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國破花開濺淚流(3)(3 / 3)

遊行過後,聯大與昆明市眾多大中學校學生紛紛宣布罷課,並向全國各地高校拍發“討孔”通電,以期通過這一運動,給國民黨政府和孔祥熙之流的貪官汙吏予以警告和懲戒。流落到西南各地的大學如貴州遵義的浙江大學、四川樂山的武漢大學、陝西漢中城固的西北聯大等師生接到通電後,紛紛響應,相機而動,高舉旗幟和標語,湧向大街小巷,高喊“打倒孔賊祥熙”“懲治貪官汙吏”與“鏟除禍國殃民的豪門家族”等口號。遠在四川李莊的同濟大學師生接到通電,迅速集聚學生走向街頭遊行示威,因李莊是個小鎮,師生們轉了幾圈覺得不過癮,便挑著大旗、標語特地來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借住的張家祠門前、史語所居住的板栗坳、中國營造學社所在的上壩月亮田等地,高呼口號,背誦詩詞,悼念被“飛狗院長孔祥熙的狗崽子害死的陳寅恪教授”。在李莊的陶孟和、李濟、董作賓、梁思成、林徽因及其所屬機構的同事,聽到陳寅恪“死去”的消息,大為震驚,紛紛派人向傅斯年詢問詳情。傅斯年聞聽更是驚恐萬狀,立即急電重慶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探詢實情。重慶方麵的回電稱同樣聽到了如此不幸的消息,卻無法確定真偽。於是,整個李莊的科研人員與同濟大學師生,沉浸在一片巨大的激憤與憂傷之中。盛怒中的傅斯年暴跳如雷,直呼要“殺飛狗院長孔祥熙以謝天下”。

全國興起的“反孔”“倒孔”熱潮隨著明暗兩條渠道很快傳到重慶,平時養尊處優,自恃有強權巨資撐腰的孔祥熙與夫人宋藹齡還是感到了驚恐,這種恐懼或心理壓力主要來自國際大環境和政治氣候。此時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已初步形成,12月22日,國民黨第五軍、第六軍已走出國門入緬甸對日作戰。23日,蔣介石在重慶官邸召集中、美、英等國軍事代表會議,會議通過了《遠東聯合軍事行動初步計劃》等決議案。24日,蔣介石約請美國代表勃蘭德向羅斯福總統轉達:“遠東地區對日作戰,端賴中國之陸軍與英美海空軍協同一致為一體。務望美國有一中、美聯合作戰計劃。”30日,國民黨五屆九中全會決定授予蔣介石“全權處理國事,以駁萬變而赴事機”,相當於國家元首的大權。1942年1月3日,由美國總統羅斯福提議,蔣介石被正式推舉為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負責中國、泰國及越南地區聯軍部隊的總指揮任務……

就在這樣一種國際背景下,作為老大的蔣介石自然意氣風發,並想方設法在國際上樹立自己作為一個大國領袖的良好形象。而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卻突然爆出他的胯下“老二”連同周邊荒蕪地區的歪瓜裂棗們,不識大體,招搖惹事,弄出了天下皆怨、學潮洶湧、輿論沸騰的局麵。麵對此局,蔣介石自是對孔氏一家怒其不爭大為惱火。而孔氏一家,特別是官場老手孔祥熙,深知自己那不成器的老婆孩子給老大捅了婁子,且通過此次事件,自己平時的惡行與醜行得以廣泛地暴露於天下,並引起國內外輿論強烈關注,不但損壞了自己多年苦心孤詣偽裝而成的國民黨“幹才”與“善人”形象,對蔣委員長的形象也是個致命打擊,一旦老大感到扛不過去這個門檻,很可能就要拿手術刀把自己這個胯下“活寶貝”一刀切掉,到那時自己將血染灰土,成為人人可以蹍踩的一塊臭肉蛋了。

但是,孔氏家族畢竟不是等閑之輩,廣博的人脈與強大的財力背景,令蔣介石不易也不敢輕舉妄動。蔣氏在深知暫時不能對這個胯下“老二”實施外科手術的情況下,憑借手中權力,聯合各方勢力共同消除影響,壓製學潮與輿論就成為一種必然。於是,蔣介石與孔派人員開始向1938年1月出任教育部長的陳立夫和各地軍政大員施壓,要他們以抗戰建國為重,設法壓製和阻止學潮。陳立夫與各地軍政大員不敢抗拒,隻得向各學校校長施壓,令其設法予以阻止。各校校長為保全學校與保護學生計,不得不進行配合,消解學潮。按西南聯大學生何兆武的說法:“校長總是比較難做,特別是學生運動,校長總是被夾在中間最不好受。一方麵,做校長的跟學生對立好像說不過去,但另一方麵,校長是政府當局任命的,大學的牌子上都寫著‘國立清華大學’‘國立北京大學’,所以凡是鬧學潮,校長總是非常為難。”[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