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國民黨派機搶救陷落香港名流事,由於《大公報》的披露,廣為社會各界所知,坊間傳聞頗多。但所有的議論和義憤大都針對“飛狗院長”孔祥熙一家,學生們示威遊行也是針對孔氏本人及其家族成員的惡行而發。似乎沒有人提到另一位備受矚目的人物宋慶齡,而當時宋慶齡恰好就是乘坐這架飛機與姐姐宋藹齡及其家人一道飛回重慶的。從宋慶齡給胞弟宋子文的信中可以看出,宋慶齡對《大公報》就此事的報道與社會各界反響頗有些不滿,曾一度想出麵澄清,後因種種原因而作罷。此信隱匿60餘年,直到2004年隨著宋子文檔案公開,才被外界所知。
全國解放後,宋子文移居美國終了一生,其檔案由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中心收藏,2004年部分檔案解禁並對外公布,當時中國新聞社曾發過消息。消息雲:
【中新社2004年4月28日電】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中心美西時間26日上午,對外公開所藏的宋子文檔案,供研究使用,當日一早即吸引不少曆史學者與研究人員前往閱覽。據台灣《聯合報》報道,由於宋子文是中國近代史頗具影響力家庭之一的宋氏家族長子,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馬若孟表示,宋子文檔案每件資料都很有價值,包括他關於“西安事變”的日記,及他與二次大戰時期與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將軍的談話內容,“都是非常新鮮的史料。”據了解,此次斯坦福大學公開的宋子文檔案共計66盒,分為3部分,後麵兩部分(共25盒)首度開放閱覽。其中第一部分是宋家在1970年代就捐給胡佛研究中心的文件,約3萬件已陸續開放供學者閱覽;第二部分是與蔣介石和宋美齡相關文件,過去因顧慮宋美齡仍在世,未能公開;第三部分(59至64盒)則是馮英祥(宋子文長女宋瓊頤的長子)上個月剛捐出的2000多件重要文件。但第三部分資料中的第65盒需有專人協助才可閱覽;第66盒未公開,雖然宋氏家族已同意公開,但因為其中牽涉到一些美國政府相關資料,基於美國《檔案法》的規定,必須經數十年後才能公布。(見中新網2004年4月28日新聞欄目)
中新社所說的“當日一早即吸引不少曆史學者與研究人員前往閱覽”,其中一人即為旅美學者張俊義。張氏在翻閱宋檔後,對抗戰時期宋子文與二姐宋慶齡交往的書信、電報頗感興趣,對部分內容做了擇錄、翻譯。其中有一封宋慶齡用英文寫給當時身在美國的宋子文的長信,主要涉及香港淪陷與宋氏一家乘機脫險事,張俊義全文譯出並公開發表,世人乃知當時的一些具體細節與另一側麵。
抗戰之後的1938年6月,宋慶齡聯合部分中外著名人士發起成立了一個非黨派性質的救濟機構——保衛中國同盟,宋出任主席。在“保盟”成立初期,宋子文給予了大力支持,不僅出任了名譽會長一職,而且在物質上提供了不少便利。如“保盟”總部辦公地點——香港西摩道21號,即為宋提供。宋慶齡居住的寓所,即宋子文位於九龍嘉連邊道的私宅。另外,姐弟二人還多次聯名向海外發表公開信,表達中國人民堅定抗戰禦侮的決心,呼籲海外友人共同支持中國抗戰事業。可惜好景不長,隨著各自政見不同,以及蔣介石施加政治壓力,宋子文於1941年6月公開發表電文退出“保盟”,不再過問其事,但姐弟二人還保持著較為密切的來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