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必須從部下身上得到以自己的立場無法思及的想法,同時也要讓部下在自己無法照顧到的方麵充分活動才行。
如果領導者的作風太過敏銳、精明,與之接觸的人都會受其指責,如此一來,部下當然不會輕易將自己的真正想法告訴領導者,並將自發性的活動壓抑下來;同時,如果領導者雖沒有實際采取指責部下缺點的行動,但平常所表現的行為過於敏銳,部下也會自然畏縮,因為他們的內心會認為:“我何必自找麻煩,以致被上司挑毛病。”
由此可知,領導者的表現如果過於敏銳,便成為使部下充分發揮所能的障礙。如果領導者能稍微掩飾自己的鋒芒,使部下的能力得以充分發揮,那才是一位魅力十足的成功領導者。
例如,被稱為“裝有電腦的推土機”的田中角榮,即屬於這種類型的人物。由於他兼備極其精密的計劃能力,以及超群絕倫的實行力,所以才得此稱號。
不過,何以田中角榮隻被稱為“電腦推土機”,而沒有被稱為“電腦刮胡刀”呢?因為推土機的馬力雖然很大,但卻不很敏銳,而田中的表現也略微遲鈍,正好和推土機的性質相同。田中角榮就任總理大臣之後,倡導“日本列島改造論”,並加以實行。觀其實踐方式,便使人產生一種並不是依賴敏銳頭腦,而是依靠踏實的作為進而成功的感覺。
但後來的田中角榮,不再堅持過去那種單純和有些遲鈍的形象,而將內心的敏銳確實顯露於外。據專家研究,田中角榮所表現的敏銳作風,多半是由於他依靠財富力量所獲得的強大權力引起的。其實,田中角榮本身至今仍保有相當濃厚的遲鈍性格色彩。從他牽強地使用強力壓迫有關單位改變洛克西德事件對他的不利裁判,結果反使自己不得不下台的情形,即可充分證實這一點。
大平正芳也是位因未將內心的敏銳顯露於外而獲得成功的人物。其實,他是個相當聰明,且反應靈活的人。由於生性酷愛讀書,當他就任池田首相的秘書官時,不論多麼忙碌,都會抽空逛逛位於神田的書店街,並買幾本中意的書回家品味。大平正芳一向以說話速度慢條斯理而聞名,其實這可能是他故意隱藏敏銳的真麵目,佯裝成反應遲鈍,而予人安心之感,此乃避免受人攻擊的巧妙方法。
如此看來,遲鈍不光可以成為點燃下屬智慧的火花,而且還可以隱藏鋒芒,使自己逃脫眾矢,從而成功地保全自己。
狼道智慧之七十七:自我保護,隱藏實力
“小心眼”的人之所以“小”,就是因為他心細,所以,這樣的人做任何事一般都是有準備的。
無論是體育競技場上,還是在軍事戰爭中,實力總是決定一個人地位的重要因素。所以,許多人始終將保持自己的軍事實力作為用兵第一大法。
在戰場中,如何做到保我軍於萬全呢?有人通過長期思考,總結出如下幾條:其一是不強行交戰。意思是說,在與敵軍交戰時,如果沒有取勝把握,不要強行交戰以減弱我軍實力;其二是該退則退。其實,用兵的方法,是以保全自己的軍隊為上策,其次是保守自己的城池。在戰鬥中,將領要靜靜地考慮一下,究竟應當怎樣做才能保全自己的部隊。如果不退兵才能保全部隊,那麼就不退兵。如果必須撤退才能保全部隊,那麼就堅決撤退;其三是要將我軍置於戰鬥的有利位置中。在戰鬥中,如果有招降的軍隊,應將降軍放在攻打敵軍的最前線,一則能夠有利於監督降軍,二則有利於保全我軍實力,減少傷亡。
在有多種力量參加戰鬥的複雜形勢上,清代名將曾國藩更提出了富有創見的主兵客兵製度。他指出,在主客兵相對時,為保全我軍實力,一定要主兵強於客兵,例如他在給九弟的信中寫到:
“隻要李少荃另調所謂的常勝軍前來助陣,這絕不是我的本意。常勝軍以前是華爾統率的,我已經不願意與他合作共事。現在華爾已死,白齊文接替他統率常勝軍,能戰不能戰不得而知,但是他們的軍風完全不同,難以與你部合處,這是顯而易見的。這支軍隊既然已向這邊開來了,現在我們再去攔阻也采不及了,隻好聽任他們自己開來。但是,絕不能讓他們進入你部的長濠之內,隻能令他們先去攻打九江伏州、下關等處的敵人營壘,希望能夠以此稍稍牽製一下敵人的力量;如果下遊不能取勝,就令白齊文等由金柱關、采石上遊夾擊而下,雖然未必能夠收到大的成效,但也不會給你那裏造成損失,或許這倒是雙方善處的一個方法。白齊文的部下,名義上是洋兵,實際上都是廣東、寧波的人,驕奢成性,餉銀也極貴,你的部隊絕不能與他們相處。無論什麼時候,在長濠之內,總是要保證主兵強於客兵,一切都要由你做主,號令統一,然後才不至於壞了大事。你千萬要記住,務必要記住。”
曾國藩對於主客兵的思考是有其軍事眼光的,也確實是經驗之談。在其後幾十年中,北洋軍閥孫傳芳正是玩弄了一套“主兵客兵術”,采用主兵強於客兵的方法,更憑著這種戰術,不費一槍一彈就占領了軍事要地——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