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做好班幹部的思想工作(2)(3 / 3)

化解班幹部之間的矛盾

班幹部是班級的領導核心,他們的工作對於班級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班幹部齊心協力,精誠團結,有利於班級目標的實現,可以把廣大同學緊密地團結在班級領導機構的周圍,為實現共同的班級目標而奮鬥。班幹部的團結還有利於協調班級輿論,協調班級的價值觀,有利於班級集體的形成。同時,班幹部畢竟隻是由一些尚未成人的學生組成,他們的性格、世界觀等還未完全成熟。再加上受到知識的限製,致使他們的判斷能力相對較弱,缺乏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藝術,有時不能很好地處理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關係,不能掌握尊重別人與堅持己見的界限,從而使幹部之間出現磨擦或者矛盾,有時甚至呈現激化狀態。班級幹部的不團結,給班級的建設和發展帶來了不良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必須重視班幹部之間的團結,及時化解他們之間的矛盾。

首先,班主任應根據產生班幹部不團結的具體原因,對症下藥。對於不同的原因,班主任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加以教育。如果班幹部之間的矛盾是因為個人情感而造成的,比如一名班幹部對另一名班幹部抱有成見,並在班級工作中使這種成見表現出來,導致雙方矛盾公開化。對於這種情況,班主任不宜用高壓、強製的辦法加以處理,而應當通過細致入微的情感疏導加以解決。如果班幹部之間的矛盾是在處理班級事務中形成的,比如班長和學習委員因為學習經驗交流會的組織問題產生矛盾;班長和勞動委員因為劃分包幹區或確定責任人問題產生矛盾;宣傳委員與某一興趣小組組長因為板報問題產生矛盾等等,班主任應當充當一個裁判員的角色,根據意見確定誰是誰非,確定誰的計劃更可行。在班會或其他公共場合對雙方都提出表揚,讚揚並解釋說明他們都在為班級的發展獻計獻策,班級隻是不可能同時采納而已。鼓勵他們以後繼續為集體出謀劃策,並在這個過程中要求他們雙方保持團結,共同為班級服務。

另外,班主任還可以創設一些特定的情境,讓有矛盾的班幹部在這一情境中協同完成某一項任務。這一任務隻有在共同合作的情況下才能圓滿地完成,離開了任何一方的合作與支持都不可能完成。一般說來,這些班幹部盡管在私下裏有矛盾,但他們都不願對班主任布置的任務有所懈怠,都想盡力完成。因而,為了順利地完成班主任的任務,他們在執行任務過程中必須通力合作,必須重視對方的努力與合作在自己完成任務中的重要作用。這樣,完成任務的過程,實質也是對他們教育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彼此都會發現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是需要別人的支持和幫助的。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或完成任務後,班主任再就這一任務的完成對不團結的班幹部進行正麵說服教育,這時常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當然,所有這一切的教育、疏導,必須以班主任的敏銳觀察為前提,班主任隻有發現了班幹部之間的矛盾,才能化解矛盾。

安撫落選班幹部的情緒

小英是一個成績優秀、口齒伶俐的學生。她從小學一年級到五年級都曾在班裏擔任紀律委員、勞動委員、小隊長、小組長等職務。六年級一開學,老師說要進行班幹部競選。小英看著全班前十名的成績,暗下決心:我的成績進步了,這次一定要爭取當上班幹部。於是她積極地準備競選演講,爭取一舉成功。競選那天,小英慷慨陳詞,表現不錯。可是投票結果,她隻得了11票,小英落選了。她趴在座位上痛哭流涕,同學和老師怎麼勸都不行。在接下來的一個禮拜,小英垂頭喪氣,對於班級裏的事情不聞不問,還常常唱反調,成績也退步了。

對於落選的班幹部,班主任應該采取什麼措施,幫助其走出失敗的陰影呢?

上例中的班主任王老師在看到小英低沉的情緒後,采取了以下應對措施:

1.調查先行

小英落選後,王老師時常看見她一個人趴在座位上無精打采的樣子。上課的時候,平時伶牙俐齒的她現在也懶得舉一次手。有時小組長檢查作業,她找各種借口搪塞。組長對她說:“這樣組裏成績要下降的。”她頭一揚,無所謂地說:“最後一名就最後一名,關我什麼事!”整組同學常將她告到班主任處。

王老師還特意打電話到小英家裏。小英媽媽說那天小英一到家,就跑進自己的房間,還把自己床上的枕頭、洋娃娃全扔到地上,晚飯也沒有吃。

很明顯,班幹部落選一事對小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那小英為什麼沒有得到同學的信任呢?王老師對此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好多同學反映:小英在處理事情上不公平,常常包庇自己小組(因為小組間開展競爭),而且她還經常在別的同學麵前說某個同學的壞話,破壞同學們之間的感情。

王老師感覺到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是到了應該為小英做些什麼的時候了。

2.活動鋪墊