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幹部在幫助班主任工作時總會碰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所以免不了發牢騷生怨氣。對班幹部的牢騷和怨氣,班主任要給予重視,及時幫助班幹部消除怨氣。消除班幹部怨氣,下麵幾種方法值得一試。
一、冷處理——緩兵之計查實情
班幹部有怨氣、發牢騷,情緒衝動,理智常常為感情所支配,此時最好用“緩兵之計”,先不要忙著談話解決問題,更不能批評,可以讓他冷靜思考一下,這樣可以緩衝矛盾,贏得時間,班主任可了解真實情況,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例如:
一次,我們班的班長突然跑到辦公室,眼淚汪汪地對我說:“老師,這個班長我不幹了,我幹不好。”幹得好好的,為什麼突然之間就不幹了?我知道,平時她工作負責,人緣好,是個難得的班幹部。於是,我就笑著對她說:“你的情況我知道了,你先回去,等會兒我再答複你。”等她走後,我向同學了解情況。原來她父母關係緊張,昨天,她母親來到學校說要和她父親離婚;今天,她因為送同學上醫院遲到了,被值日老師批評了一頓。怪不得!了解實情後,我再把她找來向她講了兩點:第一,作為一個高中學生,有責任使家庭和睦,家庭出了問題不要鬧情緒,不能影響學習。第二,遲到的事我已向值日老師講清楚了,不應該有思想負擔。冷處理收到了好效果,這位班長沒再主動要求辭職。
二、兩分法——辯證剖析明是非
班幹部有怨氣、發牢騷,與班主任爭執,往往是因為缺乏全局觀念,思想偏激引起的。所以,進行說服應該采用兩分法,剖析事物的辯證關係,明辨是非,從全局出發,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正確對待別人,從而解開他們的心結。例如:
學習委員王某因沒有被評為“三好學生”,很不服氣,在課後發牢騷:“我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製度,學習認真,工作也從不落後,成績始終名列前茅,為什麼我不能評為‘三好學生’?”我知道情況後,對他進行耐心的說服:“不錯,在工作上,你的確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好幹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在學習上,你是一個學習刻苦、成績很優秀的同學,老師也認為你有評三好學生的條件。但是,三好學生不僅要看成績、工作,還要看平時表現、工作態度和工作是否有建樹。評上的幾位同學,在這方麵就要比你做得好。如果你在這些方麵再努力一點,下次評的時候,我認為你還是有希望的。”我的一番話,說得這位學生心服口服。兩分法解開了他心裏的疙瘩。
三、激將法——反彈琵琶促奮進
請將不如激將。有時對那些愛發牢騷、心胸較狹窄,但工作能力強、自尊心很強的班幹部,不妨用一下激將法,使他們從自我壓抑中解脫出來,從而健康快樂地學習和工作。例如:
一位班幹部在周記裏寫道:“現在的社會,能力低、膽子大的人撐門麵,能力強、膽子小的人靠邊。我們班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從這句話判斷,這位班幹部心胸比較狹窄。於是,我就對他說:“現在講究真才實學,能力強的人一定能做大事,能力強的人膽子也不一定就小。人家有出息,你不要不服氣,有本事你露兩手瞧瞧。過兩個星期就要開運動會了,你敢不敢當運動會的臨時班長,把班裏參加比賽的工作組織好。”這話對這位同學的觸動很大,他為證實自己的能力,承擔了這一任務,而且把運動會組織得井井有條,我們班還獲得學校惟一的“精神文明獎”。
四、亮底牌——以公為重抑私欲
某些班幹部私欲強、個人主義嚴重,偶有不如意就滿腹牢騷,老師多次教育也難以奏效。對這種人,可以讓他當眾說出到底怨在何處,這種“亮底牌”的方法,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例如:
某班幹部總感到自已工作幹得不少,學習也過得去,可評先進總評不上,常當眾發牢騷。有一次,他在班裏說:“我真是吃力不討好,不但要受上麵的氣,還要受下麵的氣,我這幹部有名無實,好事沒份,吃力有份。這個世道啊!”這些話剛好被我聽到。我當場對他說:“你說你‘有名無實,好事沒份,吃力有份’,你的權要多大,我們班的班幹部最大的權是什麼?你要的‘好事’到底是什麼?你倒說說。”一席話說得該班幹部滿臉通紅,事後他向我承認了錯誤。其實我采用的就是當眾亮底牌的方法,說出他的私心,也許這太殘酷了點,但對於這類班幹部適當地用一下也未償不可。
教育家魏書生說過一句話:“不要怪學生難教,而要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教學方法”。教育的藝術很多,班主任隻有因人而異,切合實際,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