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位優秀班主任,長期不深入班級,也很少找學生談心,但是他總是對班上的情況一清二楚,甚至對每個學生每堂課的表現幾乎都了如指掌,因此他總是能夠“及時地”、“有針對性地”處理解決班上的各種問題。有人向他請教“經驗”,他得意地說:“關鍵是要在班上培養幾個心腹!”可是,這位“優秀班主任”班上的學生卻說:“在班上,我們沒有安全感。”
的確有這樣的班主任,他們總是好心地通過班幹部或自己的“心腹”,了解班上的各種情況。很難說,這些老師有什麼惡意,相反,他們不過是想盡可能細致地了解班上學生的真實情況,以便更好教育學生。
但這樣想法和做法所產生的惡果可能是我們許多班主任始料未及的。
第一,這樣做首先是對大多數學生的不信任。不,豈止是不信任,簡直就是對他們的極不尊重!因為班主任在大多數學生渾然不覺的情況下,就把他們無端地置於少數人的監視之中。這離我們教育所必須遵循的相信學生、尊重學生的原則相差十萬八千裏。一旦大多數學生覺醒,他們所產生的羞辱感必然導致師生關係對立。
第二,這樣做實際上也是對班集體的分裂。班級應該是和睦溫暖的大家庭,可是,由於存在告密者,親如兄弟姐妹的同學則成了互相防範的敵人。
第三,這樣做將在學生心目中播下扭曲的正義觀。正義的另一麵是善良,讓學生在“正義”的旗幟下大行告密之勾當,無疑是對正義的褻瀆!當學生逐漸以告密為榮而絲毫不覺得這是人性的可恥時,我們的教育已經為未來培養了許多奴才和小人!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最腐朽也最發達的內容之一,便是“告密文化”!曆代封建統治者,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都要豢養一批給自己打小報告的小人。這是人治社會必然產生的現象。
因此,要讓我們的班級有一種溫暖和諧的氛圍,要讓我們所教的學生有一種心靈的安全感,要讓我們的學生具備一種自我教育的能力,絕不讓我們的學生長大後成為暗中踩著別人往上爬的小人,所以——
班主任絕不要培養告密者!
慎重處理班幹部違紀
班幹部違反紀律,不同的班主任會有不同的反應。
畫麵一:
班主任:“啊,你還是班幹部呢!怎麼帶的頭啊?丟臉!”氣急敗壞地大寫一通,而後是重罰。持這種做事風格的班主任往往會在班規裏有類似“班幹部違反規定者加倍扣分”的規定。
畫麵二:
班主任:“怎麼搞的,你也違反紀律?這次就算了,下不為例啊。”輕描淡寫的一番談話後就不了了之了。持這種做事風格的班主任往往嗬護著班幹部。
這兩種處理方式往往會造成這樣的後果:前一種方式,班幹部的威信被嚴重損害,班主任隻顧重罰而忘了維護班幹部的威信,造成被重罰的班幹部與班主任“距離”越來越遠;後一種方式,讓學生覺得班主任是班幹部的一把特大保護傘,嚴重地損害班主任的威信,也助長了班幹部頤指氣使的自負脾氣。
其實,“紀律麵前,人人平等”,班主任做事的基本原則就是:公正、公平、民主。既然如此,就不存在“班幹部違反紀律怎麼辦”的難題,違反紀律就得照章受罰。所以,班主任與學生們共同製定的班規裏,應明確地規定包括班主任在內的條款,班主任違反都得受罰,何況班幹部呢?所以,第二種處理方式沒有存在的理由,班主任不能為了維護班幹部的麵子而讓自己的威信在全班同學麵前蕩然無存。
班幹部違反紀律之後,關鍵不在於罰不罰和怎麼罰的問題,而在於如何讓班幹部心甘情願地受罰,在於受罰之後,班主任如何做好安撫工作。那麼,應該怎麼做呢?
1.要有冷靜的頭腦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一個孩子?是啊,作為學生,無論哪一個違反紀律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既然這樣,就沒必要對班幹部犯錯誤大驚小怪了。班幹部犯了錯誤,他心裏已經很不安了,如果再對他嚴厲批評指責,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班主任應該冷靜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所犯的錯誤,正確地對待班幹部所犯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