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悲回風(11)(2 / 3)

據範旭侖說,“我們原先不懂錢先生何以要寫‘to him they are veritable femmes fatales’(鏡裏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近得伊),看差不多有一半篇幅是自己苦戀的《吳宓日記》,才有所領悟”(參見範旭侖、李洪岩《楊絳<;吳宓先生與錢鍾書>;一文指疑》,載《中華讀書報》6月17日)。放下吳宓與錢鍾書為了一個毛彥文是否屬於過期的、陳舊的,或者說是舊瓶裝新酒式的半老徐娘或風騷娘們兒而結下的恩怨,以及後來如何達成諒解等暫且不表。隻說錢在第一封信稿中所言吳宓喜歡或曰追逐的女人不止一個,當是鐵定的事實,這從吳氏的日記中不難見到。因而,當吳宓把錢鍾書譏諷自己追過時的風騷娘們兒與其他女人一事對賀麟說後,賀氏明確謂:“錢未為知宓,但亦言之有理雲雲。”(《吳宓日記》(六冊)1938年三月三十日條)

[6]《錢鍾書傳》,孔茂慶著,江蘇文藝出版社1992年出版。

錢鍾書(1910-1998),出生於江蘇無錫,10歲入該縣著名的東林小學讀書。此時在無錫省立師範教書的錢穆與錢基博、錢鍾書父子“相識甚稔”,錢基博時常出示其子鍾書課卷於錢穆,錢驚其才華,嚐謂:“其時鍾書已聰慧異常人矣……及餘去清華大學任教,鍾書亦在清華外文係為學生,而兼通中西文學,博及群書。宋以後集部殆無不過目。鍾書畢業清華後,留學英倫。歸,又曾一度與餘同在西南聯大任教。”(《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錢穆,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出版)

對於坊間流傳的“葉公超太懶,吳宓太笨,陳福田太俗”之語,錢鍾書夫人楊絳於1998年5月14日同時在《人民日報》與《文彙報》發表《吳宓先生與錢鍾書》一文,公開替其夫辯白,說錢氏根本就沒說過這句話。文中稱:“現在卻流傳著一則謠言,說錢鍾書離開西南聯大時公開說:西南聯大的外文係根本不行,葉公超太懶,吳宓太笨,陳福田太俗。自命‘錢學專家’的某某等把這話一傳再傳。謊言傳得愈廣,愈顯得真實。眾口一詞,還能是假嗎?據傳,以上這一段話,是根據周榆瑞的某一篇文章。又據傳,周榆瑞是根據‘外文係同事李賦寧兄的話’。周榆瑞去世已十多年了,可是李賦寧先生還健在啊。他曾是錢鍾書的學生。我就問他了。他得知這話很氣憤。他說:‘想不到有人居然會這樣損害我的幾位恩師。’他也很委屈,因為受了冤枉。他鄭重聲明:我從未聽見錢鍾書先生說‘葉公超太懶、吳宓太笨、陳福田太俗’,或類似的話。我也從未說過我曾聽見錢先生這樣說。我也不相信錢先生會說這樣的話。他本想登報聲明,可是對誰聲明、找誰申辯呢?他就親筆寫下他的‘鄭重聲明’,交我保存。我就在這裏為他聲明一下。高明的讀者,看到這類‘傳記’,可以舉一反三。”

楊絳說的周榆瑞那篇文章,名為《也談費孝通和錢鍾書》,最早刊發於1979年8月4日台灣《聯合報》,後又收入天一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錢鍾書傳記資料》一書。周是早年清華外文係學生,他在發表的該篇文章中說,記得一次陳福田師對我若有所憾地說:“在清華,我們都希望錢鍾書進入研究院繼續研究英國文學,為我們新成立的西洋文學研究增加幾分光采。可是他一口拒絕了,他對人家說:‘整個清華,沒有一個教授有資格充當錢某人的導師!’這話未免有點過分了。”吳雨僧師對於錢鍾書之拒絕進入清華研究院卻沒有不高興,他說:“學問和學位的修取是兩回事。以錢鍾書的才質,他根本不需要碩士學位。當然,他還年輕,瞧不起清華現有的西洋文學教授也未嚐不可。”但是,錢氏的一句名言卻在西南聯大新校舍的氛圍中留下了餘響。“據外文係同事李賦寧兄說:錢鍾書在臨走前公開說,‘西南聯大的外文係根本不行,葉公超太懶,吳宓太笨,陳福田太俗’。這種話實在太傷感情了。隨後的兩三年中,時常有人複述這句傷感情的話”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