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慧眼識珠,請合適的人上崗(3)(3 / 3)

兩位老師采取不同的方法,成功地把兩個學生培育成班級集體的骨幹,正是貫徹了因材施教的原則,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不同的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品德和能力都得到最好的發展。從兩位教師的成功案例中可以挖掘其成功之處:

1.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內心世界,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章生家境貧困,愛麵子,自尊心極強,有困難也不願意跟老師和同學說,而是選擇逃避。如果李老師單從他擾亂課堂紀律出發,對他橫加指責,而不是從愛和關心的角度來幫助他,使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那麼他很可能就會最終離開集體。而劉生生活在表揚與溺愛中,養成了驕傲、自私的性格,老師如果一味遷就、順著,其後果必是不堪設想。對他嚴格要求,正是從他的性格、心理出發,發現苗頭就應該及時進行教育,使他正確認識自我和他人,認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從而克服自負態度,獲得更大的進步。

2.從欣賞和發展的觀點出發,促進學生個人的全麵發展。分析每個學生的優缺點,幫助他們揚長避短,促進其全麵發展。對於自尊心極強的章生,教師應從愛和關心入手,對於自負的劉生,教師從嚴格要求入手,“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這樣才能打開學生的心扉,傾聽學生的心聲,使教育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

3.教師注重示範性,以使學生產生敬佩之情。老師們肩負著培育青少年學生的重任,他們得到學生的充分信賴,對學生起著示範作用,因此就更應該在言行、舉止、儀態、作風、為人處世等方麵起到示範作用,以引導學生向上向善。就像案例中的音樂老師,她充分利用學生喜愛音樂這一特點,發揮自身優勢,對學生進行教育,使劉生從不服氣到佩服,教育效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總之,培育好班集體的骨幹,對班級管理工作大有裨益,班主任要予以高度重視。

經典教育語錄

勞動受人推崇。為社會服務是很受人讚賞的道德理想。

——杜威

勞動是有神奇力量的民間教育學,給我們開辟了教育智慧的新源泉。這種源泉是書本教育理論所不知道的。我們深信,隻有通過有汗水,有老繭和疲乏人的勞動,人的心靈才會變得敏感、溫柔。通過勞動,人才具有用心靈去認識周圍世界的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

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那麼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

——愛因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