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進行投票
在全部選舉人都填寫完選票後,由監票人在計票人的協助下當眾檢查投票箱並進行封閉,而後開始投票。先由監票人和計票人投票,而後在監票人的監督下,由選舉人逐個依次進行投票。
7.計算選票
投票完畢,計票人在監票人的監督下,當眾啟封投票箱,先清點核對票數,所收回的票數等於或少於實發選票數,即為選舉有效;如多於實發選票數,則選舉無效。檢查清理選票,如選票所選人數多於應選人數即為廢票,應予清出。對有效選票進行計算,讚成數超過實到有選舉權人數的一半,即為當選。如超過半數以上人數大於應選人數時,則應從最高得票算起,取夠應選人數為止。計票結果應向監票人報告。
8.宣布選舉結果
由監票人當眾宣布本次選舉共發出、收回、有效、作廢各類選票的數量,宣布本次選舉是否有效。公布各候選人所得票數以及候選人名單以外各個人的得票數。說明最高票數、最低票數,超過半數以上票數的具體情況。由大會主持人根據得票情況,宣布當選人名單。
(四)選舉後的工作
選舉大會之後,要緊接著做好有關後續工作,以保持班委會工作的連續性。
1.進行新一屆班委會的工作分工
選舉結束之後,新選出的班委會要立即召開第一次會議,選舉或協商確定班委會各成員的工作分工。
2.將選舉和分工結果呈報班主任和學校
選舉結束後,班委會要盡快將選舉結果,新選出的班委會的分工情況,及時呈報班主任和學校,以便今後工作的開展。
3.做好落選同學的思想工作
由於實行的是差額選舉,選舉中必然會有落選的情況。班主任或新任班幹部要及時做好落選人員的思想工作,幫他們多從自身找原因,正確看待選舉,正確認識自己的不足,及時解開思想疙瘩,引導他們繼續努力,再接再厲。
4.組織班委會學習有關班幹部工作知識
班主任或班長要組織新當選的班委會學習關於本班的建設的班規班紀,學習各班委的工作職責和有關辦事程序,提高班委會成員的責任心和處理問題能力,樹立班委會成員良好的整體形象和集體威信。要調動每個班委成員的積極性和負責精神,使新班子順利地跨出第一步,使全班成員從新班子身上看到本班前進發展的光明和希望。
自由競選製
自由競選製,是一種富有現代民主氣息的班幹部選舉方式,看似在模仿民主國家和地區的“首長”選舉方式,實質是引導學生從小就嚐試競爭,在良性競爭中成長,同時激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這是教師對學生主體精神的尊重。
這種競爭製度以學生自主為前提,采取雙向選擇的方式,具體說就是由學生本人提出自己想競選的某一職務,而後發表競選演講,最後由全班同學投票選出班長、學習委員、宣傳委員等職務。同時提出一個人擔任某項職務時間不超過一年,如果還願意做班幹部則可以競選其他職務鍛煉自己。這種做法避免了班幹部由老師決定,或總集中在少數幾個學生。這種做法實際上是讓學生從小接受社會生活模式,學會自主選擇,積極競爭。同時,這種方式也給學生創造了輪流體驗當學生幹部的機會。再加上,這種競選每學期進行一次,可形成學生幹部在班級中的一種動態機製,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潛力,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個人與集體的活力。
競選班幹部是每個班級都會遇到的班級常規活動之一,通過競選既可以選出本班的“組織機構”,又可以鍛煉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其中包括競爭與合作,還包括承受挫折。
學期初本班改選,班長一職有三個人競爭,一時間難於取舍。於是我給他們三人一個星期時間展示自己,而後再做最後的競選演說,結果張萌以其熱情、大膽的鮮明形象成為最終的當選者。從中使學生們懂得一個人要經常麵對各種選擇、挑戰與競爭。每一個人必須從小學會適應文明社會的價值觀念,用積極的價值目標和人生觀念指導個人的行動。小學生正處於文化人格形成的雛形期,讓孩子從小學養成文明人的“處世哲學”是班級文化關係建設的重要內容。從這件事中,學生學到做人的“哲理”,有助於在今後的社會中立足。
這就是競爭,有人在競爭中獲勝,有人則在競爭中失敗。麵對失敗,他們會怎樣呢?我們來聽聽學生們的心聲。
我總想為班級服務,可總是沒有機會,這一天,我為班級服務的機會從天而降。
一天,在上課的時候,唐老師對我們說:“誰想競選大隊委,下課到我這裏來報名。”我想: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可不能輕言放棄。下了課,我就到老師那裏去報名。老師讓我們想競選詞,因為這個,我一晚上都沒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