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培養班幹部要遵循指導性與實踐性相結合、示範性與訓練性相結合、實用性與合理性相結合、民主性與製度性相結合的原則。所謂指導性,就是班主任要對民主選拔出來的班幹部進行思想品德、工作方法等方麵的適時指導;所謂實踐性,就是班主任要放手讓班幹部在班級管理中各司其職,讓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大膽實踐,做好本職工作。班幹部應該有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這些思想和方法來源於豐富的實踐。
所謂示範性,就是班主任可以通過自己的管理行為給班幹部的管理提供範例和標準,先讓班幹部“照葫蘆畫瓢”,在此基礎上思考創新;所謂訓練性,就是班主任可以發動學生設置情境,以主題班會和課外小組活動的方式對班幹部進行培訓。如以下例子:
在一次地理課上,某班學生小陳因為不服從批評與老師發生爭吵,導致上課時間浪費了20分鍾。事後地理老師想找小陳談話被小陳拒絕,地理老師不得不叫來小陳的家長,可是小陳是個強脾氣,對地理老師頂撞得更凶,家長和地理老師都很尷尬。班主任了解到,小陳頂撞地理老師是因為地理作業沒交,在全班麵前被點了名,並又感到自己受到了地理老師的挖苦,覺得地理老師傷了他的自尊心。當時班幹部中有人勸小陳不要跟地理老師吵,但小陳不聽,直到有人大喊一聲:“不要吵啦,我們還要上課呢!”小陳才停止了與地理老師的爭論。
班主任認為,在學生與老師鬧情緒的時候,同學的勸說比老師的壓製更有效,班幹部在協調師生關係方麵比老師更能幹。因此,班主任決定近期召集所有的班幹部開會,討論班幹部怎樣協調師生關係的問題。他首先設置了一個情境:如果你在公共汽車上因為沒有看到身邊的老人而沒及時讓座,受到了幾個老人的挖苦,你是與這幾位老人吵架呢,還是立即站起讓座?最好的選擇是什麼?然後讓班幹部據此發揮想像,編一個小品在班會上表演,班幹部們表演的小品很成功。事後,班主任又讓班長通知幾個同學找小陳和地理老師作了一次溝通,師生關係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班級裏以後再也沒有發生師生爭吵事件。
所謂實用性,就是班主任提供給班幹部的方法和示範是容易操作的,操作起來是有效的;所謂合理性,就是班主任提供給班幹部的方法和示範必須是合理的、科學的。有些方法是實用的,但絕不是合理的。比如,讓班幹部暗中找人記下違紀學生的名字,然後由班主任對他們進行處罰,再張榜公布,把違紀學生打上“恥辱柱”。這種方法固然有威懾作用,對管理班級能夠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它絕對是不符合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規律的,可能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因而是不合理的,應當擯棄。
所謂民主性,就是班主任應該要求班幹部接受同學的民主監督,每個月在班裏進行一次同學對班幹部的民主測評;所謂製度性,就是班主任應該發動學生給班幹部製定規章製度,讓班幹部明確自身職責,提高為班級服務的意識和能力。
中小學班主任承擔著建設共青團支部和少先隊中隊工作。團隊建設是建構和諧班集體的重要內容。中國共青團是中國青年的先鋒隊,是中國共產黨的得力助手和後備軍,在中國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了和發揮著重要作用,共青團員們曾經以熱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曲催人奮進的戰歌。怎樣將中國共青團的光榮傳統與當代青少年生活實踐和中國目前轉型期社會特點結合起來,建設新時代的中國共青團?怎樣在班集體中發揮共青團的先進作用?這是每一個班主任需要思考的問題。事實證明,隻有那些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先進作用的班集體,才可能成為真正的和諧班集體。
少先隊作為小學和中學低年級階段的少年先鋒隊組織,在建構和諧班集體中同樣處於重要的地位。班主任應該重視班級團隊建設,使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在集體中充分發揮先鋒隊作用。班級團隊建設主要包含兩大任務:(1)打造組織先進性,倡導、督促共青團員、少先隊員履行團章、隊章,將共產主義遠大理想落實在日常的為班級服務、為建構和諧班集體出力流汗的實際行動中;(2)按照章程要求,培養、發展新團員、新隊員。
機會麵前,人人平等
前麵曾經論及到,班幹部應該具備一定的基本素質和能力,那是否意味著隻有“好學生”才能當幹部呢?
我們先看下麵這個案例:
班級裏有個叫策的小男孩,長相清秀,文靜而膽小。雖然他聽話懂事紀律好,但他的頭腦不算聰明,成績也一般。在我眼裏是一顆並不閃爍的“小星星”,於是我這顆“太陽”並沒有給這顆“星星”過多的光和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