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先生說過:“要想在研究工作中趕上或超過人家,你們就一定要摸清在別人的工作裏,哪些地方是他們的缺陷。看準了這一點,鑽下去,一旦有所突破,你就能超過人家跑到前頭去了。”所以,想反敗為勝,就必須勇於“瞄準弱點”,勤於“瞄準弱點”,善於“瞄準弱點”。
瞄準弱點,巧妙地攻擊對方的弱處,從而顯己之長,是每一個老板進行生產經營必須學會的一招。在商業競爭中,善於運用這種“避實而擊虛”的戰術,就能較順利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狼道智慧之八十九:適可而止,所向無敵
在草原上,狼是所向無敵的,但它從不稱王,僅是在寂靜的原野上自由地奔跑。正是這種見好就收、該收場時就收場的生存智慧,才讓它們成為草原上的強者。
你見過風往一個方向吹嗎?你見過誰在賭桌上永遠贏下去嗎?物極必反,盈滿必溢,月盈而蝕,盛極而衰。世人就是不願意明白見好就收的道理,越是精明的商人越不願見好就收。
呂不韋奇貨可居,無論頭腦、眼光、魄力無人企及,堪稱曆代商人的極致,結果卻落得一杯毒酒。沈秀與天子共築城牆,犒天子軍,元季第一富戶不也落個流放而亡?鄭芝龍號稱海上霸主,坐擁金山,卻在陸地上問斬。江春上交天子,下接權貴,財富曾叫帝王歎,身後卻令其子生計艱窘。胡光庸紅頂商人,可謂叱吒一時,晚景也未免過於淒涼。
難道商人就隻配四個字“風光一時”?或許如此,除了帝王業可父傳子,子傳孫外,又有什麼能真正世襲罔替?金錢無疑是流逝最快的東西,向來有言:富不過三代。
中國曆史上的商人,哪一個不是一等一精明的主,都曾顯赫一時,卻往往不得善終,連子孫後世甚至自己的晚年都恩澤不了。
天下隻有一種人在賭場是贏的,那就是贏一次就再也不進賭場的人。“不管什麼買賣,我都為它設定一個極限值,當價格滑落到某個極限值左右就必須要出售,這樣損失就不會太大。”這就是人人皆知的刹車理論。正如他所說的價格低到極限值時該出售,可價格高於極限值時怎麼沒人出售呢?
一旦你已經賺到了你理想的利潤,就必須出售,這告訴我們:做人應該懂得功成身退、見好就收的道理。
巴爾塔沙·葛拉西安是《智慧書——永恒的處世經典》的作者,他從人的需要角度講,勸誡人們要功成身退,見好就收,切忌過於貪心,踏著欲望攀升的階梯,無止境地被欲壑所累,他寫道:“所有高明的賭徒均行此策。退得妙恰如進得巧。一旦獲得足夠的成功——即使獲得了更多的成功,都要見好就收。聯袂而來的好運總是可疑的,最好是好運和厄運交錯而來,這樣還可以使人享受苦中帶甜之樂。當運氣來得太猛烈時,它很可能會摔倒並把什麼東西都撞得七零八落。有時候幸運女神會給我們補償,拿持續性來換取我們的緊張感。如果她長期地把某個人背在背上,她一定會感到非常疲倦的。”
的確,一個人如果利欲熏心,把個人的欲望無休止地延伸,勢必會碰得頭破血流;如果一個人能夠正確地對待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正確地處理自己的情感、欲望和現實的矛盾,並調節得非常合理,那麼他就能夠活得自在瀟灑。正所謂:“知足為幸福快樂的源泉。”
從古至今,有許許多多的典型事例也證明了這個道理。
公元223年,劉備進攻東吳兵敗,落了個損兵折將的結果,悔恨交加鬱鬱寡歡,悶悶不樂,得起病來。起初,病勢還比較輕,過了不久,病愈來愈重,他就決定請諸葛亮到永安(東征的大本營)來。諸葛亮接到劉備的詔書後,叫益州治中從事楊洪在小心輔助太子劉禪的同時,要特別注意漢嘉那一頭兒,不可馬虎。在一係列的軍機大事安排妥當後,諸葛亮就和尚書令李嚴一起去永安了。
劉備本來想見到諸葛亮後要隱藏內心的痛苦,不讓別人看出,但是悔恨交加的淚水仍不斷地從他的雙頰流下。他一麵流著眼淚,一麵對諸葛亮說:“我不聽從丞相的話,執意去東征,在虢亭被打敗了,兵將損失過半,現在後悔也晚了。”說到這裏,他注視諸葛亮:“這段時間,我經常想起當年我們在隆中初次見麵的情形,現在還曆曆在目。想不到這次兵敗,又患了重疾,我怕壽命不會久長,不能再跟丞相共事了。”說後,禁不住痛哭流涕。
諸葛亮聽了也難過得流下淚來,他安慰劉備說:“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日巴,不要再去想它,以免再添煩惱和憂愁。請陛下好好安心休養,最要緊的是恢複聖體健康。”
但不久後,劉備的病更嚴重了。在臨死之前,托諸葛亮幫助自己的兒子劉禪治理好天下,並且語重心長地說:“你的才能比曹丕高出十倍,必定能夠把國家治理好。要是嗣子可輔,你就輔佐他;如果他沒有治國的才能,就請你自己在西蜀稱王。”諸葛亮聽了,汗流遍體,手足無措,泣拜於地說:“臣怎麼敢不鞠躬盡瘁?我情願拿死來報答陛下。”說罷,叩頭流血,塗了一地。劉備注視著諸葛亮,又是感激又是難過。接著,就吩咐李嚴代寫遺詔,留給太子。遺詔上寫道:“我剛開始得病,隻是下痢,後來又加了其他的病症,就越來越嚴重,怕不能治愈。一個人活到50歲,已不算短命,我已經60多了,還有什麼可恨的呢?我隻是放心不下你們幾個弟兄。你們必須自己勉勵自己。凡是壞事,別認為小就可以做;好事,別認為小就可以不做!隻有德行好,別人才會信服你。你父親德行不是很好,不能立個榜樣。你跟丞相共事,要像伺候你父親那樣伺候他。你和你兄弟們必須努力向上,要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