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樹立正確的用人觀念(1)(2 / 3)

總之,還是慎重點好。

用人之長也用人之短

揚長避短、用人之長雖能使一些有一技之長或某方麵比較突出的同學找到有利於發揮自己長處的位置,並在這個位置上做出成績,為班級盡自己的一份力,自己也在工作中得到鍛煉,獲得自信,樹立威信。用人之長,可以人盡其才,收到實效。但是除此之外,我們還可反其道而行之,不妨試試“用人之短”。如某學生性格內向膽小,不敢在大庭廣眾之下露臉。班主任讓他負責領操,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也許這個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不僅能勝任領操工作,膽小的性格也有所改觀。

“用人之短”擴大了用人的範圍,使一些短處較多、長處不長的學生在班級中也能派上用場,讓他們在為班級服務的工作中得到鍛煉,獲得自信。對於每一位學生來說,身上有長處,也有短處,長處和短處是相對的,甲生的長處跟乙生比可能成了短處。如果隻以長取人,那麼班級工作這台戲始終隻能由幾位好生來唱,其他同學隻好當觀眾和陪客,這不利於調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

“用人之短”把用人同育人結合起來,通過用人達到育人的目的。人的短處是客觀存在的,它不會自動消失,回避短處不能改變短處。“用人之短”使“短”與實際工作的需要產生矛盾,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到“短”的存在和“短”對工作帶來的影響,從而產生強烈的克服改變短處的想法,通過自身的努力、老師的指導、同學的幫助逐步克服短處。一旦“短”被克服,學生自信心大增,能以樂觀向上的態度對待學習,對待工作,對待周圍的一切。對於好學生(長處較多、較突出的學生),他們身上也存在短處,揚長避短往往會使他們隻看到自身的長處而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短處,從而產生驕傲自滿、自以為是等不良情緒。對於這些同學,有時也可用其所短,暴露其短,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個客觀、全麵、正確的認識,從而發展得更為全麵。

當然,“短”變“長”又是一個長期的曲折變化的過程。“短”影響著工作,甚至會造成工作的失利,使學生失去信心。因此,“用人之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全麵分析學生各項素質,在學生經過努力有可能完成工作的前提下給其安排工作。如果學生的“短”是完成工作的必要條件,學生的“短”嚴重地影響著工作,學生即使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也難以有滿意的結果,那麼,這樣的“用人之短”是為其所難,隻會使學生喪失信心。

2.注意觀察,隨時給予鼓勵、幫助和指導,讓學生盡快適應工作,盡早幹出成績。當學生工作中遇到困難時,不埋怨,而要多鼓勵,給以信任和幫助,讓其增強信心;當學生工作中取得一點成績,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績時,應及時給予肯定,讓其受到鼓舞。

3.“用人之短”可能會使學生產生“老師是刁難我”的想法。因此,在委托工作任務時要以誠相待、以心換心,讓學生感到老師用我是出於真心,而非假意,從而能樂意地接受任務並努力去完成任務。

妥善處理班幹部告狀

有這樣一個案例:

初一班主任馬老師在課堂或課間常會聽到班幹部的告狀:

“黎平昨天沒有值日就逃跑了。”

“劉仁坤上數學課看課外書了,可數學老師就是沒發現。”

“黃琿天天回家看電視,還不完成作業。”

“劉軍前天偷人家東西了,說他還不承認。”

“……”

一開始,馬老師還認真聽取班幹部私下的告狀,仔細調查。可是後來班幹部的告狀越來越頻繁,弄得她煩惱不堪,甚至大為惱火。馬老師心裏想:“這群孩子真是的,有什麼事情怎麼就會找老師?打小報告又不是什麼光榮的事。”於是,馬老師漸漸對班幹部的告狀敷衍了事,或不理不睬。有一次,還對一個班幹部大聲怒斥。這樣,“小報告”很快就少了,馬老師的耳根也清靜了很多。然而,有一次,班裏發生了一件大事,鬧得沸沸揚揚,馬老師卻一無所知,因為沒有一個班幹部向她透露過。馬老師很生氣,責問班幹部,班幹部卻理直氣壯地說:“我們又不喜歡打小報告。”一句話,讓馬老師啞口無言。前後思量,都糊塗了,到底應該怎樣處理班幹部的“小報告”呢?

這則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班主任應慎重對待班幹部的小報告,既不能過分糾纏,也不能坐視不管。

很多老師反映,小報告的問題處理起來十分棘手。麵對班幹部的“報告”,他們也不知該不該信。一方麵,不信,則可能會喪失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使一些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信,則難免會使“報告者”產生依賴心理,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另一方麵又會使“被告密者”產生逆反心理,學生之間產生隔閡,班集體也就談不上團結了。

其實,班主任在處理這類問題時應格外謹慎,除了及時調查事情的真相、妥善處理外,還要重點對那些“報告者”進行引導,比如:同學之間的關係盡量自己去協調,隻有在他們不能協調時,才由老師處理。目的是要學生們形成健康的心理,培養一定的自主能力,通過引導和矯正,逐步減少和限製這種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