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由於這種新的班幹部任用製度使人人都有機會當班幹部,都能嚐到當班幹部的酸、甜、苦、辣,所以大多數同學都能支持、配合班委工作,又出於每屆班委都熱心奉獻,所以全班上下團結互助蔚然成風,和諧了同學之間的關係。
班幹部輪換製
班幹部輪換製是民主開放型班級管理模式的重要形式,正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廣泛關注。正如民主的意識要從小培養,民主的管理模式要在班級中構建一樣,班級學生幹部輪換製也要從班級中開始實行。
我們先看一個案例:
小唐是昆明市一所小學五年級學生。下麵是她的“履曆”一年級由老師推薦任班小組長;二年級因勞動積極同學選她為班勞動委員;三年級在班詩詞會上因古詩背得最多而被選為班長;四年級毛遂自薦成為校“學生督導小隊”的一員;五年級擔任“學生校長助理”以及中隊長。
在這所小學,絕大多數學生都可以列出這麼一份當過各種學生幹部的“履曆表”。因為該校實行“學生自主管理”模式,班級配備指導員和副指導員(由教師擔任)各一名,不設班主任,實行班幹部輪換製以及“學生校長助理”製,依班級情況班幹部每月或半學期一換,加之選拔製度有很大的靈活性,幾乎每一位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所以小唐擔任過那麼多學生幹部職務在該校也就不足為奇了。
取消班主任製,推行指導員製、班幹部輪換製,是該小學校長對“學生自主管理”模式探索和研究的結果。據校長介紹,學生幹部選拔可以不拘一格,學習成績好不是唯一標準,任何學生都有權利擔任學生幹部。選拔主要通過學生自薦、民主選舉和老師推薦的方式實現。自我推薦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民主選舉則培養學生的平等、民主和公平意識。老師推薦的方式主要針對那些性格內向、有自卑感或不適應新環境的學生。
因班幹部輪換頻繁,班務工作有時會銜接不上,所以各班都設一個“常務班長”,負責配合新上任的班幹部適應工作。小蘭在四年級時當過常務班長,她說:“老師不在課堂的時候我來負責同學們的學習,有時給他們上課,主要是科技自然類的;有時給他們布置作業。期末的時候,我經常采用答題競賽的形式幫助同學複習。”升入五年級的小蘭現在身兼多職:校長助理、宣傳委員、推普委員(推廣普通話)。她說:“我一年級時特別靦腆,現在變得開朗了,並學會了容忍。”
校長說,班主任變為指導員,不僅僅是稱呼上的改變,更是教育觀念的改變。學生進一步,教師退一步,站在學生側麵,在學生困難時給予指導、扶持,盡可能地把學生從“一切由老師做主”的桎梏中解放出來,讓他們的人格獲得健康發展。
學生自主管理製度的實施也在影響著老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五年級2班的指導員王老師說:“以前班級的事都是由我來做決定,不會想到去征求孩子們的意見。現在作為指導員,我隻是班級中平等的一員,班級的事情由孩子們決定,我參與其中指導、引導而非淩駕於班級之上發號施令。如果我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反而會被孩子們孤立。”有一次,一名學生“批評”王老師上課打手機,因學校規定老師上課不得接打電話,於是王老師向這名學生誠懇地道歉並說明原因。原來那次課上,有一名學生突然嘔吐不止,王老師不得不用手機聯絡其家長來校。
隨著“為了一切學生”的一句響亮口號,教育民主閃亮登場。落實體現這個現代教育理念的方法、途徑很多。“班幹部輪流當”就是這方麵的一個嚐試性實驗。它成不成功,最終結果會怎樣,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奉行的現代教育理念是有生命力的,是必然要走向普及的。注意,“班幹輪流當”可不是“江山輪流坐”的變種!它不是基於對某種狹隘個人的“不平等”發展心理的撫慰。這裏的關鍵不是“位子”,而是“機會”;不是當“班幹”的價值,而是班幹“輪流當”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