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采用合適的選拔方式(3)(1 / 3)

班級學生幹部輪換製在班級管理民主化與科學化兩個方麵的意義是相互聯係、相互作用的。民主化是前提,明確了班級學生幹部輪換製的政治方向,體現的是班級學生幹部輪換製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正是這種必要性和可能性,使班級學生幹部輪換製成為現代化班級管理的一項具有較高管理效能的管理機製。而班級管理的民主化與班級管理的科學化又是班級管理現代化的本質內容,是現代化班級管理的必然走向。班級管理的現代化歸根結底是使班級管理日趨民主化和科學化。可以這樣說:班幹部輪換製在促進班級管理民主化和科學化的同時,也就推動了班級管理現代化的進程。

實行班幹部輪換製,必須建立健全有效的運行機製,其主要內容為:

(1)班幹部核心的培養。新生入學後,先不要急於定出班幹部,而是先通過有意識地給那些有能力的同學委派任務、直接觀察和交談等手段,選出幾個比較有管理能力的學生擔任小組長,分別負責體育、勞動、衛生、文娛、生活、紀律和宣傳等項活動(可以兼職)。在第一學期末,學生間、師生間都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就可以通過學生民主選舉和班主任統籌安排,產生一個學生擁護、自立性比較強的班幹部核心。

(2)班幹部輪換的時機。時間宜選在第二學年。這時,班幹部核心經過一個學期以上時間的鍛煉,組織管理能力進一步增強,可以獨當一麵了。以他們為核心進行班幹部輪換,一般不會出什麼大問題。輪換過早或過晚都不好:過早,班幹部核心不成熟,“掌不好舵”,班級工作容易出問題,班主任放心不下,效果不好;過晚,一般同學擔任班幹部的時間太短,得不到充分鍛煉,並且容易使一般學生產生“反正這麼幾天,湊合著幹吧”的想法,造成短期行為,效果也不好。

(3)班幹部輪換的兩個組織原則。班幹部輪換的具體方法是:把全部同學平均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作為一屆“內閣”,負責半個學期的全部班級工作。其中小組內每個同學分別負責體育、衛生、紀律、宣傳等工作中的一項或多項內容,在分組時應當堅持這麼兩個組織原則:(1)每個小組中都有在第一學年中經過了鍛煉的、威信高的、能力強的班幹部作為骨幹,擔任班長或者團支書。這些人在“內閣”中既可以向其他同學傳授組織管理經驗,又能夠在工作出現問題時及時獨立解決,或及時向班主任彙報,請班主任解決,從而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2)擅長美術、書法、文娛、體育的同學盡量平均分配在各個小組,以便分別負責相應的工作。

(4)解決好“管理斷層”問題。學校工作、班級工作都有一定的連續性,班幹部輪換在一定程度上打斷了這種連續性。上一屆班幹部任期才開始,各方麵的情況都不熟悉,也沒有工作經驗,再加上有的班幹部責任心差,認為“反正任期不長,將就著幹吧”。這些因素作用在一起,就容易形成“管理斷層”,尤其是上下屆班幹部交接工作前後班級管理的混亂,對各方麵工作都產生一定的消極影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應做好兩方麵的工作:一方麵,在思想上教育每一個同學,班幹部輪換不是為了讓學生湊熱鬧過“官癮”,也不是班主任因選不出班幹部而被迫讓學生輪流“坐莊”,而是為了鍛煉每個學生的組織管理能力,每個同學都應當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鍛煉機會,認真工作,善始善終,才能對得起班主任和同學們的信任,任何將就著幹的短期行為都是要不得的。另一方麵,在組織上,可以在兩屆班幹部交接工作前一周,利用班會時間召開兩屆班幹部聯席會議,讓上一屆班幹部給下一屆班幹部詳細介紹自己承擔的責任,學校近期安排的工作,自己正在做的和打算做的工作以及自己負責這項工作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等等。這樣,下一屆班幹部就對工作安排心中有數,並能夠吸收前任班幹部的經驗教訓,在沒有正式開始工作就已經在組織管理上有所進步。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才開始工作時的手忙腳亂狀態。

在實行班幹部輪換製時,還要注意:

(1)班主任要從素質教育的角度,從“培養合格小學教師”的高度,認識“班幹部輪換”,不能怕麻煩,不能走過場。

(2)對各屆班委的安排,要統籌考慮,做到強弱搭配,優勢互補。

(3)不可頻繁調整,每學期一次為宜,以保證班級工作的連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