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秋,曹琨命令孫傳芳帶兵去搶福建這塊地盤。曹琨是直係軍閥,而當時福建的軍政大權卻在非直係的王永泉手裏。孫傳芳屯兵在福建省的邊界上,隻帶了少數隨從進入福建,編造一大堆謊言訴說吳佩孚如何排擠他,說得聲淚俱下。他向王永泉表示,隻要他們倆同心合力,一定能在福建保境安民。他的甜言蜜語使王永泉漸漸相信了他。他還與王永泉結拜為異性兄弟,指天發誓,這樣,孫傳芳就把這兩個旅的重兵開進了福建,王永泉不但不疑,還以為壯大了力量。
1923年3月,曹琨正式委任了孫傳芳為福建的軍務督理,孫傳芳一麵仍和王永泉周旋,一麵暗中調兵遣將,在一個夜間突然將自己的軍隊開進了省城。此時,城中孫傳芳的兵力已經大於王永泉的兵力,王永泉這才知道上當,但為時已晚,隻得聲明下野,逃到上海。為此,人們都稱孫傳芳是笑麵虎。曾國藩關於主兵客兵製的理論得到了成功的證實。
所以,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要有效地保全自己就要首先學會保全實力。實力沒有了,你就難以得到保全了。
狼道智慧之七十八:涵養氣量,以靜製動
不可否認,狼是自然界中的強者,是動物中最強的一員,“強”在它有著極大的氣量。狼不會為了所謂的尊嚴在自己弱小的時候,去攻擊比自己強大的東西;狼也不會為了嗟來之食而向別人搖頭擺尾,因為它知道,不可有傲氣,但決不可無傲骨,這就是強者的氣量;狼會冷靜地去麵對眼前的一切,但絕不會向別人低頭獻媚,而出賣自己的靈魂。
在現實中,一個人的氣量就是指才識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納不同意見的度量。那麼,靜就是氣量的一個重要方麵。
有氣量的人總能掌握一種外圓內方、綿裏藏針的為人處世技巧。會讓別人的攻擊因為沒有著力點而發揮不到一點作用;相反,自己隻需輕輕一擊就可以令競爭對手受到重創,這可謂是真正的高手需要做的事情。冷靜是一種財富,此種財富的取得需要我們付出很多的時間與沉重的代價。而冷靜還是一種無形而又非常有用的資本。
杭州的一位馴獸師講過一個故事。他訓練了一隻獅子。有一天他進籠與它交流,一進門,風就把籠門關上了,他下意識地摸了一下自己的衣袋。這個動作被獅子誤解了,獅子突然怒吼起來,瞪著他。他心中一陣慌亂,如果獅子進攻他,他必死無疑。
他站在那兒不動,臉上露出了笑容,眼睛直視著獅子,時間一分一分過去,獅子慢慢從暴怒中恢複過來,舍下他一邊去了。
他用鑰匙輕輕打開了籠子,剛走到外麵,身子就軟倒了。
冷靜是一種戰鬥力,在最為關鍵的時刻,它的表現十分顯眼,同時還格外地有力量。作戰也正是靠著這種冷靜,如同上麵的這個例子,冷靜有時候就是自己的救命稻草,憑借智慧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同自身相對的脆弱對手。
如果不能夠做到冷靜就會給自身帶來很多壞處。
冷靜是一種無形的戰鬥力量,是一種強烈厚實的財富,當你擁有它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珍惜,好好使用。它會帶你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直至奪取冠軍。
在人的生命當中,有很多問題都需要以一顆冷靜的心去麵對,在小的時候麵對老師一次次的提問,麵對著一道道計算題;畢業時麵對的是選擇繼續深造,還是擇業;應對麵試官那令人費解的盤問,人生當中所麵對的一次重大的決策等,都需要我們冷靜地去應對。學會沉著地去應對,認真思考,你才能真正找到一份滿意的答案,開辟出一條成功的人生之路,一次次做出正確的決策,最終取得一次次成功的機會。
曆史上許多傑出人物正是具備了臨危不懼這樣的優點,才創造出了一次又一次的豐功偉績。比如:毛澤東親臨沙家店進行指揮作戰,盡管炮彈不時地在離他十幾米遠的地方爆炸,但他仍站在地圖前,冷靜地分析戰爭發展形勢,從容指揮軍隊作戰,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生死抉擇》中李高成麵對嚴峻的形勢與上級所施加的各種壓力,他日夜認真思考,最終決定立案檢查中陽紡織廠的財務狀況,查出了一批貪汙犯,從而避免了企業資金的進一步流失,為國家挽回了一筆巨大的財產。在這些重大難題麵前,他們都是那樣沉著冷靜,把事情順利地辦成功了,同時也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如今現實的生活當中,我們做事情就更需要學會冷靜。冷靜地應對一次考試、一次麵試、一次演講、一次交談、一次約會……遇事不冷靜,憑借自己的一時衝動,往往誤了大事,甚至損人害己。對於馬加爵一案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反麵例子,如果他胸懷能開闊點,遇事能冷靜點,四名無辜的生命也不至於血肉橫飛、僵臥衣櫃,五個家庭也不會淚流滿麵,悲痛欲絕。
生活中有很多人和事,都是因為在突發情況下的不冷靜,而使事情發生惡變,從而也使自己成了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