔未殘④。天欲墮⑤,賴以拄其間。
這三首詞最早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
作者原注
民謠:“上有骷髏山,下有八寶山,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下鞍。”
題解
1934年10月,紅軍反第五次大“圍剿”宣告失敗之後,為了保存主力,中國工農紅軍從江西瑞金出發,開始了人類曆史上史無前例的二萬五千裏長征。在轉移過程中,由於王明“左”傾機會主義的錯誤指導,紅軍在突破敵人封鎖線的幾次戰鬥中損失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說服中央軍委放棄去敵人重兵設防的湘西與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改向敵人兵力薄弱的貴州進發。紅軍在經過貴州、雲南、四川、甘肅幾省時,所到之處,絕大部分是重重疊疊的高山峻嶺,而且他們還要在險惡的環境中衝破蔣介石的圍追堵截,可以說是曆盡了千辛萬苦。這三首小令,就是毛澤東在翻山越嶺的行軍途中所寫的。
注釋
①十六字令:詞牌名,又名《蒼梧謠》、《歸梧謠》、《歸字謠》,因全詞僅十六個字而得名。
②離天三尺三:與天空隻有三尺三的距離,極言山高。
③酣:本指酒性正濃,這裏指痛快、暢快。
④鍔未殘:形容山峰像利劍一樣,直刺青天,但劍鋒並沒有殘缺。《莊子·說劍》:“天子之劍,以燕溪石城為鋒,齊岱為鍔。”
⑤天欲墮:要掉下來。
賞析
十六字令就是要求作者在短短的十六個字裏填充出一個完整、豐滿的形象,這是非常困難的,但毛澤東卻做到了,並且做了三首。這三首小令從三個不同角度來吟詠長征途中所翻越的高山,重點描寫了山的不同形態,突出山勢高、險、奇的特點,借以展示紅軍那種蔑視困難、堅強不息的雄壯氣勢,同時也折射出作者宏大的胸襟和抱負。
第一首寫山的險峻,借以描繪紅軍急切北上,奮勇前進的雄姿。頭一句就是一個山字,可謂是開門見山,突兀而起,給讀者造成一個氣勢不凡的印象。麵對著眼前高高聳立的大山,人們自古以來都是“人過要低頭,馬過要下鞍”,但是紅軍不僅沒有低頭下馬,反而是快馬加鞭,奔馳急騰,奮勇翻越,這極其傳神地寫出了紅軍戰士蔑視困難、無堅不摧的英雄氣概。登上高山後,戰士們“驚回首”,一個“驚”字,將戰士們的動感、神態、眼神,以及高峻山巔全都融入這一字之中,既體現了紅軍戰士們對山的極高、極險所表現出的驚訝,同時體現出紅軍戰士們翻越高山後的喜悅、自豪的神情。接著作者借用民謠中“離天三尺三”的成句,極為誇張地寫出了山勢的高峻,進一步用山勢的高峻來襯托出紅軍戰士們勢不可當的英雄氣概。
第二首寫山的壯闊,借以描繪紅軍在萬山叢中奮勇作戰的英姿。首句也是開門見山,先點出描寫的主體,山本來是靜止的,最多隻是當山上風大時,草木隨之搖擺,但是作者登上山頂放眼望去,卻感到那高低起伏、重重疊疊的山頭既像翻江倒海卷起的巨大波濤,又像千萬匹在戰場上奔馳激戰的戰馬。這不僅將山的形態活靈活現地展現出來,而且也將紅軍戰士們那高昂的戰鬥精神藝術地體現出來。
第三首寫山的險峻,借以描繪紅軍戰士們頂天立地的偉大形象。前兩首寫的是群山,而這首寫的卻是獨峰。峻峭的山峰就像鋒利的寶劍一樣刺破青天,但是鋒刃卻沒有被損壞,顯示出山的尖銳。如此尖銳的山要刺塌青天,但是青天不會垮下,因為正是這似劍的山峰在支撐著它。這種誇張的描寫,使全詞增添了雄奇的色彩。而且這頂天立地的山峰正是中國共產黨人和紅軍戰士的象征,作者在這裏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紅軍肩負著挽救中華民族的重任,他們是中華民族的中流砥柱。
毛澤東說過一句話:“我們在山上,他在水邊。”這裏的“他”是指蔣介石,因為蔣介石當時定都南京,南京依傍長江,後來又在重慶建陪都,依然靠長江與嘉陵江。而毛澤東卻是依山立業,在山區建立革命根據地,以山為基地打擊敵人,所以,對於毛澤東來說,山是他的道路,是描寫的對象也是創作的靈感;山是他的性格,他的形象,他的情懷;山的深沉,山的堅韌,山的博大精深與他的詩詞渾然一體。
而今邁步從頭越——《憶秦娥①·婁山關②》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③。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④。
雄關⑤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⑥。
這首詞最早發表於《詩刊》1957年1月號。
題解
1935年1月,長征途中的紅軍占領了貴州第二大城市遵義,並在這裏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在這次會議中,糾正了“左”傾錯誤路線,並確定了毛澤東的軍事領導地位。會議結束後,紅軍經婁山關北上四川,想和張國燾領導的紅四方麵軍會合,但因土城一戰使紅軍受挫,所以毛澤東當機立斷,決定放棄和張國燾會合的這一長征初始目標,由雲南的紮西(今威信)突然轉頭東進,重新向遵義進軍。在途中經半天激戰打敗了扼守婁山關的貴州軍閥王家烈部一個師,然後乘勝重占遵義。這首詞就作於紅軍取得婁山關戰役勝利之後(或作於攻克婁山關之後重占遵義之前,或作於重占遵義後不久。)
注釋
①憶秦娥:詞牌名,相傳因李白有“秦娥夢斷秦樓月”的詞句而得名。
②婁山關:是大婁山脈的主峰,海拔1576米,南距遵義市50公裏,在遵義、桐梓兩縣的交界處。北距巴蜀,南扼黔桂,為黔北咽喉,自古以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③長空雁叫霜晨月:初稿為“梧桐樹下黃花節”,改後增強了悲涼的意境。
④咽(yè):本義是聲音因哽塞而低沉,這裏用來形容斷斷續續、低沉悲壯的軍號聲。
⑤雄關:指婁山關。
⑥蒼山如海,殘陽如血:無邊無際、高低起伏的青山像海的波濤,快要落山的太陽像血一樣鮮紅。據作者說,是在戰爭中積累了多年的景物觀察,一到婁山關這種戰爭勝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想到了這兩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