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進退有據八麵玲瓏(1)(3 / 3)

如果你抬杠、辯論、反駁,有時或許會取得勝利,但這種勝利是最為空洞的,因為這意味著你再也得不到對方的好感了。

狼道智慧之七十四:做人辦事別怕扮黑臉

常受人請托的人往往具有某些相當正麵的評價,受人尊敬,臉上風光。所以有些人認為,倘若拒絕別人的請求,恐易對自我麵子產生負麵的影響,於是,拒絕與否在取舍之間便難以掌握。如此一來,原本幫忙的意願不高,卻又勉強答應,結果發生後悔的情形就相當常見了。

事實上,那些考慮形象會受影響的理由往往是一種借口,由於自己意誌不堅,麗勉強答應請托的例子屢見不鮮。這些意誌不堅的人,通常認為斷然拒絕對方的請求未免顯得太過無情,而若是在答應後方覺不妥且叉力不從心難以履行諾言時,再改變心意拒絕對方,顯然已經太遲。因為,等無法做到允諾的事情,再提出拒絕,給人的印象更糟,甚至需要付出相當的代價去彌補缺失或兌現承諾。如果這件事隻限於個人的煩惱,還稱得上不幸中的大幸,若因此事而與要求請托的對方,發生不愉快的情形,甚至產生怨恨、敵視,演變成雙方人際關係上的對立與衝突,豈不更得不償失?

對於必須拒絕的事,究竟該如何麵對呢?簡單地說,隻要有點勇氣和智慧,不顧忌臉麵,你就能夠輕鬆過關了。

固然,一開始即斬釘截鐵地說“不”,委實不妥,然而不要因此而放棄表示拒絕的權利。即使這樣做會破壞他人對自己的期望或好感也應在所不惜,何必勉強自己成為偶像型的人物呢?

人要想活得輕鬆,最好不去背無謂的“人情包袱”,不要因為拒絕了別人而有愧於心,不要為說自己對別人的請求無能為力而感到丟臉,不要因為掃了別人的麵子而難為情,不要違背自己的心意去硬充大頭,不要怕扮黑臉。

啟功先生是當代著名書法家、大學教授,是一位炙手可熱的大名人。因此,登門造訪的人總是接連不斷,簡直踏破了門坎。

直言不諱地說,到先生家的人雖多,但純為探訪而不有求於先生者可謂寥如星宿。求的內容,大致有二:一是舉辦某某活動,欲請先生光臨、捧場;二是求先生揮毫寫字,用先生自己的話說則是,“將白的寫成黑的。”其實這都順理成章。先生名頭太大,在活動中一露臉,立即大群記者一擁而上,電視轉播,報紙載文,舉辦者臉上添光,知名度鵲起,有極高的社會效益。而字,一則具有高度藝術價值,掛於客廳中可臨摹,可欣賞,可炫耀;二則雖人人都不會公開承認,但私下裏一致認同,可賣大價錢,視為可居的奇貨,能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試想,如果對這些人一一照顧,個個給麵子,老先生豈不是要累死?那些人個個是厚黑高手,全有一套死纏硬泡、登鼻子上臉的功夫,委婉地拒絕是不頂用的。因此,老先生有時對他們毫不客氣,幹脆“黑”起臉來,將其拒之門外。

一日,電話鈴聲忽然大作,啟功先生正在處理文稿,猶猶豫豫本不想接,但打電話的人極有耐心,先生又恐是老朋友或公家部門打來,接了,一問對方姓名,並不認識。問何事,對方稱先生曾為某書題簽,現該書已出,欲明日親自送來。先生當即說:“謝謝。不過這樣的小事,你也不必跑了,通過郵局寄來即可。”對方不幹,非要前來,稱為探望。先生解釋道:“我現在很忙,身體又不大好,你來我也無力接待,請原諒,書還是寄來吧。”對方不肯。先生索性挑破窗戶紙,單刀直入,問:“你說你還有什麼事吧?”對方稱沒事,就是想看看他。先生答道:“你既然那麼想看我,也行。我給你寄張相片去,你可以從從容容地看。”此人仍不罷休。幾個回合之後,先生被逼到“牆角”,於是說:“好吧,你明天何時來,說個點兒,認識不認識我這兒,就在大門口,你也不用進我的門,你不是就為看我嗎?咱倆就在門口對著看。你看我,我瞧你,你要近視,帶上眼鏡,我也帶上花鏡,好好瞧瞧你,看半個鍾頭,夠不夠,若不夠,看兩個鍾頭也行。”對方聽先生動怒,又拉出一張“虎皮”,說先生的某某老友也要同來。先生再一細問,對方又說先生的這位老友前些日子出差在外,不知明天能否回來。先生氣得不得了,幹脆掛上了電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打電話的人臉皮夠厚,老先生臉子夠“黑”,看誰能鬥過誰?

狼道智慧之七十五:韜光養晦,掩飾鋒芒

有些人,總在眾人麵前顯示自己,以表示他的博學多才,殊不知這是有智者最忌諱的;而“小心眼”的人並非如此。

當領導的,沒有哪個人不想美名遠揚的,殊不知這裏麵都潛伏著無數的危機。因此,古代大臣中的一些大智者,總注意把握住一個分寸,不要使自己的光芒太為耀眼,以致使得君上的形象顯得相形見絀,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